试点一年,“物业城市”为大良带来“稳稳的幸福”
加入时间:2023-05-29 08:36 访问量:1459 信息来源: 珠江商报
2022年5月30日,大良金凤凰广场迎来了一场隆重的启动仪式,由大良街道与顺德区云智慧城市资源经营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顺德城资”)共同携手启动的“物业城市”试点项目,正式落地建设。彼时,德和社区的居民还是首次接触“物业城市”这个词汇,无法想象它会给自己未来的生活环境及空间带来怎样的变化。
时光荏苒,转眼一年,金凤凰广场再次迎来了一场有关“物业城市”的庆祝活动。这一次,市民对它的感觉不再是陌生与疑惑,而是在过往的亲身体验中形成了具体且美好的印象,“我在德和居住了8年,过去一年确确实实感受到了‘物业城市’带来的益处,道路干净了、绿化美观了、环境越来越好了!”居民潘志荣连连称赞,更令他自豪的是,这些改变有他的一份功劳,“平时看到沙井盖坏了或者有共享单车乱停放,我都会用‘云报事’小程序拍照上传,实时跟踪,相关部门处理完成后自己也有参与感和幸福感”。
潘志荣的感受不是个例。今年5月28日,“印象·大良城市光影——大良物业城市一周年庆祝活动”在金凤凰广场热烈开启,活动回顾和总结了一年来大良“物业城市”试点建设情况,表彰在主题摄影大赛中获奖的选手,授予6支专项服务队旗帜,并宣布“云报事”小程序正式接入“行走顺德 美化家园”平台,前来捧场的市民纷纷点赞。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坚持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提高城市规划、建设、治理水平,加快转变超大特大城市发展方式,实施城市更新行动,加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打造宜居、韧性、智慧城市。2023年顺德区政府工作报告也明确指出,“提高‘物业城市’管理覆盖面”。
作为率先在顺德区推行“物业城市”模式的执行主体,顺德城资在区城市管理和综合执法局指导下,积极发挥着试点带头作用,以整合、智能、共建“三连招”为支撑,实现专业化、精细化、智慧化管理;用“绣花功夫”做好基层社会治理,为大良居民带来“稳稳的幸福”,也为顺德区开展城市治理方式的创新、迭代提供了经验支撑,助推全区“物业城市”模式的落地开花。
在2022年顺德区第三季度“美城行动”考评中,大良街道从原来的第六位跃升至第二名;今年年初,《佛山市城市管理委员会关于全市城市管理2022年第四季度考评情况的通报》结果出炉,顺德区年度总评成绩排名全市第一,其中,大良在全市中心城区中排名第二。
招式一 整合资源,“大物业”实现内联互通
什么是“物业城市”?其概念来源于物业小区,是将物业小区的管理模式延伸到城市层面的一种城市治理模式,这种延伸注定了“物业城市”需要在整合资源上下功夫,将本来分散、重复的功能统一起来,既节约运行成本也提高服务效能。
顺德城资也是在两家优质企业“整合”的背景下成立,由佛山市顺博城市发展有限公司和深圳市万物云城空间运营管理有限公司强强联合,共同出资成立。作为“物业城市”的推动者和践行者,顺德城资沿袭万物云的创新理论,把城市看作一个整体,将物业管理的系统性思维和流程管理能力融入城市治理服务,以统一的数字空间连接各个板块,形成人、机器和场景“一张网”,快速响应和处置任务事件。
大良“物业城市”试点项目就是该理论的具体实践。在约14.42平方千米的试点范围中,环卫保洁、绿化管养、雨水口清掏、时花种植养护、桥梁立体绿化管理、市政维修服务、河面保洁、综合巡查、人民调解、社区服务等10大类业务被高效整合起来,通过重塑标准作业流程、实施网格化管理,作业人员从原本的1300人降至775人。
除了显著的降本成果,资源整合的另一优势是打破数据与系统壁垒,增强信息的内联互通。顺德城资总经理李俊介绍,大良“物业城市”数字化系统早已不是单一、独立的存在,而是实现了与佛山市环卫车辆智能管理平台、顺德区智慧环卫云平台的对接,今年还将计划接入大良物业城市项目管养范围内的300路公共区域视频监控,近期还打通了“云报事”小程序与“行走顺德 美化家园”平台的互联,将分散在各部门各线条的城市管理数据归拢整合,实现“政企协同”的共建格局,进一步促使城市管理问题得到快速识别和处置。
“比如以前有的居民习惯在‘行走顺德 美化家园’平台上反映市容市貌、环境卫生等问题,我们没有与这个平台打通的时候,只能等待平台识别区域,再传送给我们,中间的时间成本越高,最终处置的效率就越低。”李俊举例道,成功互联后,大良“物业城市”项目的报事系统也能直接接收来自“行走顺德 美化家园”系统上的报事事件,及时安排作业人员处理。
此外,基于强大的整合思路与经验,顺德城资还承接了顺德区智慧共享停车云平台项目建设及运营管理工作,将全区各镇街独立的停车系统整合成一个停车网,汇聚各停车点数据,形成综合的停车数据中心进行梳理与应用,目前已成功接入杏坛、伦教超1300个车位数据信息,实现公共停车资源系统规划与统一管理,为优化停车资源、切实提高停车服务水平添砖加瓦。
招式二 智能化管理,提升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效能
“平时散步经常能看到扫地机器人,拍下来给朋友看的时候他们都很羡慕。”潘志荣自豪地说。
智能化被称为“物业城市”建设的“必需品”,是破解超大城市治理痛点、实现城市精细化管理的重要手段。顺德城资秉承打造智慧城市的工作理念,坚持科技赋能与数字管理,利用新技术、新应用衍生服务新场景,实现从管理到运营、从项目到平台、从人工到智能的提质升级,实现城市管理、城市治理、城市运营的智能化全覆盖。
在大良“物业城市”项目部,除了市民常见的扫地机器人,试点范围内还有AI巡查车与无人机巡回采集城市管理问题、无人船对河道垃圾进行清理、果皮箱传感器自动提醒满溢情况等。
据了解,大良“物业城市”项目共投入了10余种1500余件智能化作业设备,还引入了包括考勤系统、工单系统、调度系统在内的一篮子信息化管理系统,系统内各项统计数据,如任务跟进效率、工作人员服务质量等都被清晰地显示在中控屏的三维成像地图上。
现场775名作业人员、108台作业车和所有智能化作业设备的状态也能通过点击地图进行智能调配:一方面,“物业城市”项目范围内各个网格的作业人员、设备信息均上传平台,并通过电子工牌、GPS、视频监控等进行实时监管,确保人员到位、设备到位,同时按实际需要迅速调度。
另一方面,巡查人员发现环境卫生、市容秩序问题后,可以通过手机拍照上传智慧管理平台,由平台生成工单,及时派单至对应网格内的工作人员处理,问题得到解决后再由工作人员拍照上传系统,后台确认整改完成后将结案处理。通过这种整合化与智慧化运营,解决了过往人管人的传统模式效率低下、管理不透明、品质不稳定、应急调度不及时的问题,确保作业质量,提升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效能。
“很多市民对物业城市的智慧运营调度平台十分好奇,所以我们设置了主题开放日,让大家更直观地了解整个物业城市是如何科学调配、量化统计的。”李俊说。
招式三 优服务,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
城,所以盛民也。
诚如顺德区城市管理和综合执法局副局长杨浩宏所言,一座城市的管理和服务水平,关乎市民的获得感、幸福感与安全感,更关乎一个城市的吸引力与竞争力。除了高效整合资源、智能化调配作业外,“物业城市”模式还应注重社会服务与社会参与。
为此,大良“物业城市”项目进行了多项创新与探索。通过复刻高端小区物业管理水平,实施城市环境微更新行动,以“绣花功夫”提升城市品质。一年来,顺德城资多次开展景观改造、精细化保洁、公共设施定期冲洗、路石季度翻新等城市景观优化工作,以点带面提升城市环境质量;开展项目范围内共享单车停放情况摸排,联合大良街道执法办及德和社区居委会开展共享单车乱停放治理专项工作,让乱停“黑点”变身干净整洁道路;开展绿化带改造、芒果树控花控果和冬季乔木涂白工作,打造城市精细化管理亮点,全面提升道路环境质量。
在社区服务与社会参与方面,顺德城资立足人民调解及志愿服务两大领域,将物业城市“全域智治”理念融入社区服务,结合互联网时代特点,将传统的线下社区服务向“线上+线下”转型,开发了“云报事”小程序并对接德和社区公众号,市民除了可以通过小程序随时随地反馈对城市管理的建议,还能申请调解服务。今年4月,顺德城资推动顺德区法院与德和居委会成立和解工作室,进一步整合调解力量,实现法院一站式多元解纷平台与社区调解服务平台的对接融合,高效化解社区范围内发生的民商事纠纷。顺德城资还首创了“周末不打烊”服务模式,开展“调解进小区”“模拟调解庭”等创新性普法宣传活动,逐步提高居民知法、懂法、守法、用法意识,营造“调解优先”氛围。
与此同时,根据不同服务内容及志愿者群体,大良“物业城市”项目还成立了6支专项志愿服务队,包括青年志愿服务队、银龄志愿服务队、美化家园志愿服务队、公益会客厅志愿服务队、楼长志愿服务队和顺职人文学院志愿服务队,持续开展“公益会客厅”“救护员培训”等精彩纷呈的社区活动,激发社区居民热情,提升城市治理的社会参与度,打造协同善治新模式。据悉,截至5月24日,大良“物业城市”项目累计发展志愿者183人,组织志愿者服务324人次,超2221小时,服务居民215167人次。
涓滴之水汇聚成江,大良“物业城市”项目各项工作按照整合、智能、共建的核心思路有序开展,城市管理效果显著提升,群众生活空间越发整洁有序。接下来,大良“物业城市”项目将继续在区委、区政府的引导下,按照《顺德区城市品质提升三年行动实施方案(2023~2025年)》要求,紧扣市民所需,结合大良街道实际,完成“云城队长”2.0的智能化升级,提高运营效能与闭环力度;按需开展资产、资源项目的经营盘活,发挥便民属性,丰富居民休闲与生活娱乐空间;进一步探索“报事”积分与志愿者积分之间的互通应用,实现“人民城市人民建”;扩大基层诉前联调的覆盖范围,深化和解工作室与法院的联动优势,提高解决基层纠纷与社会矛盾的水平和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