暨南大学附属顺德医院六十五载创新突破,打造区域性标杆医院
加入时间:2023-09-27 09:35 访问量:895 信息来源: 珠江商报
追溯暨南大学附属顺德医院的文化和历史,从上世纪50年代建院至今,医院始终秉承“精诚仁和,明德至善”的核心价值理念,历经65年奋勇拼搏,65载创新突破,在栉风沐雨中不断发展,正奋楫扬帆阔步前行。
近年来,暨南大学附属顺德医院不断求变,借“政校合作”东风,以互联网医疗健康服务为切入点,深度探索智慧医疗服务释放“互联网+”优势,提升医疗质量与服务水平,不断满足市民日益增长的医疗健康服务需求。
站在65周年的新起点,暨南大学附属顺德医院如何再次抢抓发展机遇,为顺德南大门的医疗卫生健康事业“展翅添翼”?
机遇 “政校合作”有实效,促进专科做精做强
2021年7月20日,是暨南大学附属顺德医院值得铭记的日子。这天,该院举行三级综合医院揭牌仪式,实现新的“跃升”。这也意味着医院自身的学科建设、科研教学、人才梯队建设等获得高度肯定。
从一家乡镇医院到一所三级综合医院,暨南大学附属顺德医院综合实力的提升,与顺德推进“政校合作”办医模式密不可分。乘着“政校合作”的东风,暨南大学附属顺德医院与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牵手合作,建立多个学科紧密型专科联盟。暨南大学则从传、帮、带、教方面,对暨南大学附属顺德医院进行深入帮扶。
一批来自广州名院的管理者、名医及团队来到了暨南大学附属顺德医院,该院院长陈玉兵便是其中一人。在陈玉兵的带领下,医院频引广州优质医疗资源,并依托暨大附一院的专科联盟,从医疗、教学、科研等多维度来打造优势专科,促进专科做精做强。
陈玉兵表示,得益于“政校合作”,医院在全面提高医疗服务质量的基础上,还成立了神经内科、消化科、肿瘤科、营养科等科室。除此,医院更加大人才引进、培养力度,引入“岭南名医”等专科人才。疑难病症诊治能力、高精尖手术的开展比例明显提升,多项技术难题被攻克破解,外地患者的就诊量明显提升。
数据显示,暨南大学附属顺德医院先后选择了19个有实力的专科、11个护理团队牵手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加速资源精准对接。其中,骨科获评为佛山市“十四五”医学重点专科,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妇科、急诊医学科获评为佛山市“十四五”培育医学重点专科,康复医学科获评佛山市“十四五”中医特色专科,获批国家级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救治快速通道建设单位,获评“国家综合防治卒中中心”……通过人才的引进,该院各科室不断发展壮大,为医疗救治工作筑牢坚强防线。
例如,该院脊柱专科从原来的“技术空白”,已发展成为可开展脊柱内腰椎间盘突出症、腰椎管狭窄症、腰椎滑脱的镜下融合等手术,能开展脊柱、骨盆、四肢肿瘤规范化的新辅助化疗及不同部位的骨肿瘤切除和功能重建等技术。今年,该院副院长胡友主与团队在微创手术上取得新突破,团队顺利完成复杂且难度较高的腔镜下侧颈区清扫手术。目前省内较少医院能够实施腔镜下甲状腺癌颈侧方淋巴结清扫术。
值得一提的是,该院护士长楚伟英带领的伤口专科团队获评广东省“伤口造口专科名医护士团队工作室”,是顺德首家伤口专科团队获此殊荣;康复医学科主任尹德铭荣获“佛山名医”称号,康复医学科获评广东省优秀护理集体。近期,“尹德铭中医传承工作室”在容桂街道花溪社区卫生服务站正式挂牌。
未来,“尹德铭中医传承工作室”将积极发挥自身优势,不仅将花溪社区卫生服务站作为传承学术思想的重要阵地,还将通过带教、坐诊的方式把技术和治疗下沉,不断提高容桂健共体年轻医师的中医临床水平,让中医药更好地服务辖区及周边的群众。
除广泛引进外来人才外,该院还注重本土人才培养,增强自身“造血功能”。借助暨南大学平台,医院分别开设了护理专升本、医学研究生班,提升本土人才的学历水平,目前共有教研室13个,教研组27个;搭建1000平方米的临床技能培训中心,筹建1030平方米的中心实验室,包括分子PCR实验室、公共实验平台等实验室用房等7大平台;成功申报广东省博士后流动站创新基地,未来将服务临床科研试验,为临床、科研内涵发展提供数据基础和技术支持。
背靠大树好乘凉。在“政校合作”的探索下,暨南大学附属顺德医院不断开拓进取,将“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理念落实到行动上,收获累累硕果。
跃升 “互联网+”医疗服务,让就诊“痛点”变“通点”
“十四五”规划强调,要把保障人民健康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聚焦患者就医堵点痛点问题,暨南大学附属顺德医院借助互联网技术,创新服务理念,开展基于“互联网+”的医疗、居家护理、康复、健康管理等服务,延伸服务广度,让就诊“痛点”变“通点”。
2021年,国家卫健委、工信部5G+医疗健康应用试点项目在暨南大学附属顺德医院启动。项目以面向居民提供全方位、全周期健康服务为理念,依托5G网络、互联网技术、人工智能、物联网等先进技术,建立一套“横向优质医疗资源扩容,纵向医疗服务同质化”的紧密型健康管理协作平台。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暨南大学附属顺德医院、容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以及佛山市顺德区美和门诊部等多家院所共同参与项目,积极推进相关科研及试点工作。
目前,暨南大学附属顺德医院通过“互联网+”全病程管理服务中心的实施,开展线上咨询、复诊管理、健康宣教、手术预约等线上服务,建立良好的医患生态体系。市民仅需在“暨南大学附属顺德医院互联网医院”小程序上轻点几下,足不出户就可以“看病、购药、结算”,为糖尿病、尿酸高等行动不便患者带来福音。
例如,糖尿病患者只需通过相关仪器对血液进行检测,并绑定手机小程序,数据即可上传到医生数据库,为患者的自我管理提供持续性的指导及支持,提高了血糖的达标率,实现了糖尿病并发症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减少糖尿病并发症的危害,切实提高了“糖友”的生活质量。
市民黄小姐于去年9月确诊糖尿病,在暨南大学附属顺德医院经过半年的治疗后,病情已得到控制。黄小姐表示,“在互联网医院小程序,足不出户就能预约医生开药,还有快递送药上门,就医更加便捷。”
截至今年 9月,暨南大学附属顺德医院互联网医院注册医生、护士、药师共 420 名(包含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涵盖 32 个专科;注册用户数超 46.1万,问诊量达 43.8万人次,处方量达13.4万人次,门诊转化率13%;就诊人员遍布138个城市,其中 31%为佛山市外患者。作为佛山市首批开展“互联网+护理服务”的试点医院,暨南大学附属顺德医院为居家行动不便的慢病人群提供护理服务,至今年 9月共为 2670人次提供居家护理服务。
打造全病程管理是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暨南大学附属顺德医院正尝试探索开展“互联网+N”服务,以拓宽医疗服务半径。医院未来将充分利用5G和物联网技术,建设“互联网+云诊室”,更好地推进医校融合、医企融合,提供全人群全生命周期的健康服务。
在不断的努力与创新后,暨南大学附属顺德医院于2022年成为广东省第二批“互联网+医疗健康”示范单位,《借力互联网医疗,推动医院高质量发展》项目获评广东省医院协会医院管理创新奖。
蓝图 全力冲刺三级甲等医院,提升区域医疗水平
历经一路风雨峥嵘、栉风沐雨,暨南大学附属顺德医院迎来65周年的“生日”。站在这一新起点,医院如何锚定既定目标,实现从三级综合医院向三级甲等医院的“华丽变身”,为患者提供优质的医疗服务?
陈玉兵表示,医院将紧紧围绕五年发展规划目标,坚持党建引领,抓实抓细学科建设、人才队伍建设、信息化建设等工作,逐步在医疗业务的质和量、创建省市重点专科、科研项目成果、优质服务四大方面实现突破,朝创建三级甲等医院大步迈进。
“尽管我院学科建设取得了一定的成绩,然而与三甲医院相比仍存在一定差距,例如CD型病例、四级手术、微创占比均处于较低水平;硕士研究生、博士生占比远未达到目标任务。”陈玉兵表示,接下来,医院将借助暨南大学及其附属医院力量,引进高层次人才、学科带头人来引领医院学科发展,开展新技术新项目,错位发展寻求突破,培育省级重点专科。
科研水平是衡量一家综合医院实力的一个重要指标,也是创建“三甲”医院的重要部分。为了补上教学科研“短板”,暨南大学附属顺德医院引入了广东省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和医学联合基金,进一步深化医院与大学、科研所及同行同业的合作,促进科研成果转化为医学力量,为医院培养更多更好的医疗骨干,带动临床实力更上一个台阶。
广东省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落地,成为暨南大学临床医学博士后流动站的重要组成部分。“有了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后,暨南大学附属顺德医院的一些临床医学博士,就能在顺德做研究。”陈玉兵表示,人才是第一资源,医院的医学博士、硕士的数量分别从2名、30多名,提升至8名、近100名,人才队伍建设实现了高质飞跃。未来,医院将继续加强科研能力,吸引更多博士、研究人才入驻博士后流动站创新基地。
为了紧跟“三甲”创建的步伐,暨南大学附属顺德医院将不断提升急性病与慢性病救治的能力。例如胸痛中心、卒中中心、创伤中心吸收国内先进理念和技术,不断强化急性病救治能力;针对糖尿病、高血压等慢性病,医院提供 “一体化、个性化、精准化”的慢病管理服务,让患者更有“医”靠。
回望来时路,再启新征程。以建院65周年为新契机,暨南大学附属顺德医院将继续“勤练内功”,通过基础设施的完善、先进设备的引进、优秀人才的集聚、特色科室的培育,以高质量的医疗水平服务社会;以精湛医术、优质服务打造区域性标杆医院;多管齐下发力打造全方位的救治、诊疗体系。让市民在家门口享受更高质量的医疗服务,重笔绘就更加绚丽的发展新篇,为顺德区乃至粤港澳大湾区医疗卫生事业作出更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