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时间:2023-12-20 14:32 访问量:1783 信息来源: 家庭医药·快乐养生 2023年12期
近年来,随着我国慢性病率居高不下、许多慢性病有越来越年轻化的趋势,人们的健康意识逐渐增强,健康管理成为热门话题。健康管理的落脚点是控制疾病的发生或发展,所以,其不应该仅局限于“治病”,而应以人为本注重日常保健。
首先,要了解自己的健康状态。影响健康的因素多种多样,所以健康管理要因人而异。正确认识自身的身体状态不仅是个人健康管理的第一步,更是核心。只有整体地、动态地、有针对性地把握个人健康状态,才能以最小的投入获得最好的结果。要想了解自身状态,一次全面的体检固然可以提供给我们许多健康的信息,了解自己是否有器质上的问题,但是,从健康的角度来说,功能状态更加重要,而这些恰恰是体检的“盲区”。我们可以通过自我感觉达到自我了解的目的,比如,每天早起是否神清气爽、是否会口干、吃哪些食物会导致胃部不适等,做到对自己的健康“心里有数”。
第二,对自己的健康状态进行判断。如果我们平时积累了足够的专业知识,比如看专业类书籍、听健康讲座、搜集健康信息等,可以借助这些资料,简单判定自己的健康状态。但是如果个人采集信息不全面、缺乏系统知识的关联,可能会导致健康判断出现偏差。此时,我们需要借助专业的机构如医院、健康管理中心等,在专业人员的指导下对表征进行辨别。
第三,制定初步健康计划。对于我们了解的健康问题,我们可以做一些普适的管理方案,比如调整作息、饮食结构、锻炼方法等。但一种健康方案不能适用于所有人,要达到较好的效果,需制定个性化的健康计划。比如,快步走可强力消脂,加快新陈代谢,又能防止动脉硬化,但心肺功能不好的人快走反而有可能引发心脏问题。
第四,评估干预效果,优化健康管理方案。在进行健康管理干预调整后,每个人对方案的反应不尽相同,但状态都会发生不同程度的变化,有的方面变好了,有的方面变化不大,有的方面甚至可能变坏,因此,就要对干预、调整的效果进行实时、动态的评估,然后根据评估的结果调整优化健康调理的方案。
通过个人健康管理的链条,把健康工作当做我们日常的活动,作为个人日常的基本任务。在没病的时候就开始预防,也能有效提升我们的健康状态,更能有效降低医疗费用,从而达到使人不生病、迟生病、生小病、生病后易治、治疗后不易复发这一最终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