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源> 精品书评 >《西洋史:欧洲文明二十讲》

《西洋史:欧洲文明二十讲》

加入时间:2024-01-04 14:18    访问量:2428    信息来源:


责任者:陈衡哲著

索书号:K500.3/26

 

       “游牧人领着他们的牲畜,到处去寻水觅草,不免时时要侵犯那土著人的田林。他们又看见土著生活的安乐,不免又起了羡妒的念头。即此一个念头,便发生了世界历史上的无数事迹。什么日耳曼人的入寇罗马,阿拉伯人的北犯欧洲,都不过是这两种人民的战·争罢了。”

 

       “他们既富且强,竟不让那只亚述老鹰来攫他们一颗米。亚述只得站在那西北的高山上,空流馋涎了。”

 

       “后来又出了一个耶·稣,把希伯来人对于上帝的观念,根本改变——从前的上帝,是一个战神,后来渐渐变为一个赏善罚恶的法官,但耶·稣的上帝,竟是一个博爱的慈父了。”

 

       ……

 

       如此生动精妙的文字,谁能想到竟出自一本历史书!阅读民国才女陈衡哲的《西洋史》,很容易沉浸其中,就像在听一段又一段声情并茂的故事,酣畅淋漓,且颇多新鲜感、获得感,历史的面目变得清晰而可亲。

 

       这本书最初是作为高中历史教科书来编撰的。陈衡哲自认是“最反对注入式教育的一个人”,所以她编书时“有一个重要的标鹄,便是要使真理与兴趣,同时实现于读书人的心中”。她摒弃了“帐目式的胪举事实,或是献典式的颂扬战绩”,对于人名地名“亦力求少用”,避免“枉费学生的脑力”。

 

       《西洋史》的侧重点在于,通过说明各种史迹的背景、因果及相互影响,培养学生和读者分析现代社会各种现象的能力。用陈衡哲先生的话来说,“历史不是叫我们哭的,也不是叫我们笑的,乃是要求我们明白它的”。这样的良苦用心真的令人百感交集啊。

 

       陈衡哲先生有着非常广阔宏大的历史观,她认为历史不仅限于政·治、经济或宗·教等方面,而是全体人类活动的总和,“拿破仑的事业固然是历史,法兰西乡下一个穷妇人的生活状况,也何尝不是历史”。所以她提出,“我们当把文化作为历史的骨髓”。她所谓的“文化”,其实是很广义的,大约是我们今天关于“文明”的范畴。

 

       基于这样的历史观,这部《西洋史》的定位是“文化的欧洲”,它有别于“地理的欧洲”,较欧洲的地理范围更为宽广,还包括了非洲的北部,和亚洲西部的一小部分。从时间上,整部历史分为三个阶段:上古史由先史时代至五世纪西罗马帝·国·灭亡;中古史至十三世纪文艺复兴;近代史则由文艺复兴至1914年欧洲大战。

 

       陈衡哲先生本身是文学家,她写的历史“史中有文,文中有史”,不仅文采斐然、佳句不绝,而且字里行间饱含深深的人文情怀。

 

       比如提及中古人·焚·烧·异·教·徒,若用历史的眼光去观察,就能明白为什么有许多“慈悲诚恳的教士”,也会参与到如此残酷的行为中;再比如,历史上许多进步是万恶原动力的意外结果,但这就像“焚了屋子烧成的猪肉一样,是极不经济的一件事”,是“笨而且险的路”,靠不住,也不该如此去求。

 

       这位坚信自己能“造命”的女子,自小便清醒、勇敢、智慧,不惧与恶劣命运抗争,所以能够成为中国第一位女教授,第一位出席国际学术会议的中国女学者。这部独树一帜的《西洋史》,恰是她独立精神和深远抱负的一种展示,着实让人钦佩仰慕。

 

       原作者:狐狸的手套 转自豆瓣

上一条:《雍正:天地古今惟一啸》

下一条:《时间,是绝对的妙药》

【返回】【顶部】【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