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时间:2024-06-25 09:29 访问量:1078 信息来源: 现代家长 2024年6期
不久前,我以交换生的身份前往英国伦敦温布尔登中学学习。刚刚两周,我就感受到了英国教育的“诡异”之处。学校竟然设有一个“失败周”,其间开设了专门的课程,有意设置一些考验来引导学生坦然接受失败。我大感意外。
周一,听说学校数学教研组推出了一套极富挑战性的数学试题,我跃跃欲试,因为我在中国的时候数学成绩拔尖儿,如今来到异地,正好向外国同学展示我的能力,于是报名参加。
考试如期举行。数学老师发完试卷说:“同学们,坦白地说,这份试题的难度远远超过你们的解题能力,你们再怎么努力也不可能拿满分。”
我不屑地笑了笑,心想:“老师,你就吹吧,中学生的数学题能难到哪里去呢!”
然而,我初览一遍试卷,惊出一身冷汗,试卷上的题目,我大部分都没有思路,根本就不可能在短短两个小时内做完,别说得高分,就连及格都是问题。我的心情跌到谷底,一种对数学从未有过的挫败感袭来,但我还是硬着头皮坚持做完了。
第二天,考试成绩出来,我只得了28分,令我惊奇的是,我的得分竟然跻身年级前5名,为此我受到了数学老师琼斯的表扬。
我问琼斯老师,为什么要故意为难学生。琼斯老师说:“温布尔登中学是英国顶级的中学,该校绝大多数学生都很优秀,但我们担心你们因为自身完美而产生优越感,这样会让你们今后经不起挫折的打击。开设‘失败周’是为了让你们从小就摆脱完美主义思想,知道无论是谁,失败都是完全可以接受的。”
我惊讶不已,原来老师是想通过这种挫折教育法让我们这些“完美学生”从小认识到“完美是求知的敌人”。
我本以为“失败周”就此结束,谁知,周三,班主任又通知我们,周四学校将开设死亡课,模拟如何应对父母因车祸身亡。
周四一大早,学生们就在学校大礼堂集合。大约等了10分钟,校长领着一个人到了讲台上,说:“同学们,这位艾琳女士是殡仪馆的工作人员,今天就让她给我们讲讲死亡的话题。”台下一片惊叫。
艾琳女士伸手示意大家安静,随后讲述了她日常工作时的一些事情。讲完,她让我们轮流上台扮演角色,模拟父母因车祸身亡时如何应对。很多同学入戏很深,难过地流下眼泪。
散场后,我找到艾琳女士问:“老师,为什么要开设这样的课程,在我们面前展示阴暗面呢?”艾琳女士笑着回答:“通过这样的课程,可以让你们体验突然成为孤儿的感觉,这有助于你们体验遭遇不幸时的复杂心情,以及怎样控制情绪。”
像这样的挫折模拟情景和角色扮演,在英国的学校十分常见。当然,除了这些,英国的中学还经常组织学生到法庭参观,旁听审讯现场。此举意在不刻意保持学生们心灵的纯洁,让学生了解社会的丑恶现象,目的是防止学生一旦接触社会,看到某些阴暗面后感到茫然若失,无所适从。
原来,英国人教育孩子不回避阴暗面,目的是引导孩子思考各种社会现象。学校的挫折训练,是让学生主动接受挫折,在潜移默化中打磨意志力和抗压能力,如此想来,这种刻意制造各种挫折和障碍的教育,是十分必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