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摘 生活资讯 经  济 健康饮食 科技数码 家庭教育  
 
首页 > 报刊文摘> 家庭教育 >以礼为先,薪火相传

以礼为先,薪火相传

加入时间:2024-06-25 09:29    访问量:1364    信息来源: 婚姻与家庭 2024年6期

  有礼让家风的浸润,我们与家人相处会更幸福,与他人相交也能更和谐。

  中华民族历来崇尚“以礼为先”的美德,待人接物上皆如此。在称谓上,常用“愚、鄙、敝、卑”等自谦,读书人更是常用“小生、不才、后学、晚生”等自称;在历史故事中,既有“泰伯三让天下”“孔融让梨”的榜样,也有“二桃杀三士”的警醒;在家风传承中,张家的“六尺巷”和“让探花”更是一脉相承。

  相信大家都很熟悉“六尺巷”的故事。故事的主角是清代名臣、大学士张英,而他之所以能够如此礼让,源于其父张秉彝。在张英初入仕途时,父亲就曾多次写信告诫他恭敬礼让。张英晚年还乡,从不以宰相自居,而是像一位山村老人和乡邻交往。走路遇到担柴人,他便退立道旁,主动让路。

  前有张英的“六尺巷”,后有张英儿子张廷玉的“让探花”。雍正十一年,张廷玉长子张若霭参加殿试。雍正皇帝阅至第五卷时,觉得该卷字迹端正、文意绝佳,便将其拔至一甲三名(探花),在场的大臣皆称公允。拆卷之后,方知是张廷玉之子张若霭所作。

  张廷玉得知此事后,立即奏请雍正皇帝另换他人。但雍正皇帝认为选拔公允,并非因为是大臣之子而有意甄拔。

  张廷玉仍再三恳允“以此让于天下寒士”。雍正深感其义,遂将张若霭降为二甲第一名。

  看到这儿,有人可能会疑惑:礼让的家风早就过时了,现在流行的是“争”,比如争长论短、争强好胜、争名逐利、争权夺势、争风吃醋……传承礼让家风是不是就不争呢?

  当然不是。老子早已明确了争与让的辩证关系,强调“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圣人之道,为而不争”“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

  在资源匮乏时,为了生存,争是生物本能。而人之所以能让,反映的是其拥有足够多的资源,或者通过让出一些东西而获得某些更重要的东西。这种取舍才是“礼让”的精神。具体到家庭教育上,我们可以这么做:

  不跟父母争口舌。作为子女,应该懂得父母的辛勤付出,感念他们的养育之恩。此时的礼让体现为不跟父母争口舌。所谓“孝顺”,更多体现在日常生活中“顺”着他们一些。每代人有每代人的特点,对那些不同的生活习惯,顺着父母也无可厚非,要避免与父母争吵或争辩。

  不跟伴侣争对错。夫妻间难免出现分歧和冲突,而争对错只会加剧矛盾,损害夫妻感情。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个性、习惯和价值观,没有绝对的对错。如果能够以平和的心态对待问题,以沟通和理解取代争辩和指责,尊重并接纳彼此的不同,夫妻关系将更加和谐、稳定和幸福。

  不跟孩子争道理。孩子是独立的个体,有自己的思维方式、个性和独立的意愿。他们在探索和建立自己的身份和价值观时,家长需要理解和引导他们,而不是与他们产生对立和冲突。与其跟孩子讲道理,不如从自身做起,“身教重于言教”。当然,跟孩子不争道理,并不意味着放任他的行为或纵容他的错误。相反,对孩子的礼让恰恰是基于尊重和关爱,通过倾听、理解和引导,与孩子建立积极沟通,共同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

  通过培养礼让的家风,家庭成员能够在和谐、幸福的关系中找到安全感和富足感。当我们走出家庭,这笔财富会在个人成长和社会发展中不断增值,最终成为中华民族特有的文化标志。

上一条:孩子眼中的主动

下一条:英国中学的“失败周”

【返回】【顶部】【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