顺德如何接住大湾区“超级流量”?
加入时间:2024-07-01 09:00 访问量:819 信息来源: 珠江商报
开栏语:
湾区融合,交通先行。继港珠澳大桥之后,长达24公里的深中通道,将又一次连通珠江口东西两岸。这个连通深圳、中山、珠海三地的“超级工程”,使得顺德到深圳的时长从2小时缩短至最快40分钟,更让粤港澳大湾区主要城市间“1小时生活圈”得到优化。
碧波之上,长桥如链。如今,顺德正积极主动挖掘深中通道开通红利。目前,交通路网等物理对接项目建设正酣,往后,顺深两地必定在产业、科技、人才、文旅等方面跑出融合“加速度”,一幅极具活力与机遇的发展蓝图正徐徐展开……顺德融媒将走近深中通道,及时推出热辣滚烫的现场报道,“沉浸式”体验深中通道为顺德市民带来的便利。
珠江口,伶仃洋,一桥飞架、穿云破海。
历经7年的等待,深中通道踏浪而来。这是粤港澳大湾区史诗级的会师,湾区“小”了,机遇近了。从顺德南部的容桂街道出发,最快40分钟可以通达深圳宝安机场。
横跨珠江口,顺德与深圳两地产业协同、城市力量聚合的热潮由来已久。深圳向西拓展,国际创新之都的能量场辐射进入顺德广阔的市场;顺德向东延伸,承接深圳的科技创新和智能制造等资源,双城的合作蔚然成势。
如今,珠江口“天堑”变通途,东西两岸加速竞合。顺德如何抢抓“大桥经济”“黄金内湾”历史机遇,加速融入“大湾区1小时经济圈”?
城更近了,“双城记”唱响新旋律
从高空俯瞰,广州、深圳、佛山、珠海、中山等大湾区城市围绕珠江口形成A字形布局。黄埔大桥、南沙大桥、虎门大桥和港珠澳大桥等一座座跨海大桥,在伶仃洋里“画”上了一道道“横”,连接起大湾区城市群。
随着深中通道正式通车,粤港澳大湾区有了新的“交通脊梁”,在“黄金内湾”“A”字形交通网络骨架“画”上了关键的一“横”。这座跨海工程的到来,使得珠江东西两岸首次在真正意义上实现了直接连通。
在顺德容桂,对接深中通道的重要门户工程——中山东部外环高速公路二期工程正紧锣密鼓施工中,将与其前后对接的高速公路一起,构成了联系“广佛肇”“珠中江”“深莞惠”三大经济圈及港澳地区的重要纽带,成为顺德乃至佛山连通珠江东岸最为便捷的战略性通道。
未来,在顺德上高速即可直通深中通道,最快40分钟可到达深圳宝安机场,加速融入大湾区“1小时经济圈”。届时,容桂将成为佛山对接深圳的“桥头堡”,以及深圳创新资源外溢到佛山的“第一站”。
廖卓文是深圳半导体科技企业广东高普达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的董事长,也是土生土长的顺德人。20年前,廖卓文到深圳创业,随着近年来大湾区建设如火如荼,他一直都有回家乡发展的想法。4年前,高普达集团瞄准深中通道建设机遇,投资10亿元在容桂建设顺芯城。
目前,顺芯城已正式投产,廖卓文也开始了他的双城生活。深中通道开通后,从公司深圳龙华总部来到顺芯城,车程将从原来的2小时缩短至1.5小时。
在广东高普达集团股份有限公司、高劲(广东)芯片科技有限公司副总罗国海看来,顺深的产业合作,交通是其中一项重要的考虑因素,深中通道无疑是最好的助力,通车之后企业的物流成本至少能降低30%。
在顺德,像廖卓文这样每周在顺深两地通勤的人并不少。北滘镇海创大族机器人智造城内,深圳市大族机器人有限公司发挥“链主”企业效应,已汇聚了150多家企业签约进驻,其中有不少来自珠江东岸的深圳、东莞。
由于总部与研发中心设在深圳宝安,全球智造总部基地设在顺德,大族机器人几乎每天都有工程师、研发人员和设计师在两座城市之间往返。为此,他们还自发组建了一个100多人的微信群,专门发布两地顺风车行程。
“以前,我们主要走虎门大桥,但由于车流量大,经常出现拥堵。深中通道开通后,今后通勤多了一个新的选择。”深圳市大族机器人有限公司销售经理洪祥伟说,公司经常需要接待来自德国、日本等国家的客户,海外客户今后抵达深圳宝安机场之后,无论是去深圳总部还是来到顺德基地,都更加方便了。
得益于海外市场的稳步增长,大族机器人近年来订单呈现出倍增式增长的良好态势,海创大族机器人智造城内两栋共22层的厂房已经满产,预计今年产值可达4亿元,当前正谋划进一步扩大产能,抢抓大湾区同城化、一体化带来的新机遇。
深中通道使得大湾区逐渐变成“一座城”。位于容桂的同德智造城,园区一期招商已经“满员”,二期已有部分厂房竣工交付,目前正瞄准深中通道机遇火热招商中,吸引了来自广州、深圳、中山等地的企业进驻,也有不少顺德本地企业看中园区环境,选择入驻。
同德智造城定位为现代化智能专业产业园区,以智能家电、科技孵化、互联网服务等为主导产业方向,预计全部达产后年产值超10亿元,实现税收超5000万元。佛山市顺德区同德投资有限公司总经理苏耀江认为,深中通道通车后,既提高了出行效率,园区将抓住这一机遇,吸引更多的深圳企业、人才来到顺德。
顺深产业协同就像找邻居“串门”
深中通道全长约24公里,被冠以“超级工程”“世纪工程”的名号。
斥巨资、战天堑,对于粤港澳大湾区而言,不仅是缩短城市群之间的时空距离,更是区域经济格局的重塑,对于珠江东西两岸的产业格局将产生巨大影响。
顺德与深圳,一个是珠江西岸的中国制造业高地,一个是珠江东岸的国际创新之都,两地有着相同的改革基因、相似的营商环境。深中通道连接起珠江东西两岸,让顺深的产业互动,越来越像在家门口找邻居“串门”。
深圳市沃德芯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以研发、设计家用电器控制板、电机芯片等业务为主的企业。公司创业初期把生产线设在珠海,就近开拓中山、佛山市场。这种“深圳研发+湾区制造”的模式,让沃德芯科技从初创企业快速成长起来。
眼下,深中通道正式开通,沃德芯科技的选择不再局限于珠江东岸城市。公司董事长吴佳蔓坐不住了,一天之内走访珠江西岸多个城市找客户、谈合作。在吴佳蔓看来,顺德作为中国家电之都,拥有年产值超3000亿元的家电产业集群,为公司的产品提供广阔的应用场景。
在顺德勒流广东凯恒电机有限公司生产车间,双方均达成了强烈的合作意向。凯恒电机相关负责人介绍,目前公司核心产品中,含有“深圳元素”的大概有30%,珠江东西两岸的快捷通达,不仅让沃德芯科技收获更多大市场,也让凯恒电机找到更多优质的供应商与合作伙伴。
深圳作为我国最具创新活力的城市之一,科技创新、先进制造和人才优势突出,同时也面临着要素成本上升、发展空间受限的瓶颈。深中通道通车,成为加快产业协同、要素融通的重要战略支点。
春江水暖鸭先知,企业是最先感知市场机遇的群体。去年,苏州正北连接技术有限公司已提前布局,把位于深圳的工厂整体搬迁至容桂,在同德智造城设立顺德总部,还把关联企业深圳市高戈奇科技有限公司引入园区,共同打造流体连接产品及微波通信产品生产基地。
在苏耀江看来,深圳拥有丰富的创新资源,顺德拥有完善的制造业基础。两地之间产业的交流、融合,能够碰撞出不同的火花。同德智造城希望发挥龙头企业的带动作用,吸引深圳更多优质企业进驻,从而带动整个产业链条在顺德扎根发展。
投资10亿元奥比中光3D视觉感知产业智能制造基地在选址布局之初,也充分考虑到了深中通道开通后便捷通勤优势,最终落地容桂战略性新兴产业开发区。
目前,奥比中光自建研发办公大楼“奥比科技大厦”已在深圳南山落成,顺德项目一期则预计9月实现投产,“深圳研发+顺德制造”的模式,进一步扩大和提升奥比中光3D视觉传感器、激光雷达等产品的生产能力。
高普达集团也已有了明确的计划,待顺芯城全面建成后,公司总部将迁到容桂,在深圳仅保留研发中心和设计中心,通过“深圳研发+顺德智造”的双擎驱动,谋求更大的发展。
“我们将把顺芯城打造成顺深合作的特色园区,引入上下游产业链企业。”罗国海介绍,目前已有深圳的供应商来到顺德设厂,顺芯城已在顺德和深圳分别设立展示中心,希望吸引更多深圳创新企业向顺德集聚。
这样的案例,不胜枚举。大族机器人发挥“链主”作用,吸引了五金加工、塑胶厂、集成服务商等上下游企业进驻顺德园区,上下楼就是上下游,产业园就是产业链的生态圈加速成型。
横跨珠江口,凤也已追鹏而至。例如,昇辉控股有限公司等企业在深圳设立研发中心;小熊电器等在深圳设立跨境电商部门……
实际上,顺德早在2017年就在深圳设立的招商引资和产业培育平台——顺创产业加速器,开创了跨区域产业协作和科技招商的新模式。截至今年4月,该加速器已成功培育企业近60家,为23只基金提供项目对接服务,并以租金换股权形式投资了多个入驻项目。
不难看出,顺德与深圳在频频互动中,已然找到了“双向奔赴”的结合点——顺德企业到深圳去,设立研发中心、开展产业并购,推动企业二次腾飞;深圳企业到顺德来,以“总部+基地”“研发+制造”的方式,产业链上下游联动寻找创新溢出的下一站。
可以预见的是,随着深中通道通车,顺深两地的产业互动将更趋频密,发挥各自的资源禀赋,携手讲好湾区故事。
湾区加速竞合,顺德准备好了
深中通道连接广州、深圳、珠西三大都市圈,拉近了顺德与前海、南沙和横琴三大自贸区的时空距离。
深圳活力迸发,每分钟能诞生1.1家企业,尤其是前海已形成金融业、现代物流业、信息服务业、科技和专业服务业四大主导产业,构建起“金融+科技+实体经济”的高端现代服务业体系。
对于把制造业作为“根”和“魂”的顺德而言,借助深中通道开通的东风,不仅能够进一步推动产业结构升级,还能更好对接深圳、香港市场。
不过,深中通道带来产业“超级流量”的同时,也有人提出担忧:珠江西岸的城市不得不面临周边以及对岸城市的虹吸效应。
对此,不少企业在接受采访时表示,资源要素是双向流动的,交通并非唯一的考虑要素,产业基础、营商环境等综合要素是他们选择扎根顺德的重要原因。
十几年前,佛山市亿莱达电气有限公司总经理邹德将厂房从江浙一带搬到了顺德。“在这里,我们能够快速找到上下游配套企业,出了公司门口就能买到想要的原材料配件。”邹德说,公司客户来自深圳、北京等地,深中通道通车后,不仅能够缩短通行时间,也能带来更多的资源,面对区域竞合,顺德有着自身独特的优势。
可以预见的是,深中通道踏浪而来,粤港澳大湾区各个城市积极融入大湾区产业分工,将逐渐形成功能突出和特色明显的产业链跨区域分布的新格局。对于顺德而言,更为关键是转变思维,主动谋划布局,在珠江东西两岸的互联互通中,接住这一波“泼天富贵”。
顺德已然行动起来,均安镇抢抓深中通道机遇,积极招引科技型创新型初创企业、专精特新企业;杏坛镇更是提出了“全镇上下要抢抓重大发展机遇”;容桂谋划交通的外联内通,疏通交通堵点,与深中通道的对接将更加顺畅……
深圳大学中国经济特区研究中心副主任袁易明认为,顺德与深圳的产业合作,要内化成为企业内部、政府部门之间的常态,无论是体制机制,还是要素流动、营商环境,都要实现一体化,这也是真正实现双城产业融合最行之有效的捷径。
容桂战略性新兴产业开发区已引入奥比中光、紫创光顺、顺芯城、川崎总部等15个重点项目,其中属于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项目有13个,占总引入项目的87%,以高端装备、新一代电子信息、新能源汽车配套、新材料等战新产业为主。
目前,容桂街道正积极对接多家国内顶级规划设计单位,对标国内一流的产业园区,重点规划建设战略性新兴产业开发区,希望将其打造成为环境优美、宜居宜业的示范片区。另一方面则是同步加快片区基础设施建设及土地整理,利用好片区超过2000亩的产业用地规模,“筑巢引凤”承接深圳优秀资源。
“我们花了不少精力和成本在顺芯城的外观设计上,让它更加时尚前卫,因为我们招引的深圳企业对于办公场所形象都有比较高的要求。”罗国海表示,为了更好吸引深圳企业和人才入驻,公司下足功夫完善园区配套,高标准建设人才公寓,提供与深圳现代化产业园区一样的工作和生活体验。
大潮起珠江,弄潮正当时。期待顺德与大湾区城市协同创新的故事,续写出更多精彩的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