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顺德信息>
科教医疗 >杏坛特殊儿童成长帮扶营协助特殊青少年解决康复、就业等难题,更好地融入社会
杏坛特殊儿童成长帮扶营协助特殊青少年解决康复、就业等难题,更好地融入社会
加入时间:2024-08-06 14:47 访问量:530 信息来源:
不知不觉,暑假的“进度条”已经过半。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学生们度过暑假的方式渐趋多元,但是对于顺德慈善会“青苗公益实践计划”的学子来说,这个暑假绝对是独一无二的。
暑假期间,当别人选择外出旅游、研学或者参加各种丰富多彩的暑期活动时,青苗学子们走进政府机关、企事业单位,成为一名实习生,利用暑假接近两个月的时间,提前接触职场,为未来踏入社会打下基础。
记者从顺德慈善会了解到,今年的“青苗公益实践计划”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和支持,共有包括政府职能部门、事业单位、企业、社会组织、村(居)委会等在内的62个单位接纳青苗学子前来实习,提供了231个公益实践岗位名额,经过双向选择,最终有80多名学子成功匹配岗位。
目前,这80多名学子坚守在自己的岗位上,在贡献出个人力量的同时,也收获了珍贵的实践经验。至暑假结束,他们人生中属于实习经历那一页,将被丰富成为一张色彩斑斓的画卷,而这缤纷色彩也必将变成一道连接大学与职场的彩虹桥,助他们轻松过渡不迷茫。
青苗学子
在实践过程中不断进步
从实习生晋升为组织者
今年读大三的李梓欣第三年参加“青苗公益实践计划”,今年,她走进了佛山市顺德区容桂街道青少年成长促进会,负责相关活动的组织与策划。
“我高三暑假就留意到有这个实习计划,但是当时已经过了报名时间,很遗憾错过了,所以大一时我就特别留意相关信息的发布,并第一时间报了名。”李梓欣说,当时她选择的实习单位是顺德区容桂街道大学生联合会,开始从学生活动的参与者变成活动的组织者。
“那次实习让我看到了组织一个活动背后所需的工作。”李梓欣说,那是一个她从来没有接触过,也没有想象过的领域,在那次实习中,她了解到原来策划组织一个活动远没有看起来简单,活动前期要开展充分的调研、与合作单位开展洽谈等,活动开展过程中他们不能与参与者一起玩,而是需要在旁边承担一些服务工作,以及为活动拍照等,后期还需要做宣传、写总结,思考如何扩大活动的影响力。
此外,她在实习过程中也学会慢慢跳出学生思维,“学生时代,你可以等到老师催你交作业你才交,但是职场是直接的能力输出,你需要主动汇报,主动沟通。”
进入实习的第二年,她的实习单位依然是容桂街道大学生联合会,但对自己有所要求的她不想原地踏步,所以总结了第一年实习时自己身上的缺点和做得不够好的地方,并制定计划逐一解决这些问题,“我下定决心改掉自己的“拖延症”,以前太忙了,一些宣传的推文没那么快能写出来,我现在学会用一些AI技术来辅助,基本上活动结束半个小时我们的推文就能出来了。”
到了今年,也就是实习的第三年,她依然积极拥抱新的挑战,以前是领导负责做好活动组织策划的前期工作,她负责执行具体的任务,现在领导会将活动的全过程都交给她,包括活动的设计和人员的招募等。而她自己也在前两年的实习经验中,学会了如何积淀,“我会在参观别人的活动和课程中寻找创新点,然后借鉴运用到自己组织的活动和课程中,在不断优化完善的过程中内化为经验。”
而她也在这个过程中得到了成长,大二那年,因为表现突出,她被举荐成为容桂大学生联合会的秘书长,在实习期间的所学,帮助着她更好面对手头和将要到来的工作,“但无论未来从事什么职业,我认为都需要坚持,我所看到的是每一份工作都不容易,只有坚持才能有所成就。”
用人单位
缓解人手短缺压力
培育储备合适人才
每年的暑假,是伦教街道和谐家庭联谊会工作量最大的时段之一。
作为顺德区内一家5A级非营利性社会组织,伦教和谐家庭联谊会在伦教妇联的指导下孵化成立,主要围绕着伦教的妇女、儿童及家庭开展素质提升、亲子教育、家庭关系调适、困难帮扶等一系列的公益服务。为此,每年寒暑假,他们都会针对儿童青少年推出相应的活动,帮助儿童青少年度过一个充实的假期。随着暑假的来临,今年他们的夏令营已经如火如荼开展中。
夏令营的开展需要足够的人手支持。伦教和谐家庭联谊会会长梁艳仪介绍,今年他们迎来了1名青苗学子,此外伦教团工委向他们输送了1名实习生,伦教慈善会输送了5名,他们自己招募了9名。这些实习生的到来,解决了他们人手短缺的问题。
顺德慈善会“青苗公益实践计划”与伦教和谐家庭联谊会的合作始于去年,“两年来,该计划为我们输送了多名踏实肯干、实践能力出色的实习生。”梁艳仪介绍,刚一上岗,他们就以饱满的热情投入到工作中,主要负责文书资料整理归档、协助开展管理暑期公益夏令营、策划开展安全教育、与学生交流互动等。
更令她惊喜的是,实习生们的工作能力并不弱,比如班级的管理,实习生们俨然一个班主任,孩子们的矛盾纠纷、闹脾气等问题,他们都能处理得井井有条。后来,联谊会将安全教育课程交给他们跟进,他们从备课到上课到结课,同样处理得十分出色,课件做得到位,课程内容扎实,课堂气氛活跃,完全与学生们打成一片,达到了比较好的课堂效果。
而作为用人单位,他们需要对学子实践期间的表现进行考核评分,所以梁艳仪特别留意实习生们的成长情况。总体来说,她认为实习生们的成长表现在四个方面:办公应用技能、文案撰写能力、微信公众号运营、活动主持等职业技能都有所提高;更清晰地认识到自己的兴趣和优势所在,对未来职业规划有更清晰的认知;组织策划能力、语言沟通能力、团队合作能力、统筹能力等综合能力得到提高;接触到许多校园中难以接触的经验和知识。
而作为用人单位负责人,梁艳仪认为整个“青苗公益实践计划”对于实习生和用人单位来说,都是一个双赢的项目。“青苗公益实践计划”为用人单位和实习生搭建了双向选择的平台,不仅拓宽了实习生实习渠道,也为需要实习生的用人单位链接了合适的人力资源,缓解了他们暑期人手紧张的困境,也储备了宝贵的人才资源。
项目方
提供实践岗位
配套生涯规划指导
2006年开始,顺德慈善会启动“一滴水·万分情”爱心助学项目,保障区内困难家庭学子受教育权利,促进学子健康成长。18年来,项目助学对象已实现从“幼儿至大学”全学龄段覆盖,形成了一套以“资金助学为基础,服务助学为核心、创研助学为依托”,具有顺德特色的乡梓教育公益模式。
在资金助学的基础上,困难学子更多元的需求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为此,2018年,顺德慈善会启动了“青苗公益实践计划”,旨在解决顺德区内困难家庭学子所面临的实践机会缺乏、生涯规划模糊等问题。
今年的“青苗公益实践计划训练营”已于7月19日正式启动。在此之前,项目已经完成了实习单位岗位公开征集、学员招募、人岗匹配等环节,2024年度的青苗学子已陆续上岗实习。
记者从顺德慈善会了解到,今年项目共得到62个单位的支持,包括政府职能部门、事业单位、企业、社会组织、村(居)委会等,共提供231个公益实践岗位名额,经过双向选择,最终有80多名学子成功匹配岗位。
对于小智(化名)来说,近几个月的就业技能培训令他难忘。患有智力残疾的小智是个单纯内敛的孩子,生活能自理,父母也希望他能继续升学,但小智却很难跟上学业,家里对小智的未来也感到十分迷茫,但在“‘杏’好有你 伴我同行”——特殊儿童成长帮扶营里,他顺利学会了洗车技能,“原来经过努力,自己也可以掌握一技之长。”
小智的变化是“‘杏’好有你 伴我同行”——特殊儿童成长帮扶营开展服务的成效展现。为更好地服务目前政策尚未能覆盖的14-16岁特殊青少年群体,在2023年顺德区社会治理“众创共善”计划支持下,杏坛镇杏福康复中心通过这个项目,实地了解特殊青少年家庭的需求及现状,为有需求的特殊青少年家庭提供信息对接、资源衔接、技能培训等服务,帮助特殊青少年走出家门,协助其解决康复、就业等难题,让他们更好地融入社会。
“项目开展以来,我们为特殊青少年家庭提供包括就业、普校融合、启智学校、残疾人机构等的信息对接服务,共有26名对象接受了我们的服务。”杏福康复中心社工梁姑娘介绍,其间他们入户探访了15户家庭,共服务了23人次,为对象提供衔接服务26人次,“通过这些服务,很多家庭对孩子未来的发展或安置有了更清晰的方向。”
值得一提的是,这些服务的开展是会根据特殊青少年的具体情况而进行适当调整的。
对于长期留守在家的“居家型”对象,项目会邀请治疗师对其进行评估,根据其能力提供训练建议及指导,再由社工购置相关训练器材或辅助器具,定期上门探访并指导训练。
对于能走出家门的“发展型”对象,项目为其设计开展职业技能训练和社会适应性小组活动。项目开展期间,杏福康复中心共开展加工、工艺制作、生活技能及洗车技能等职业技能训练20场,其中有10名特殊青少年接受训练,共服务165人次,同时为13名对象开展4个社会适应性小组课程20节,内容包括社交、出行、文明卫生、日常行为规范,服务179人次。
在此基础上,项目共开展了4场社区融入活动,共服务76人次,邀请了服务对象及家属一同参与,为家属及孩子们建立沟通支持平台,让他们都能从活动中收获支持与鼓励。
“一系列活动开展后,大部分服务对象的状况都得到了不同程度地改善。”梁姑娘说,其中有3名“居家型”对象的自理能力有一定提升,能在别人辅助下或自己独立完成穿脱衣物、喝水、吃饭等动作;3名“居家型”服务对象能够在家长的带领下走出家门参与社区融入活动。而“发展型”服务对象中,有11名的动手能力、劳动技能和社会适应有所提升,其中2名服务对象成功进入康园中心接受职业康复,目前这2名对象适应良好。
基于良好的成效,未来杏福康复中心将继续关注特殊青少年群体,积极链接社会资源,为他们提供适切的衔接服务,同时也会向社会进行倡导,期待社会也能重视这个群体的现状和发展,在未来能逐渐填补关于这个群体的服务缺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