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顺德信息> 文化体育 >地方性写作的共情与温度

地方性写作的共情与温度

加入时间:2024-09-05 09:06    访问量:496    信息来源: 珠江商报

  周兆晴
  覃炜明“吾乡三部曲”(《活在吾乡》《忆苍梧》《草木吾乡》)陆续出版了,这些作品所描述的,都是那些从来不被关注的地方、不被了解的普通人,如今跃然纸上,完成了属于他们的历史。
  我从地方书写的角度来看覃炜明创作。以往,我们都认为他是个典型的乡土文学作家。这个概念,值得推敲。实际上,古今中外的“乡土文学”作家,写乡村,也写城市。作家在写作时,都有一定程度的地方性和“乡土味”,城乡交融,城乡元素各有侧重而已。
  地方书写,也叫做地方性写作,和学术界跨学科、跨知识领域的“地区研究”异曲同工。地方,意味着文化多样性、自下而上、后现代、“乡土味”“寻根”和微观视角等,它对于国家民族的、全球化的宏大叙事,是一种挑战或者补充。地方书写有三个本质特征:“寻根”、关注日常生活世界、共情力写作。覃炜明都表现得很出色。
  一、用创作去“寻根”。覃炜明过去几十年的三个生活场景迁移:梧州的乡村,进城,到顺德,都是他的故事场景,也是对地方文脉、精神故乡和灵魂之根的追寻,“寻根”主题洋溢在字里行间。
  二、关注日常生活世界,远离宏大叙事。旧历史学宏观叙事中,主角是帝王将相和才子佳人,到了陈胜吴广一声“王侯将相宁有种乎?”也是将自己当作新帝王的天命候选人。然而,一个国家民族,或者一个小地方,填补浩瀚历史中的细节的,都是“活在吾乡”的芸芸众生。所以,覃炜明的地方书写,和人文社会科学关注日常生活和小人物的方向是一致的。人文学者吕嘉健给《草木吾乡》作序曰:“草根世界的凡人风俗史”,非常准确。
  三、共情力写作。这块土地,这些普通的小人物,这些音容笑貌和日常细节,人世沧桑,草木情深,在作家记忆中竟然栩栩如生。“《活在吾乡》写人,很多篇章我是哭着写完的,哭够了再写” ,而很多读者反映,看这本书也是边看边流泪。有不少读者和评论家都认为,覃炜明的作品充满了感恩、慈悲和人性温暖,这些观感很准确,这是“读到”了作家深厚的共情力。我认为共情力写作是覃炜明的天赋,现在中国作家很少这种品质,所以这也是他的书让读者们深深感动的原因。
  我们知识分子做学术研究和文学创作,核心追求是什么?就是和读者一起走向真实世界。每个时代都有属于这个时代的作家。在文学似乎日渐式微的当下,非虚构写作、地方性写作仍然十分活跃,原因在于,通过阅读走向真实世界:人类的这个需求是永远存在的,所以真实的创作永远是有读者的,我们需要借助同代作家的作品去认知世界真相。
  覃炜明长期在地方媒体工作,同时致力于地方书写和乡土文学的创作,走着自己独特的路。据透露,他的下一步创作计划是《返顺德》,那里也是一个“城乡混合体”,我们期待更早读到他的新作。

上一条:退休后,这位手工艺人痴迷于“造船”

下一条:校园吹起“奥运风”学子勇迎新挑战

【返回】【顶部】【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