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时间:2024-09-24 14:47 访问量:778 信息来源: 意林 2024年12期
行为设计学中有一个实验:实验人员要求一批大学生在空腹状态下进入实验室,随后,研究人员带来了两只大碗,一只碗里放着诱人的巧克力和饼干,另一只碗里则放着一堆胡萝卜。有一半的受试者被分到了几块巧克力和饼干,而不用吃胡萝卜;相反,另一半受试者被要求只能吃胡萝卜,不能吃巧克力和饼干。
我们可以想象,只能吃胡萝卜的人在这个过程中,面对着巧克力和饼干的诱惑肯定备受煎熬,而吃了巧克力和饼干的受试者,显然不需要克服吃胡萝卜的诱惑。
紧接着,这两组受试者被带到另一个房间去完成“智力测试”,他们需要一笔画出复杂的几何图形,且线条不能重复,笔尖也不能离开纸面。研究人员给他们发了很多张草稿纸,让他们尽可能去测试。
你可能已经看出来了,这并不是一个检查智力的实验,而是一个检验耐性的测试。
研究人员只是想看看,哪边的人能坚持得更久,哪边的人更容易心灰意冷。结果发现,那组吃了巧克力和饼干的、没受诱惑的受试者,在解题时平均花了19分钟,认认真真地尝试了34种方法,而相比之下,吃胡萝卜的、之前尽力抵抗诱惑的受试者明显缺乏耐性,花了8分钟就放弃了,而且只尝试了19种方法。
为什么只吃胡萝卜的同学这么快就放弃了,这么快就失去了耐性?
科学家的解释出乎意料,答案是他们用尽了精力。
因为他们之前就调动了自己的精力,去克服巧克力和饼干的诱惑,到了智力测试环节,他们已经耗尽了精力,没办法再有足够的能量来支撑自己坚持下去。
所以,精力就像电池,是有一定存量的,没办法无限消耗,而电量从非常充裕到渐渐不足,就是我们耗费精力的过程。
对大多数人来说,天生拥有的“电池”都是健康的,电量是充足的,正常情况下也足以应付日常的学习、生活和工作。但问题是,为什么很多人会时常感觉自己精力不足、疲惫不堪呢?
原因就在于,很多时候我们“电池”的电量都被无谓地虚耗了,那些紧张感、疲惫感等也都是因为精力被无谓虚耗后所产生的感受。
这一点不难理解,我们每天做的任何一个动作、一件事都会消耗“电池”的电量,但关键问题是,每个人每天都有一堆工作和家庭事务需要去面对和处理,这种同时存在很多待办事项和压力的状态,就会造成我们思虑过载,就像电脑一开机,就必须加载一堆自动启动的程序一样。
更糟糕的是,这种持续的状态会给我们带来压力和负担,让我们身心疲惫、情绪消沉,学习和工作效率都会降低,让我们做事时精力衰退,有心无力。
可以想一想,当我们的手机电量还有80%的时候,我们是松弛的、不慌乱的,但当手机电量只剩下20%的时候,我们可能就会开始焦虑,心里会悬着一根线,想办法赶紧充电。而如果有一部能超长待机的手机,一整天都不用充电,那我们很可能一整天都能告别焦虑,保持松弛。可见,不仅手机电池是这样,人体的电池也一样。
所谓的精力管理,我觉得最重要的就是要解决“电池”虚耗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