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源> 精品书评 >《第七重解答》

《第七重解答》

加入时间:2024-09-27 09:41    访问量:416    信息来源:

责任者:(法)保罗·霍尔特

索书号:I565.4/1501

 

两年半前,我第一次听说了Paul Halter这个作家,第一次读到了他的短篇。两年前的这个时候,我知道了Halter的书要出版中文版的消息。一年半以前,我与dsky等人与新星出版社的编辑见面时,桌上正摆着这份Paul Halter的合同,从褚盟口中我得知了本作La Septième hypothèse 《第七重解答》,是Halter本人最喜欢的作品。两个月后,我读到了Halter的第一本繁体中文版作品,与第一本英文版作品。半年后,我又读到了第一本简体中文版作品——是Owen Burns系列。于是今天,我终于读到了这部称得上Alan Twist系列最好的作品。
    本作的开头就充满悬念与不可能气氛。一个中世纪医生装束的人在街头游荡,一位瘟疫病人在走廊上众目睽睽之下消失得无影无踪,半小时后,出现在一个几分钟前刚刚检查过的垃圾桶里。以上,就是本书的第一部分,继承自Carr却又有所不同的怪奇气氛,非传统的不可能犯罪——不可能消失与不可能出现,体现了Halter作为不可能犯罪大师对于案件的创作能力。而接下来的第二部分,却又笔锋一转,开始讲述一个看似完全不相干的故事。然而,我个人觉得这一部分的故事精彩程度完全不亚于第一部分,一件很简单的事情,真相被不断翻转,却从不令人觉得混乱与头晕。要知道,这才是作品的前半部分,而并非解答篇。从这一部分,也可以看出,身为当代作家的Paul Halter,虽然旨在继承发扬Carr为代表的古典不可能犯罪,却加入了大量现代创作元素,甚至还有法式风格(其实我一直觉得,这些故事更像是发生在法国,而不是英国)。也正是在这一部分的结尾,Alan Twist和警官在分析事件时列举了事件的六种可能,又逐一否定之,最后提出了第七种假设存在的可能性。而到了这一部分,前后跨度两个月的事件关联性实际上并不明显,仅有很微弱的关联。应该说,这是很考验作家功力的写法,如果稍微处理得不好,就会变成前后近乎独立的事件,在这一点上,本作比《犯罪七大奇迹》要处理得好很多。
    第三部分,作为本作主体部分的案件终于姗姗登场,然而一切只是朝着更加混乱与令人摸不着头脑的方向发展。极度可疑的意外,与终于完成的谋杀,将整个案件推向高潮,同时也将前后的事件完美地串联了起来。应该说,第一部分的不可能犯罪只是开胃菜,就其解答而言,也很简洁。但事实上,这个看似与故事主线无关的案件,却在整个故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而真正的重头戏则是第三部分的案件,虽然不包含不可能犯罪,但是读者很容易将其与第二部分的事件联系起来,使得整个故事显得尤为精彩。解答部分,依然是一如既往地不断翻转真相。也许可以轻易地设计出其中某一层真相,但设计整个故事,却需要极清晰的思维与极好的逻辑才能完成。从这一点上看,Halter在本书中体现了他极为强大的plot设计能力,这在目前读过的他的其他几本书中都是不曾存在的。
    所谓的“第七重解答”,我更愿意拿绫辻行人的《雾越邸杀人事件》中对突破“网”的方式的总结来做个类比:也就是,虽然是前六种情况的变种或组合,但从结果而言,确实是第七种可能存在的情况。最后,Haler还玩弄了一个小小的最后一行的意外性,不同于日式的叙述性诡计,却同样别有一番风味。这在他的Alan Twist首作《第四扇门》中就有体现。而并非追求意外的伏笔性,我认为也是借鉴自欧美当代悬疑的一大特色与进步。
    横向对比Halter的两大系列,Alan Twist系列与Owen Burns系列。前者显然是Halter创作的重头,有多达近20部作品。而后者则到目前为止只有寥寥五作。就谜团设计而言,Burns系列显然更为华丽。虽然,就解答层次而言,Halter“擅长阐述谜团”的特点就决定了其解答绝大部分在诡计层次不怎么样(当然,也有颇为精彩的,比如《混乱之王》中那个原创性较高的湖面无足迹密室)。两者产生较大区别的原因,我觉得还是在故事背景的设计上,Owen Burns系列在二十世纪中期而Alan Twist系列则在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个人觉得在三四十年代,刑侦鉴定技术相比于世纪初有了极大的进步,却又并未发展到现在这般发达的地步。凶手在这方面可做的手脚愈发地少,也就意味着其手段需要更加高明;另一方面,科学技术也有了长足的发展,这也意味着身为谋杀手段的“诡计”方面的可行性与精彩性都要提高很多。在二十世纪初期一个华丽的谜团可能只对应一个现在看来极度平庸的解答,但在当时的确可行;而四十年后,这一谋杀方式很可能已变得不再不可能,因此一个普通的谜团都有可能对应了一个复杂华丽的解答。这也是两个系列给人的观感产生极大差别的原因,就效果而言我更偏好Alan Twist系列。事实上,在我个人看来,三四十年代也正是欧美式古典解谜背景设置的最佳时间,这一时期成功的作家太多太多,不必去提了。在日本,则该是战后50年代前后,横沟正史就是极好的代表。中国呢,也许还该是三十年代吧!虽然很难地说。
    纵向对比Halter与Carr的创作风格。Carr的特点我可以概括为:哥特式气氛渲染,引导整个案件的密室谜团与简单的解答,逆转式的plot(增加了故事复杂度,营造出与表象完全不同的事实真相),与谋杀的意外。以Halter的本作来看,这些要素统统具备,可以说领会了Carr创作风格的精髓所在:怪奇气氛渲染,身为法国人的Halter毕竟与受到英式风格渲染的Carr有所不同,这一点首先体现在气氛渲染上,无法见到太多哥特式气氛,而更多地有种法式风情。华丽的谜团与简单的解答,谜面层次不需要多说了,这一点Halter超越了Carr。而解答的简单化则是欧美的一大发展趋势,至少Hoch一直是这么做的,我认为也很成功。事实上,在当今很难创作出华丽原创诡计的情况下,Halter这种通过简单诡计塑造华丽谜团,以故事本身推动案件发展的做法,我认为才是不可能犯罪真正该走的道路。复杂的plot设计,plot设计的复杂性有多种方法,我个人比较偏好的是Carr的逆转型与Brand的拼图型。Halter的做法,本质上还是秉承Carr,却又因为受到当代心理悬疑的影响而有很大不同。至少这种从早期开始就不断逆转的情节桥段是很难在古典解谜中见到的。就效果与目的而言,Carr旨在颠覆人们对真相的认识,而Halter不但做到了这一点,同时还提出了多个真相,让人感到困惑,也许其中某个已经就是真相,却被接下来的一次翻转给否定了。相比trick与plot的关系,在Carr的大部分作品中,其实密室与谜团都仅是核心而不是主体,更非全部,真正重要的,是Carr在plot上的逆转型设计:如何讲述这个故事,如何让读者一步步逼近同时又远离真相。在本作中,Halter在这点上与Carr完全一脉相承:不可能犯罪并非最重要,重要的是它在整个案件中所起的作用。密室的解答如此简单,而整个案件本身却又如此复杂。最后,案件中凶手无法控制的意外:Carr的密室与不可能犯罪,如果用一句话概括的话就是意外型犯罪。这在本质上讲是与密室与不可能犯罪本身背道而驰的。但讽刺的是密室小说恰恰是藉此才发扬光大的。Halter的作品也和Carr的一样,谋杀中发生的无法控制的意外,才是整个案件的突破口。Carr的追随者们,比如Clayton Rawon,后世的大师们,比如Edward Hoch,秉承的都是这一创作模式。如果你想看真正意义上主观型的不可能犯罪,那么我推荐去看Rupert Penny,Christianna Brand,Derek Smith,还有Joseph Commings等等,相信可以领会到别样的风味。
    最后花几句提一下二阶堂,作为被称为“创作理念”最秉承Carr的“日本Carr”,到底继承了Carr的什么?气氛方面,不得不承认做得挺好的,但是更多的是继承自横沟正史等人吧(而且明显地做得不如三津田),所谓的哥特式气氛,抱歉,我只感受到了日式的恐怖气氛;诡计方面,除了处女作《吸血之家》令人惊讶之外,其他的在致敬Carr之外,在解答层次并无多少特色可言,有的甚至能称得上极度平庸,极少数的如《恐怖的人狼城》那般,也是更多地受到了新本格的影响。倒是短篇《红死庄杀人事件》意外地不错。就plot而言,我一向认为大部分日本作家,尤其是新本格作家都很少有达到前辈水准的plot设计,山口雅也的《活尸之死》算是做得不错。至于二阶堂,连最好的《吸血之家》在plot上都做得很不好。二阶堂唯一学Carr到家了且发扬光大的,还是源自The Burning Court的超自然现象。但我觉得反而有些不伦不类了,推理小说还是干干净净地比较好,一两部尝试可以,整体这样就让人讨厌了。这可能跟日本人的个性风格有关系吧。顺便一提Halter中也有类似的设计。二阶堂在他的兰子系列中,虽然确立了自己的特有风格,但我不得不说,面对被冠以的“日本Carr”称呼,以及与你的法国同辈相比,你还差得比较远,更不用说与Carr本人相比了。


(转自豆瓣作者bobo

上一条:《小小小小的人间》

下一条:《城的中国史》

【返回】【顶部】【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