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时间:2024-10-29 08:50 访问量:609 信息来源: 现代家长 2024年9期
有些家长认为自己学历不高、不懂教育,没有能力指导孩子,于是把教育责任推给学校和培训机构,美其名曰“专业的事交给专业的人”。这样做有无道理?让我们来看看罗色尔夫妇的教子故事。
罗色尔是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的农民,从小生活在大山里。婚后,为改善经济状况,他走南闯北地做小生意,因为没文化,受了不少苦,吃了不少亏:需要签字时,不会写自己的名字;需借钱周转时,不会写借条;与合伙人算账时,不会算细账……这让他深刻认识到知识的重要性。
大儿子出生后,罗色尔和妻子胜以么痛下决心:“无论如何都必须让孩子读书,不能让他再吃没文化的苦!”夫妻俩拼命赚钱,只为给孩子攒学费。
1999年,罗色尔把大儿子送到90公里外的县城上幼儿园,从此夫妻俩开始了一人陪读、一人赚钱的奋斗之旅。他们共生养3男1女,都在城里接受相对优质的教育。
胜以么不识字,不能辅导孩子的功课,但是教育孩子她有她的“笨办法”:“我就告诉他们在学校团结同学,尊敬老师,认真听讲,考试要考个好成绩。其实我真正能做的,就是照顾好他们的生活。”她每天早上6点起床做饭,等吃完饭,她就让孩子们大声朗读课文,默写英语单词,只有周日孩子们才被允许出去玩一会儿。好在孩子们乖巧懂事,理解父母的不易,也很珍惜在县城学习的机会,成绩都不错。
罗色尔的大儿子说:“在我们家,一切都以学习为重。不管寒暑假还是周末,我们每天起来要做的第一件事永远是学习。就是春节,大家早上起来也是先学习,一直到中午才能出去玩。为了不让我们分心,爸爸妈妈想了很多办法,平时不仅他们自己很少看电视,也很少让我们看。上高中以前,我们的头发也都由爸妈统一剪成平头。”
罗色尔的女儿说:“爸爸对我们的关心非常细致,他会把大家的成绩记录在笔记本上进行对比,哪个人有进步当众夸奖,哪个人有退步就跟他一起分析原因。爸爸还把我们获得的各种奖状、证书整整齐齐放在柜子上。他和妈妈几年都不舍得买新衣服,但是给我们买辅导资料与学习用品,从来都非常大方。”
在父母的鼎力支持下,4个孩子你追我赶,比勤俭节约,比勤学苦读,比品行能力,都取得了骄人的成绩:大儿子高考被四川大学录取,后取得清华大学硕士研究生学位;女儿考进西南大学并获得硕士研究生学位;二儿子考进西南交通大学,现在清华大学攻读硕士研究生;三儿子考进电子科技大学。
说起父母的影响,女儿说:“爸爸妈妈是地道的农村人,从我小时候记事起,我就知道他们都很重视教育,爸爸在外挣钱辛苦,妈妈管我们的吃喝拉撒也很辛苦。”她直言,如果没有爸妈的辛苦付出和精心培育,他们兄妹4人想考入大学,很难!
罗色尔夫妇的故事告诉我们,家庭教育的重要目的之一是向孩子传递一种不屈不挠的奋斗精神,只有家长不认命、不放弃,孩子才会更努力。如果家长认为自己没有教育能力而躺平、摆烂,孩子绝不可能有上进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