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时间:2024-12-25 10:44 访问量:74 信息来源: 南风窗 2024年21期
汉语中,如果要评论一个人超级有钱,我们往往会说,“好像他家开银行”。在人们的传统印象中,控制一家银行,代表着一个家族财富积累的最高形态。
不过,这种认知可能已经过时了。当今这个时代,拥有一家银行,恐怕并没有人们想象的那么厉害。
2024年9月,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发布的一个数据让人感慨。截至2024年6月末,我国共有银行业金融机构法人4425家,而2023年6月末,这个数字是4561家。也就是说,一年来,银行业金融机构法人数量少了136家。究其原因,在于一些银行由于经营不善,出现了合并或解散,多数为小型银行。一些民营资本也退出了银行业。
银行这种金融机构已经被彻底祛魅了。在全球,商业银行家也并不是顶级的存在。如果我们经常看全球的财经报道,一定会发现,金融大亨之中,出镜率最高的一定不是银行家,而是投资家,如巴菲特、芒格、雷·达里奥、比尔·阿克曼之类。至于银行业的大佬中,即使花旗、汇丰、德意志等全球规模最大的几家巨头,也很少有人能说得出它们CEO的名字。
简而言之,原因在于商业银行的运作模式缺乏想象力,难以激起投资者的兴趣。商业银行经营的本质是存款和贷款,储蓄者将钱存入银行账户,这笔钱就是储蓄者的资产(反过来是银行的负债)。吸收存款的过程,是银行的负债创造和负债管理。
然后,银行把这笔钱贷出去,赚取利差。钱贷出去之后,就成为银行的资产(反过来是贷款者的负债,如工商企业贷款和个人按揭),这个过程是银行的资产创造和资产管理。在西方的银行业,很多银行的主要资产创造途径,已经不是放贷,而是购买债券。2023年,硅谷银行陷入困境的原因,就在于它购买的债券价格大跌,让资产端大缩水。
银行业经营模式缺乏想象力的根源,就在于资产端无法配置风险较高(收益也更高)的股权类资产。这样的制度设计是合理的,自从近代商业银行在文艺复兴之后的意大利诞生以来,银行一般不准买股票就是一个全球通行规则,也被很多国家写入了监管法律。
因此,银行只能在负债端做文章,比如尽量压低存款利率。然而,由于竞争的激烈,压低利率就意味着失去储户,生意也没有办法做下去。于是,全球的银行业走向了第三条路——做大规模,实现规模效应。于是,20世纪后半叶的全球银行发展历史就是一部并购史,花旗、汇丰,或者德意志,没有一家全球大型银行不是并购能手。
当然,还有第四条路,就是商业银行做投资银行的事情,搞混业经营。2008年的金融危机,根源之一就在于美国部分银行的混业经营搞得过了头,导致风控缺失,以及风险在不同金融板块之间的无摩擦传导。
银行业越来越不是一种好的商业模式。在西方,银行业准入门槛较低,竞争激烈。但在中国,银行业的监管更严格,银行等于“特许经营”,会不会更具行业吸引力呢?答案也不复杂。
上述数据中,我国银行业金融机构法人少了100多家,就从侧面说明,商业银行的模式在全球都是一样的。银行本身的运作逻辑,决定了小银行生存不易。一些小型银行由于没有规模效应,只能“铤而走险”,比如违规用储户存款去投资高收益的金融工具,最后成为整顿对象。
现代银行业的魅力,早已比不上犹太人掌控的近代银行,甚至比不上明清时代中国晋商的钱庄。这种演变说明,任何一种商业模式,它的“先进性”都必须以时间维度来评判。而且,“特许经营”,不一定就意味着超额收益。
最稳妥的超额收益,只来自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