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摘 生活资讯 经  济 健康饮食 科技数码 家庭教育  
 
首页 > 报刊文摘> 健康饮食 >喝奶方法要尽量科学

喝奶方法要尽量科学

加入时间:2025-02-21 17:02    访问量:10    信息来源: 家庭医学 2024年21期

  忌用小火烹煮 小火烹煮时间长,奶中的维生素遭受破坏。最好用大火,缩短烹煮时间,但要注意防止奶溢出。要诀是当奶膨胀时即刻离开火苗,然后再放火上烧开,如此反复3-4次即成。厂家高温灭菌并封闭包装的袋装牛奶可直接饮用。若需加热,将奶袋放进热水中浸泡5分钟即可,保留的维生素会更多些。

  忌阳光照射 奶及其制品若接触阳光,轻者可破坏养分,重者造成变质。试验显示,让奶接受阳光照射2小时,所含核黄素(维生素B2)将损失一半,而核黄素被阳光照射后形成的荧光核黄素还可进一步破坏维生素C。因此,奶类应避光保存。

  烹煮时勿加糖 奶中含有赖氨酸,还含有果糖,这两种物质在高温下会形成一种果糖基赖氨酸,不能被人体消化吸收,还可产生毒性。要等奶煮好后稍凉再加糖。

  不与水果同食 橘子、苹果等水果的果酸含量较高,可与奶中蛋白质及维生素C等发生复杂的生化反应,凝结成块,人体无法吸收,并可引起腹胀、腹泻等不良反应。建议两者错开2小时左右服用。

  别加巧克力 奶是钙的富矿,巧克力中草酸较多,两者结合可形成不溶性草酸钙,人体无法吸收,时间长了还会导致头发干枯、腹泻、缺钙和肠胃发育慢等。建议错开食用。

  克服乳糖不耐受 有些人喝奶后出现腹胀、消化不良或腹泻等反应,实际上是在亚洲人群中比较突出的乳糖酶缺乏和乳糖不耐受现象。据统计,我国3-13岁人群发生率为87%,成年人更高。乳糖是婴儿发育期的主要能量来源,但在断奶后,乳糖酶失去了用武之地,其活性便随年龄的增长而逐渐减弱,最终酿成乳糖不耐受。如果一个人始终不断奶,乳糖酶的活性不会减退,也就不会发生乳糖不耐受。因此,防止乳糖不耐受的第一招便是终生不断奶。不过,即便乳糖酶活性减低也不可怕。能通过少量多次喝奶或食用奶制品将其再次激发出来。即食用不合或含极微量乳糖的奶酪类制品,但不宜过多:还可以采取限制乳糖摄入量的办法,目前普遍推荐的乳糖限量为每天12克,少量多次食用:也可以将奶制品与肉类或含脂肪的食物一起食用,以减轻乳糖不耐受的症状。最后一招是在选择奶类品种上下功夫,如喝发酵奶或酸奶,不仅可有效地改善乳糖不耐,还可获得更多的钙质与其他营养素。

上一条:儿童护齿魔法:让宝宝拥有健康牙齿的秘诀

下一条:补充膳食纤维很简单

【返回】【顶部】【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