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顺德信息>
城建市政 >龙江沙富村以微创投为抓手推动村集体共建,助力四个村小组改善人居环境
龙江沙富村以微创投为抓手推动村集体共建,助力四个村小组改善人居环境
加入时间:2025-03-11 10:51 访问量:202 信息来源: 珠江商报
对于“同心共营·和美沙富”社区共治示范点营造计划项目社工、乐善社工梁生来说,近期十分忙碌,因为要忙着与龙江沙富村“整村营造工作小组”的工作人员穿梭于各个村小组,评估和验收沙富微创投行动1.0的项目,而沙富微创投2.0项目也正在紧锣密鼓地铺开。
2.0项目能够顺利推进,并且得到村民广泛参与,通过申报项目参与基层治理,得益于沙富微创投行动1.0的成功尝试。在那场时间跨度不足半年的微创投行动中,共有超过12名沙富党员骨干及100多名村民通过“微创投”参与到社区议事协商行动中。
更关键的是,该次微创投行动撬动村小组自主配资金额超过11万元,成功助力四个村小组改善人居环境,改造成果得到了村民的点赞支持。
从“先申报”到“先议事”
制定新机制让议题加快落地
故事要从2024年7月份说起。龙江沙富村启动了“微创投”系列行动,先后开展村小组意向调研、微创投参与机制优化、议事协商实务工作坊、组织和指导村民议事会以及开展微创投申报和评审行动。
该项目得到了广东省德胜社区慈善基金会的资助,主要以“沙富公益微创投”行动为推手,赋能党群骨干,建立以“议事协商”为路径的社区议题解决模式,针对“环境治理”和“公共空间活化”议题予以介入,健全社区治理机制,培养村民“自己的家园自己建”的观念,实现“宜居、和善”,推动打造多元共建社区治理大格局。
“项目开始前,我们特意做过调研,发现将繁冗的文书撰写成本是村小组申报微创投资金的痛点和难点。”梁生介绍,为此他们制定“先议事,再申报”的参与机制,让村小组更专注于社区议题的挖掘和村民议事。
如此一来,村小组表现得特别活跃,共有五个村小组申报了项目,最后有四个村小组的项目获得了资金资助。
不到半年的时间,申报的四个项目已经全部落地:门楼村小组对宏巷一带重新铺设了道路和下水道,调整合理斜度,路面抬高平移,路段周边村民也自觉“让步”配合项目实施,村民出入更安全,整体面貌更整洁;圣堂村小组新巷路段拆除部分花基,适度减少占道和遮挡视线的绿植,释放社区空间,满足村民活动、车辆停泊的需求;隔海村小组商定把村内闲置的容易滋生蚊虫的角落进行硬底化处理,加建沙井、雨水井,修建下水道等,规范车位停放,让村小组面貌焕然一新;金宁村小组对贴心公园进行改造,改善周边公园环境,便利村民出入,减少蚊虫滋生,周边的村民住得更舒适,也提升了公共空间利用率……
从“村主任说”到“大家说”
村民齐讨论让改造更到位
在沙富村,每年都会预算相应的资金,以支持各个村小组开展人居环境整治和空间活化。但以往的操作都是由村小组的组长,也就是俗称的“村主任”负责申报和执行,一方面无法体现村民的参与,一方面“村主任”身上的担子越来越重,事还不一定能办到村民的心坎上。
于是,改变村主任“一把抓”状态、调动村民积极参与基层治理成为此次微创投行动的主要聚焦点。“我们引导村小组组建以‘党员+村主任+村民代表’为架构的申报团队。”梁生说,如此一来,党员的引领力、村主任的号召力以及村民代表的凝聚力都可以发挥出来。
事实上,这一招确实有效。在后续针对项目申报的议事协商会议中,村民代表们畅所欲言,纷纷表达自己的意见。以金宁村小组为例,改造哪里、怎么改造、需要增加什么设施、预算怎么分配等等都在激烈的讨论中达成了共识。考虑到意愿申报地块的具体情况,社工和沙富村“整村营造工作小组”还引导村民们讨论了改造地块管理行为规范的制定。
接下来,申报小组还需要召集村民代表实地走访,听取意见建议,获得村民代表半数以上支持。考虑到晚上实地走访不方便,行动都安排在白天,让人意想不到的是,村民代表们不但没有抗拒,而是相当支持,甚至请假前来参加。
有了亲自“发声”的机会,而且承载着众多村民的期望,村民代表们实地走访的时候也积极表达意见,哪里的花基应该移除、哪棵树应该保留、种植什么植物等细节问题都在现场敲定。以圣堂村小组的项目为例,村书记及两委班子成员到场指导村民议事会,更加点燃村民议事参与热情,原本在整改计划之外的河边红砖路也被一并讨论,如今这条红砖路已经改造成健步绿道。
“得益于村小组开展规范议事协商会议,村小组以前是‘有多少钱修多少路’,如今是‘整上加整,越整越好’,四个项目普遍超出预期用款,但村小组愿意自掏腰包进行填补。”梁生说,微创投项目期望以小资助撬动村民参与基层治理的热情,帮助村组建立民主议事平台,“虽然成本更高,但符合大家意愿的改造项目让村民的满意度不降反升。”
成功的经验之下,今年沙富村决定推进微创投2.0,梁先生介绍,2.0项目意向进一步开拓微创投申报板块,让沙富村的社区共治不仅限于村小组,还将联动更多社会组织、志愿队伍、热心商企参与其中,碰撞出更多社区共治火花,进一步活跃了沙富村社区共治的氛围,实现“自己家园自己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