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源> 精品书评 >《奥斯维辛》

《奥斯维辛》

加入时间:2025-03-24 14:39    访问量:147    信息来源:

责任者:(意)普里莫·莱维著

索书号:I546.1/3

 

全书由十个短篇故事和两首诗歌组成,既包括作者此前收入《元素周期表》(1975)具有自传性的《铈》和《钒》两篇,以及《自然故事》(1966)中三篇技术科幻小说《天使蝴蝶》《冰箱里的睡美人》《反向胺》,也有正面记录集中营黑暗的《卡帕纽斯》《犹太人的王》《不可抗力》《奥斯维辛:寂静的城市》《集中营的侦探故事》。此外,本书还特别收录了前后跨度逾三十年的两首诗歌《棕色的队列》和《无辜死者之歌》。

我比较喜欢那几篇科幻小说,此外,《犹太人的王》《不可抗力》也很好,那两首诗歌也不错。

那是一个癫狂的年代,一切都颠倒了——一个、一千个、一百万个反人类的人,生来就为了歪曲正义、玷污纯洁。

作者莱维是一名意大利青年化学家(犹太人),1945年,在奥斯维辛度过了十一个月。对莱维而言,奥斯维辛不仅是身体和精神的双重炼狱,更是一种超越历史的生存隐喻。这座“寂静的城市”,在时间和空间中不停地延续和重现,是人类遭遇的终极屈辱的象征。

在《反向胺》中,他写道:痛苦不能去除,也不应去除,因为它是我们的卫兵。通常这个卫兵很傻,不懂变通,非常顽强地履行它的职责,永不知疲惫,而其他所有的感觉,尤其是那些愉快的感觉,都会疲惫消散。但我们不能压制痛苦,让它沉默,因为它本来就是和生命一体的,是生命的守卫者。

在《钒》这一篇中,他描述了一个灰色地带,文中所说的穆勒,他既非无耻之徒,也不是英雄。…他的灰色形象是人的典型的样本,是瞎子王国里众多的独眼人之一。…现实世界里有拿着武器的人,他们建立了奥斯维辛,而那些诚实和软弱的人正为他们铺平了道路。因此,奥斯维辛的悲剧,每个德国人都难辞其咎,甚至可以说,每个人都有责任。

《犹太人的王》中也提到了这样的灰色地带。“在纯粹的恶与受害者之间,产生了一个良知的灰色地带。…有些人表面上摇头,却又默许一切。有人说,要是别人在这个位置上,只会比我更糟。”这样的灰色地带,即平庸的恶。他不是个穷凶极恶的人,可能连名副其实的坏人都算不上,但就是这样的平庸助长了恶。

“就像卢特考斯基,我们也被权力和金钱迷惑了双眼,以致忘了我们的本质多么脆弱,忘记了我们都在“犹太人区”里。这个区域是有围墙的,而围墙外是掌握着生死大权的人,火车也是正在不远处等着。”

 

(转自豆瓣作者:浮光)

上一条:《艰辛时刻》

下一条:《东京八平米》

【返回】【顶部】【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