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顺德信息> 科教医疗 >顺德融媒推出暑期“融媒奇遇记”研学实践活动

顺德融媒推出暑期“融媒奇遇记”研学实践活动

加入时间:2025-07-21 11:51    访问量:76    信息来源: 珠江商报

       7月18日至19日,顺德融媒推出暑期特别活动“融媒奇遇记”研学实践活动,吸引了近100名学子参加。活动将“行走的思政课”的精彩线路和打卡点融入其中,开展了一场创新技术与传统文化的探索之旅,为学子们上一堂生动的“行走的大思政课”。
  活动中,孩子们深入顺德融媒的演播室、直播间等核心区域,化身“小主播”和“小记者”,亲身参与新闻制作流程,学习专业的媒体知识与技能;走进历史文化殿堂,在沉浸式体验中触摸顺德工业制造与传统文化根脉。
  融媒探秘:声音与影像的启蒙
  “行走的思政课”的第一站充满新奇。在顺德融媒大院,孩子们走进广播室与演播厅。“小主播魔法课堂”上,专业导师传授发声技巧与表达艺术;演播室灯光亮起,孩子们坐上主播台,亲身体验新闻播报的庄重;电台直播间里,电波传送的奥秘被层层揭开。“原来每天听到的新闻是这样制作的。”新奇体验点燃了孩子们对传媒世界的浓厚兴趣。
  下午,学子们走进顺德博物馆成为“小记者”,在顺德融媒资深媒体记者带领下,他们一起探寻家乡故事,在实践中领悟如何用融媒体语言传播家乡魅力,心中那份对顺德文化的认同感与自豪感油然而生。
  随后,孩子们纷纷拿起话筒和采访本,鼓起勇气,将课堂上学习到的采访技巧付诸行动,勇敢地向同伴、路人以及博物馆工作人员发问,深度探索顺德文化的魅力。
  小记者曹维妮将话筒对准了参观的同伴:“在顺德博物馆里,李小龙展厅肯定很引人注目吧?哪个展品或者展厅让你觉得最酷、印象最深刻?能跟我们说说为什么吗?”被采访的同学兴奋地指向展厅入口:“一进展厅就看到了那个高大的李小龙雕塑,以前只知道他是功夫明星,今天才知道他的人生经历这么传奇。”
  小记者王奕乐则将问题聚焦在龙舟馆的辉煌上,询问一同参观的同学:“通过刚才的参观体验,你看到了什么展品,还了解到哪些以前不知道的顺德故事吗?哪一个瞬间会让你有‘为我们顺德感到骄傲’的感觉?”
  小记者刘敬衡询问同行的小伙伴:“来顺德博物馆参观之前,你知道李小龙的祖籍就是我们顺德吗?了解到这个信息时,你心里有什么感觉?会不会觉得我们顺德特别了不起?”
  小记者马若朴则将目光投向未来,他采访了一位工作人员:“经过今天的学习和体验,你觉得能用什么技能让更多人了解顺德?”工作人员回答:“今天看到了很多‘小记者’,你们完全可以用学到的采访、拍摄和表达能力,把顺德的精彩故事、深厚文化,讲给更多人听。”
  行走的思政课:用脚步丈量顺德发展
  这场媒体文化之旅并非孤例。今年4月,莘村中学国防班百余名学子曾徒步韶关崎岖山路,用脚步丈量革命征程;今年7月,顺德融媒组织50余名学子走进龙江,探秘坚果超级工厂,参观甘竹滩水利遗产,开展了一场融合工业智造与水乡文脉的探索之旅。
  从革命老区的烽火记忆,到智造工厂的创新脉搏;从战天斗地的甘竹滩洪潮发电站遗址,到泽被千年的桑基鱼塘生态智慧……超30条精品研学路线串联起红色文化、科技创新、非遗技艺、生态文明、和美乡村五大领域,构建起立体的思政课堂。
  “行走的思政课”,在“游+研+学”的创新模式下,引导青少年用脚步丈量顺德发展热土。学子们在鲜活场景中读懂“百千万工程”建设成果,实现立德树人与乡土认同的双向奔赴。
  顺德融媒相关负责人表示,未来将有更多非遗代表性传人、行业专家加入导师队伍,带领学子解锁顺德创新基因与文化密码。这场持续生长的行走课堂,正呼唤更多学校与企业携手,共同绘制知行合一的育人新图景。

上一条:用艺术点亮社区 以爱心传递文明

下一条:沉浸式体验雕版技艺

【返回】【顶部】【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