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时间:2025-07-31 09:46 访问量:16 信息来源: 珠江商报
2025年的盛夏,喜悦如约而至!顺德区第一中学再次传来振奋人心的好消息:多名优秀的学子凭借出色的高考成绩和实力,成功叩开了中国顶尖学府——北京大学的大门!这份成绩属于他们,更属于辛勤耕耘的老师。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近他们的成长故事。
麦恺扬:以梦为马,奔赴燕园
2025届高三(22)班 录取院校:北京大学
麦恺扬在学习上刻苦认真、善于钻研,尤其对数学怀有炽热情怀,展现出非凡的思维活力。课堂上,他积极思考,常能独辟蹊径,为难题提供新颖解法。这份热爱与天赋,助他在顺德区数学竞赛中勇夺一等奖。此外,他的时间管理智慧还体现在对自主时间的把控上。遇到大段自习时间,他善用“任务拆解法”:比如高三最后的自主复习阶段,他会先按科目列出要完成的任务,再将任务拆解到各个时间段,以此避免时间浪费,让每一分钟都过得充实而有意义。
高三下半段,麦恺扬的成绩出现起伏,陷入了低谷期。他坦言自己很难过,但会努力放下情绪,客观分析得失,借助“一生一册”深度剖析问题、解决问题。调整心态,将失利视为更好出发的垫脚石,坚定信念继续前行。在他看来,最重要的是相信自己。
学习之外,麦恺扬不仅是“运动健将”,更是“团队核心”。他曾作为主力队员,代表顺德一中征战区级足球比赛,展现了出色的竞技水平和领导才能。他还担任学长团团长,负责接待外宾和介绍校园工作。“学校鼓励学生自主承办活动的文化,恰恰让我们在摸索中掌握了为人处世的必备素养,实现了个人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这些在课堂外积累的成长经验,成为他人生道路上的珍贵财富。
学长寄语:
高中是多元成长的舞台
高中生活不应仅由高考定义,它更应包含那些让你一咏三叹、百转千回的成长体验。大胆地探索你未涉足的领域,锻炼你不曾有的能力,品尝你未曾设想的失意。这些不会决定你的高考,但会把你的人生塑造得更加丰满。
邓宇轩:笃定前行,圆梦北大
2025届高三(21)班 录取院校:北京大学
邓宇轩对各科学习有着清晰的方法论:“语文注重平日积累,数学尽量解决问题,英语学会照章办事,物理积累模型经验,化学强调归纳总结,生物追求切实理解。”平日积累指在课堂及课下的语感培养与语言磨炼;解决问题指广泛接触各种题目,养成思考的习惯,褪去对学科及其考察内容的滤镜与偏见;照章办事指紧跟老师步伐,跟上备考节奏;模型经验从做题中来;归纳总结和切实理解相辅相成。正是这种对各科学习规律的精准把握,让他在理科学习的广阔天地里,既稳扎稳打,又游刃有余。
“我更注重目标与任务导向,而非严苛的时刻表。”邓宇轩的时间管理之道,透着务实的智慧,他会确保每天有足够的学习时长,再根据自身身体与精神状态灵活调整任务量。面对困难,他愿意投入远超常规的时间反复钻研,“持续、大量的专注投入是我最朴素的‘秘诀’,在此基础上追求高效便是锦上添花,找到适合自己的节奏最重要。”这种不被形式束缚的规划,让他在高强度学习中始终保持主动。当面对考试压力与阶段性低谷时,他坦言曾有过自我怀疑,但自信始终是他心态的基底。“不必为不可避免的内耗而内疚,不必因一时间的失意而失望。”正是这份坦然,让压力不会持续发酵,低谷也自然淡去,最终沉淀为更沉稳的内心力量。
学长寄语:
不畏苦暗,得见微芒
珍惜高中时光,保持足够信心。不畏苦暗,得见微芒。
李天乐:从蛰伏到绽放,终抵燕园
2025届高三(2)班 录取院校:北京大学
作为理科尖子生,李天乐对化学学习颇有心得:“既要掌握系统框架,又要积累零碎知识点。”她会用专门的本子记录化学工艺和常识,“在做题中积累,在积累中深化理解”。
面对耗时的错题本,她摸索出更灵活的方法:“按顺序整理试卷,标记有价值的错题,在题号旁标注知识点。”这种兼顾效率与条理的方式,让复习事半功倍。周末自主时间里,她会整理一周薄弱点,针对性刷题巩固;同时坚持体育运动,用汗水驱散疲惫,“该学的时候好好学,该放松的时候好好放松”。
在李天乐看来,高三可能遭遇的考试压力与低谷期并非“意外”,而是成长的必经之路。“考试不仅比拼知识,更是心态的博弈,只有心态稳定,才能把所学真正发挥出来。”面对失利或压力,她从不硬扛,而是摸索出一套属于自己的“情绪出口”:在无人处放声歌唱,用歌声宣泄情绪;约好朋友漫步在傍晚的校道,倾诉心底的苦闷;坚持写日记,用文字的形式记录独属于自己的喜乐哀愁。
她始终相信,“张弛有度”是对抗压力的关键。“不能一味苦学闷头冲,要学会在学习间隙捕捉生活的美好,比如傍晚的晚霞,同学的一句鼓励。”正是这种懂得“放过自己”的智慧,让她在低谷时不沉溺,在压力下不紧绷,始终以积极乐观的姿态,为下一次发力积蓄能量。
学姐寄语:
以热忱赴山海
以坚韧追星光
高中三年虽然艰苦,但是也有很多欢乐的时刻。希望学弟学妹们能够热爱学习,找到正确的学习方法,学有所获;同时注重运动以及休息,做到劳逸结合。最重要的是,希望你们能够以乐观向上的心态面对学习生活中的困难,用热忱温暖的态度对待身边的人,在追梦的路上躬耕不辍,奔向属于自己的星辰大海!
王泉铭:相信“相信”的力量
2025届高三(21)班 录取院校:北京大学
“万事开头难,不管什么任务,只要你开始做了,它自然而然就慢慢做完了。千万不要拖延。”这是王泉铭总结的高效学习法则。他认为,学习的关键在于“开始”和“鼓励”:先迈出第一步,投入学习状态;在达成阶段性目标后,及时给自己肯定,如此便能形成良性循环,轻松进入专注状态。
作为英语老师的得意门生,王泉铭在英语学习上颇有心得。他感慨:“高一、高二就要打好基础,词汇量和语感这些虽然上了高三再补也不晚,但是容易让人焦头烂额,这种长战线的学习要尽早开始。”同时,他建议紧跟老师步伐,认真做好笔记,尤其要整理自己的薄弱点和重点知识,“把自己不懂的点、极为重要的点集中整理出来,这样对考前的复习有极大帮助”。
和所有追梦人一样,王泉铭也经历过成绩的低谷期。由于不习惯向他人倾诉,大多数时候他选择自己扛着,通过写日记来排解焦虑情绪。“最主要还是要坚信一切都会好起来的”,这份对未来的笃定,成为他穿越迷雾的动力,让他在失意时不沉沦,始终保有重新出发的勇气。
学长寄语:
好好干,相信“相信”的力量
好好干,相信“相信”的力量,脚踏实地一步步前进,希望你们都能到达梦想的彼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