顺德交通拥堵点改造、重点交通项目建设有新进展
加入时间:2025-08-06 09:12 访问量:35 信息来源: 珠江商报
8月5日,顺德区交通运输局上线政风行风热线《民生零距离》节目,透露顺德交通建设的最新进展。目前,顺德构建起更加内联外通的交通网络,交通主要干线重要节点完成快速化改造,交通拥堵点“微改造”畅通城市血脉,加速融入大湾区交通一体化。
交通管理“小切口”
让市民出行更“丝滑”
顺德区交通运输局党组书记、局长冼英伟表示,提升道路通行效率、开展拥堵点治理既是近年来的重点工作,亦是今年顺德区十大民生实事项目之一。顺德区交通运输局通过完善路网规划、推动重大节点改造、开展拥堵节点“微改造”等举措,不断提高道路通行效率,让市民出行更加“丝滑”。
具体而言,顺德推进骨干道路建设,伦桂路南北延线、港口路两条南北大动脉及龙洲路、南国路、三乐路等三条东西大通道的路网结构逐步完善,加强了内通外联。2019年至今,顺德持续改造主干路网的拥堵节点,先后完成了南国路、龙洲路、伦桂路、大良立交等18个重要节点的建设改造和提升,严重拥堵节点的交通状况得到了有效改善。
在拥堵点“微治理”上,2020年以来,顺德辖区内的109个拥堵点基本达到了治理预期,通行能力普遍提升了5%~20%。今年,顺德将对南国路-环市东路、碧桂路-龙盘北路、三乐路-105国道等不少于10个交通拥堵点进行“微改造”缓解城市交通拥堵。
冼英伟表示,顺德区交通运输局接下来将会结合实际情况,适时启动碧桂路北延、伦桂路南北延线等主干路网建设项目,持续开展拥堵点治理工作,坚持每年开工一批,建成一批,启动一批,让市民出行更加便利。
聚焦民生需求,顺德还在公交出行服务上下功夫,破解市民出行“最后一公里”难题。节目中,顺德区交通运输局与市民群众,就公交站点设置、公交线路优化、便利乘车等话题展开交流,答疑解惑。
目前,顺德全区共有3756个公交站,广泛分布在10个镇街。从突破常规停靠模式着手,顺德区交通运输局研究增设“短平快”“微循环”以及网约化公交线路,重点服务学校、社区和工业园。今年内,顺德还计划开通顺德职业技术大学直达地铁3号线学院站的接驳线,以及就医公交线等。
解决“前后一公里”难题,是一项持续性、动态化的长期工作。冼英伟表示,顺德区交通运输局将常态化收集市民的建议和出行需求,聚焦不同群体的出行诉求,提供更精细化的服务,让公交成为大家出行的首选。
推进重点项目建设
加速融入大湾区交通一体化
今年5月,顺德大桥正式通车,加强顺德南北区域的交通联系,有效缩短顺德东部新城两岸的通行时间。同月,金沙隧道工程正式动工建设,工期预计约4年,将强化顺德中心城区间交通网络的联络。
自2023年11月开工后,中山东部外环高速北延线建设正有序推进中,预计2027年上半年竣工通车,将进一步增强顺德区与深中通道的连接。
一批重点交通项目的建设,将给顺德交通区位条件带来显著变化,助力顺德提升城市竞争力。冼英伟介绍,“十四五”期间,顺德区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围绕“融穗联深”和“内联外通”重要目标,在推进“城际、城市轨道、道路、水运”四位一体的区域综合交通运输体系,以及融入大湾区交通网建设中取得了显著成效。
现阶段,顺德城市轨道交通运营里程达到60公里,北部都会中心地铁成网运营,部分线路与广州地铁线网实现了无缝衔接,有效提升了城市轨道交通出行可达性。水运方面,顺德新港二期码头顺利竣工验收,新增顺德北滘港与盐田港的“大湾区组合港”运行,同时推出“内外贸同港”“内外贸同船”等创新措施,推动顺德新港成为广州海关关区首个内外贸同港运作码头,开通顺德新港至海南洋浦港的“内外贸同船”航线,加强与广州港、深圳港、香港港三大枢纽港口的联运功能
道路上,顺德将稳步推进中山东部外环高速北延线、潭洲隧道、港口路改造(一期)等项目建设,推动横八路(新基北路—新市良路段、新市良路—碧桂路段)、容桂外环路快速化改造(华天路—建业路段)等项目建成通车,并促使港口路改造(二期)、禅西大道(龙高路—弘亚段)等一批交通项目尽快动工。
今年是“十四五”规划收官之年,也是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一年。冼英伟表示,顺德区交通运输局将谋划好顺德区“十五五”交通发展策略,从优化运输结构、构建立体综合交通网、强化产业服务、精细化交通治理、探索新业态应用五大方面着手,加速融入大湾区交通一体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