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时间:2016-09-20 11:55 访问量:6764 信息来源: 解读
时间:9月14日 19:30
地点:顺德图书馆首层文筑文创书店
嘉宾:简俊凯
主持:陈宇莹
陈宇莹:今晚,德胜读书会已经举办到第十五期。在前面,我们已经解读过《叫魂》、《万历十五年》、《小王子》、《第四次工业革命》、《物种起源》等书籍。这次非常特别,与其说解读一本书,不如说是一个人——被称为建筑界女魔头的扎哈·哈迪德。
扎哈是个比较传奇和颇具争议的伊拉克裔女建筑大师:天才、工作狂、个性鲜明、脾气暴躁,业界对于其设计的评价两极分化。
扎哈家境不错,家风开明。父亲是伊拉克财政部的官员,也是当地工业协会的重要成员。她大学本科念的不是建筑,而是数学。18岁在黎巴嫩大学毕业后,跟全家一起移民到英国,到知名的伦敦建筑联盟学院(俗称AA)学习。今天晚上我们请来解读的嘉宾简俊凯,也同样毕业于AA。
扎哈比较传奇;而她老师库哈斯也是一个传奇人物。库哈斯可能大家有点陌生,但说到“大裤衩”(CCTV大楼)一定很熟悉,那便是库哈斯设计的。
英国建筑联盟学院(AA)
扎哈从1979年开始做设计,但到1994年之前的10多年时间里,她的设计基本还停留在纸上面。1982年在香港举行的“香港之峰”国际建筑竞赛上,扎哈获得了第一,虽然这个大奖后来因为经济衰退的影响,并没有实施,但她亦因此声名鹊起。
但很可惜的是,此后一段时间里,扎哈设计还是不受甲方待见。她的方案,往往评委觉得不错,评为第一名,但实际上因为存在较多争议,以致于甲方很少付诸实行。争议包括建筑的形式、风格,以及随之带来的不菲造价,这使得甲方不愿意用她的设计方案,以致她的建筑设计一直都停留在纸上,被称为“纸上的设计师”。1993年,她终于迎来机会,她第一个建筑设计方案在德国得到实施,由甲方出资建了起来一一那是维特拉(Vitra)消防站。这个方案,当时也受到质疑,说风格不切实际,有很多的“没有必要”的装饰,等等。而实际上,德国维特拉消防站如今成了一个地标建筑,设计者的朝圣地,也受当地市民的欢迎。
德国维特拉(Vitra)消防站
1993年做了这个项目后,整个形势基本改变过来了。她的方案一个接一个得到实现。2004年,扎哈更获得了普利兹克建筑奖,这是首位女性获得如此重要的奖项。标志着她已经获得业界承认,也得到了社会普遍认可。从1994 年到2004年之间,她不断把她的思想融入到作品当中,而且得到了实践。在中国,有我们熟悉的广州大剧院、银河SOHO、南京青奥中心、香港理工大学创新楼,等等。尽管有些专业人士批评她脾气火爆,作品浮华、形式大于功能等等,但对于她工作的专注和投入都十分认同。今年3月31日,扎哈不幸离世,不管是建筑界还是民间,都表达了真诚的遗憾及敬意。
扎哈是一个很有激情也很有个性的建筑设计师,她从来不愿意跟环境妥协,她不愿意融入环境。她曾经说过颇有争议性的一句话:我从来不跟环境妥协,我为什么要妥协?如果环境那么槽糕,例如旁边有一堆屎,难道你也会去效仿它,要跟它和谐?
扎哈中标东京奥运会主场馆概念图
她去世之前,还发生了一件比较有争议性的事情。2020年东京奥运会主场馆的方案,原本已由扎哈团队获得竞赛第一名。然而日本建筑界就不干了,包括槙文彦、隈研吾、伊东丰雄等日本建筑界大咖很有意见,质疑为什么不选择自己的建筑大师来设计?于是反反复复请愿抗议,折腾了三年 ,最终由安倍宣布中止了与扎哈的合作,重新投标。扎哈最后一件作品,最后也是落不了地;于她而言,不可谓不是一个巨大的遗憾。
简俊凯:扎哈是第一个女建筑师获得普利兹克建筑奖,也是最年轻的获奖者。她后来在2008 时代周刊全球影响力前一百名评选中位列思想家第一名。即使对于不喜欢她风格的人,也认可她的价值和她的贡献。我们做设计一般来说最高难度级别是创造自己的风格,这是很困难的,她不仅创造了新的风格,还是一个新的方向,并且还是非常有力度的风格。
她开辟了一个完全崭新的道路。
作为一个建筑设计师,最高境界是为一个行业拓展了所有人的眼界,原来世界还可以是这样,是一种具有延展性的建筑风格,她不仅是在建筑里面的贡献,她在产品设计也有非常大的贡献。
在她的事务所,她对于设计技术以及建造技术有相当上的突破。比如Channel的移动博物馆。
广州大剧院
我相信很多人对扎哈的认识是从这件事开始,她在今年突然离开了我们,广州市民很多人去参观她设计的广州大剧院。我先从身边的案例说起让大家感觉比较熟悉,广州大剧院,我想介绍这个房子最吸引的地方不是它的外表,而是在于场地处理。当时参赛的作品有很多,只有扎哈的方案是从中间裂开的,我们的概念是这个场地这么大,它是属于市民大众的,我不应该在中间盖一个房子把它挡住的,我们可以看到这个建筑下方是珠江,上面是城市,按照她的理念,你盖个房子不应该挡住城市和珠江间的关系,这样是没有建筑意义的,所以当时我们采取的做法是:城市还是城市,只不过我们在城市上面放了个雕塑。我觉得这个是整个大剧院里最成功的安排之一。所以现在大家如果晚上到珠江新城去看,人气是相当的旺。
还有很有意思的事情发生,关于建筑设计,最棒的设计是很有潜力,并不是我们一开始设定什么功能它就只有什么功能。比如这个大平台的下面是可以有一些活动展开,这就是我刚刚所说的场地处理成功的部分。有一次,大平台作为当时一个汽车品牌的推广会,直接把墙壁做投影。当时甲方是没有提到这样的意见。说实话我们也没有想到这么用。我们是觉得一定要让设计具有各种潜力,这是相当重要的一点。
香港理工大学创新楼
香港理工大学创新楼,大家从红勘火车站出来远远地就可以看到他,特别明显。前段时间,我们去搞一个扎哈的还原活动,负责人跟我们说,这个房子盖好后,香港市民都在讨论一个问题,她们都在问你们为什么盖一个长得像船一样的房子?能用吗?当然是可以用。学校的负责人说他认为这是一个设计最棒的地方,我也认为是,他的原话是说一个房子,而且作为一个教育机构,它让大众主动地提出问题,通过主动提出问题,大家就会主动去思考,通过主动思考之后就会激发出一个全新的概念,并且这是针对市民大众的教育,并不是只针对里面的学生。这是一个比较成功的建筑教育。
香港理工大学创新楼内部结构
中间楼梯的设计非常重要,传统的看法是地方是越宽敞越好,事实上不一定是这样的。为什么还要加一个从下往上贯穿的楼梯?事实上它起到一个作用,可以人感受空间,一层一层往上走,人在感受阳光的变化。因为它比较狭窄,所以有一种很莫名其妙的张力。
北京的银河SOHO、望京SOHO都是很成功的商业项目,为什么喜欢扎哈?虽然扎哈设计非常贵,但是甲方很满意。因为当时花了很多精力去从设计上研究如何降低造价。
扎哈风格的特点并不仅是她的曲线,还有是动态的风格。动态的瞬间,贯穿了她从一开始的学生设计到最后的作品。
扎哈小的时候她的家人特别注重发现热情。她从小一边学习数学一边绘画,她觉得这是没有区别的。
扎哈儿时
Architectural Association School of Architecture, 扎哈的生涯从这里开始,这个学院的外景有点像唐宁街,它的牌子特别小,但内容不少。而且学校60年代70是他的辉煌年代,是比较激荡的年代,出了不少影响力很大的人物。
比如彼得库克,和很多年轻建筑师成立了Archigram。Archigram其中一个设计哲学,就是让我们的建筑物摆脱地理束缚,事实上这是政治性的主张,城市是不会固定的,是会移走的。
彼得库克作品
彼得库克的唯一建成作品位于奥地利格拉茨市中心,被称之为欧洲文化之都坐落在18世纪的老城市里面,当地的居民称之为“友善的外星人”。有一点不仅对于市民大众,对于国内建筑设计行业都要反思的问题,如何尊重文化(文脉)这个事情,大家想想这是欧洲的文化之都,还是一个老城区,还可以建一个这么前卫的建筑,大家会不会有不和谐的感觉?反正我不觉得。我觉得尊重文脉更重要的一点不是表面的皮是什么颜色之类的,最重要的是要尊重空间尺度感。事实上欧洲很多前卫的建筑都是建在旧城里面的,一点问题也没有。
蓬皮杜艺术中心
Richard Rogers 的巴黎蓬皮杜艺术中心,70年代成名作。他是搞实践,很少做理论的,从这里看出理论对实践的影响。我们也可以看出在建筑史有趣的现象,就是出名的建筑师是怎样诞生的,当年他一点名气也没有。再比如在英国做的劳埃德保险公司大厦。这也是很有趣的现象,对于保险公司的大厦,一般业主选取的建筑应该是保守的,很稳重很低调的。
Rem koolhaas. 他很出名,他在现代建筑史在实践的方面贡献特别大,早年曾做过记者和电影剧本撰稿人,1968至1972年间在AA学习建筑,毕业后留校任教。他很早就出名了,他毕业后后撰写的《疯狂纽约》(Delirious New York)书引起了关注。在1996年出版了《S,M,L,XL》,他每出一本书都很轰动。
中央电视台总部大楼
中央电视台总部大楼:被评为2007年《时代》周刊评为世界十大建筑。有的时候我们评论一个建筑的意义和价值跟好不好看没什么关系。我举个例子,比如大家去罗马斗兽场,你会觉得很震撼,但你会说它好看吗?也不可以这么说,尤其是罗马斗兽场前面的废墟,你有说它多优美吗?它也没有,但我们会觉得它很震撼。
这个建筑也创举了很多结构方面的创新。所以从这一点可以看出国外顶尖的结构专家怎么对待结构,他们会把教科书上的理论和公式不是当成教条,而是当成去做研究和去计算的基础,不是直接把书上的公式拿来用,而是用它形成新的东西。
哈的大四时候的作品,也可以说是第一个作品。当年AA毕业的时候得到了金奖。
Patrick Schumacher, 扎哈的最随者及唯一的合伙人,在AA创立王牌单元“设计研究实验室”DRL。
扎哈绘画作品
扎哈绘画天赋十分高,以至于学校的时候经常帮她办画展。在画里可以看到动态的瞬间。1982年the Peak, 在1982~1983年“香港之峰俱乐部”竞赛中,她获得了一等奖,扎哈头一次在全世界出名,她当时的方案已经落选了,再评的时候获得第一名。
虽然她出名,但是扎哈近10年都是在做非常小的东西。
卡迪夫歌剧院对她的打击非常大,第一次竞赛得了第一名,第二轮竞赛,业主找了英国本土很出名的设计师,她还是第一名,业主又搞了第三次竞赛,她还是第一名,后来项目还是取消了。
MAXXI
MAXXI,我个人认为是扎哈最重要的作品之一。可以看出来和城市之间的关系,这个房子我们称之为十年磨一剑。它反映出扎哈一个非常成熟的东西—--流动的空间。非常明显的风格是所有管状的流动空间穿插在一起,不断往一个方向流动,从外到内展现出高度的统一感,就是里里外外都是一个体系产生出来的。
这张鸟瞰图片还能看到附近的罗马小体育宫,在现代结构史上非常出名,罗马是一个经典的城市,除了废墟外,还有很多现代的东西。
2003年,广州大剧院,更为抽象的几何体型出现,这是扎哈在全世界第一个落地的大型剧院。我为当时的广州市政府喝彩,他们非常大胆,选择了扎哈。
Channel博物馆
这个房间是技术上的创新,是channel博物馆,概念就是它能移动。它的室内是跟永久性建筑差不多样子的室内,室外也一样。跟集装箱房子不大一样,集装箱房子是临时性建筑,它拥有永久性建筑的性质。但是它是可以拆散的,用船运到全世界各地再组装,它是相当困难的,因为它是按照永久性建筑的标准去做的,扎哈投入相当多的精力去做这个设计,这个房子的首秀在香港。
后期扎哈的作品,我们都觉得很遗憾,因为我们认为现在是扎哈最顶峰的时候,60多岁的建筑师是算年轻。在她的作品获得世界认可的时候她却离世了。事实上,我从她最近一两年的作品感觉到有另外一个新的方向出来。
“你一直明白,你的建筑自始就如同行星一般。谢谢你,以耐心去等待建筑赶上未来,然后你万分挂念的那个未来,却痛失了你。我们都爱你,就像你在那个未来爱着建筑一样,你的那个未来”,AA校长布莱特·斯蒂尔在扎哈离世后的深情表述。
现在谈谈我自己。离开扎哈后总会不断面对骨感的现实跟丰满的理想之间的碰撞,后来我们研究了一种解决方式叫三无建筑,无复杂的结构,无复杂的工艺,无昂贵的材料,希望这三无标准可以使设计落地。
我们在现实中坚持的一点就是,高比例的研发,就是画图的时间很少,花大量的时间去做研究。并且是多方面的研究,比如去年这个四川的项目,我们去研究人的行为。比如人每走多长时间会有一个城市兴奋点出现能够让空间提供体验感,城市空间的宜人尺度、通过空间跟空间的互动,如何能让信息在空间中传播。从各个方面都可以进行研究,形态上可以,商业体验感也可以,人的行为上也可以。也比如这个北滘市民康体中心,我们做的时候就在城市界面做了很多研究,比如我们设计了一个非常丰富的场地,里面有很多我们称之为的潜力空间,给人提供很好的体验感,以最终吸引人气。
学生:我觉得简老师今晚分享的和现在的教学有点出入。想请教一下简老师对于现代设计专业教育怎么看?
简俊凯:我认为一切的过程都是正面的,虽然不大完美。我个人认为可以改善的地方有最重要的是学校制度问题,我觉得制度是可以影响一切东西的,比如AA里面所有老师都是平级,并且学生可以投票的,如果一年内都没有学生选你,你就拜拜了。对于学习的建议,我觉得学校教给你的是非常有用的,因为它是非常基本的知识,至少它带你入门,让你知道有它的存在。它开了眼界后,自己就要去探索去发现,就好比哈扎小的时候家庭引导的一样就是发现热情。学设计应该要抱着对于求知欲,对于新生事物的探索的思维。
Richard : 我想谈谈建筑师各人风格一致性的问题,起初我是喜欢扎哈的,慢慢感觉每个风格都渐渐地趋于一致性,后来觉得这个做法太简单粗暴了。扎哈将各个建筑都强烈地融入个人的风格,这个技巧炉火纯青。是不是有点不尊重每个项目呢,每个项目都应该有自己的风格,根据当地环境和适用人群,这建筑应该是独特和唯一的。把自己个人风格强加到各地感觉并不负责任。我觉得你的作品也很受她的影响。80%时间用于研究。除此,建筑师是不是应该更关心使用者怎么用这个建筑,用户体验应该是怎样?比如使用者是否在这建筑里面产生愉悦感和更加好的体验?
简俊凯:建筑是有很多种,每一种的角色是不一样,建筑师也一样,他们存在的意义是不一样的。曾经有人问我,巴西利亚的三权广场非常不人性化,什么树都没有,从一个点走到另一个点要半个小时,有人觉得这个设计非常差,当然这也是一个大师的设计。我所认为是这样的:不同的建筑是有不同的角色存在的,那个东西在世界的存在意义之一是乌托邦象征物,有一定的朝圣的感觉,大多数朝圣的路程都不舒服,从这角度,这不是很人性的设计本身是这项目的所需求,因为它不是楼盘,楼盘是讲究舒适性。带纪念性的广场舒适性不是首要考虑。建筑师也一样,可以做不同风格的东西。但对于扎哈来说,她在这个时代出现的意义是扩宽我们的视野,通过不同的建筑,证明在不同类型上这种新的建筑概念是可行的。它的意义是对建筑史的意义,而不是对某一个甲方的意义。人在内部体验问题,像哈扎很多设计,她的内部设计独特,就有相当独特的体验感。
刘小姐:我之前涉猎到建筑美学。刚刚简老师在解读的时候也说到很多哲学术语,比如说结构主义,怎么把哲学理念加入建筑?如何平衡审美和实用?这也是我们的研究方向,美的理念是第一性,美的设计是第二性的,美的事物是第三性的。所以是先有美的理念,再有美的设计,再有美的事物。
简俊凯:很多大师,任何一个行业到一个高度都会融入哲学。这是一个很漫长的过程。我相信过去十多年以来一些比较前卫的设计师用非常敏感的触觉去感受这个世界的变化,敏感触觉是非常重要的,他敏感地接触到这个世界的变幻。很多时候一开始是朦胧的,比如我们很多人说cool,什么是cool呢,酷是关于价值的描述。作为一个很敏感的设计师,你的思想很cool但是很朦胧,可能哲学方面的一些研究可以把你的思维清晰化。关于用,有人说艺术最大的特征是无用之用,你不可以说它没用但你也不可以说它有实用。如果能够在精神领域感到有冲击力,或者是释放人的精神自由,这就是意义的体现。你刚刚的问题可以翻译成物质回馈和精神回馈之间的关系。
阿恒:关于城市规划,刚你说到的在一个古城市里面建一个很现代的建筑,这是很突兀,这是破坏城市美感的。我想知道为什么有这种想法?
简俊凯:我觉得普通市民大众没有学过建筑学的人去看到这个建筑是不会感觉很突兀的,是不会有这个想法的。我换个角度来说吧,你去看很多特别出名的建筑,包括扎哈在内,所有出名的大师,他们的职业操守相当高,不可能说我破坏当地很有价值的东西都无所谓。我个人理解它是否突兀尺度是很重要的,而不是风格。
周小姐:在您的案例提及空间的模糊,您是怎么定义这个概念的。另外您怎么看待国内仿古的建筑?
简俊凯:多种功能都可以使用的,不是固定的。国外很少用function, 而是用event. 很明显比如说厂房改造,以前是生产机器的,现在是博物馆。在体育中心这个大家身边的例子里,模糊空间是指室外的立体场地空间,因为建筑生命周期相当长,你不能具体的去计划以后这里将会承载一些什么具体的行为,建筑师要做的是把场地设计得很丰富,并且可以让许多不同类型的活动得以展开,不同的空间可以进行交流,场地做得丰富了,人们自然会发掘这个场地的使用功能。我个人认为仿古建筑的生命很短暂。从进化角度来说,这是人类的一种反智行为,另一方面,这是一个地区文化复兴的一个阶段,所以我觉得中国开始建造仿古建筑,预示着不久的将来会有真正的现代的中国风的建筑出现,所以我觉得是个好现象,这是一个必经的阶段。
曾教授:对于扎哈的建筑形态,香港赛马会我是去过很多次的,扎哈的建筑区域空间以及交通的流线,她有随机的、随意的、抽象的、不确定的感觉,但往往这些建筑是公共的空间,这建筑是给人使用的,我往往觉得像走进迷宫。建筑师对于环境视觉有没有好的建议或者如何解决视觉导向的问题?
简俊凯:你说的迷路现象,的确会有人在里面经常迷路,作为一个学校,大量使用的人都是常常要去的,我觉得导向性没有歌剧院和博物馆那么重要,从功能性来看。我们也要区分建筑的类别,比如医院,这是一点都不能含糊的,必须相当严谨和明确。建筑物因为它不同的类别,慢慢你会发现有些建筑物在导向性上是不同的,甚至到一定地步你会因为迷路,导向性变差而会获得一些另外的东西,你肯定要这样才会愿意付出导向性差这个成本。那么我们会说它的随意性带来的可玩性,医院是不可玩的,对于车站也是不可玩的。商场设计是一定要迷路的,但商场在应对消防情况下它的指导性是很强的。
香港理工大学创新楼
周教授:关于参数化设计的问题,你们是怎么看待程式和建筑的关系,有没有一种感觉我们人被物化,感觉不是为了人服务。城市和建筑、人的关系,哪个为主?人会不会被城市所左右?
简俊凯:都重要。你从大的尺度来看,整个片区就是一个城市;从小的尺度来看,你所在的场所就是一个城市。关于人被物化的现象,是在各个领域都存在的,比如大数据的年代会不会某一个终端比你更了解你需要什么?
周教授:AA用什么手段颠覆学生的价值观?
简俊凯:举个例子吧,我第一天进学校就疑惑,这些人是在研究建筑吗?因为我看到的是有的人在研究粉尘,有个人研究沙漠的沙怎么飞的。然后老师会让你找一个你感兴趣的东西研究,那我可以研究什么?到最后我发现是追求本质的东西,而并不是表面。我们接受的教育都是表面的东西,不是本质,我们用最新的手段去更深刻认识自然。
陈宇莹:感谢简老师的解读。2004年普里兹克颁奖的评委的评价是这样的:她让建筑成为都市精力的虹吸管,让我们看到了城市生命力的喷薄和流动。扎哈得奖后说:我以往干的一切事情都是为了迎合大家,尽可能让大家接受我的东西,但现在不一样,我终于等到这一天,将自己想表达的理念,传递给社会大众。2004年获奖以后,她进一步将自己的理念呈现到她的作品中,并不断积累、延伸、递进。我们可以在她作品演变,也可以看到这一点,到了东京奥运主场馆的方案,她的风格实际又有很大变化。倘若再给扎哈10年的话,我们或会看到更让大家瞠目结舌的、未来式的建筑物。
--------------------------------------------------------------------------------
德胜读书会 第 十六 期
《美的沉思》
时间:9月28日 19:30
地点:顺德图书馆首层文筑文创书店
导读嘉宾:麦晓阳
《美的沉思》是台湾美学大师蒋勋先生在美学领域的经典代表之作,被誉为“台湾版《美的历程》”,自1986年在台湾第一版发行以来,至今经过几度再版印刷。
此次,引进全新修订彩色珍藏版,增录图片、年表、索引,提供更赏心的视觉体验,更悦目的美的探索!
玉石、陶器、青铜、竹简、帛画、石雕、敦煌壁画、山水画……蒋勋在这些被“美”层层包裹着的艺术作品中,开始逐渐思考起它们形式的意义。经过一次一次时间的回流,将历史的渣滓去尽,蒋勋看到了它们透露出的真正的时空价值和所承载的历史意义。
蒋勋,福建长乐人。1947年生于古都西安,成长于宝岛台湾。台北中国文化大学史学系、艺术研究所毕业。1972年负笈法国巴黎大学艺术研究所,1976年返台后,曾任《雄狮美术》月刊主编,并先后执教于文化、辅仁大学及东海大学美术系系主任。现任《联合文学》社社长。代表作:《孤独六讲》、《生活十讲》、《汉字书法之美》、《美的曙光》等书。
蒋勋先生文笔清丽流畅,说理明白无碍,兼具感性与理性之美,有小说、散文、艺术史、美学论述作品数十种,并多次举办画展,深获各界好评。近年专注两岸美学教育推广,他认为:“美之于自己,就像是一种信仰一样,而我用布道的心情传播对美的感动。”
录音整理:ICE
现场摄影:杨芳
插图来源:网络
本期小编:Clai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