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时间:2016-10-28 14:21 访问量:5770 信息来源: 解读
德胜读书会 第十九期
《你是人间的四月天》
时间:10月26日 19:30
地点:顺德图书馆首层文筑文创书店
嘉宾:朱佳发
马志良:读书会的好处就在于交流和碰撞,这也是德胜读书会的宗旨和意义。一个人读一本书和一群人一起读一本书是不一样的。因为有一种氛围和环境,因为交流与碰撞,会有更多的感受与收获。我们平常阅读是自己一个人阅读,一个人感悟,但是每一本书,每一个作家都有多面性,尤其在文学中,如果一本书只有一个面向,只有一个角度,只有一种解读,那这本书肯定不是一本好书,这个作品也不是一个好作品。
《你是人间的四月天》这本书,我自己读的时候有自已的感受,自己的角度,刚刚听完朱佳发的解读后,却突然有了一种新的认识,多了一个新的理解。比如对于林徽因这个人,以及她的作品,我们不能只是拿现在的眼光去对待,去要求,而应该把她放在她所在的时代里。不论是我们看她的诗歌也好,散文小说也好,都要看到民国初创,现代文学才刚刚起步这个历史背景。当然她最具代表性的作品《你是人间的四月天》至今仍不失为佳作,但是还有另一些诗,以现在的眼光看很稚嫩,很简单。因为我们已经看过了太多的现代诗、当代诗,中国新诗发展了近百年,我们当然会看到很多好诗,有了参照。但在当时,中国的新诗刚刚起步,一切都在探索之中,既是探索,就有成功的,也有不成功的,但无论成功与否,在当时却是具有开创性的,是具有先锋意义的。当时,很多人都认为白话文是不能写诗的,但新月派的诗人们就开了这个头。刚才说胡适的第一首白话诗,可能现在看起来确实很一般,但在当时是引发震动的,至少证明了白话文也能写诗,林徽因也证明了不仅可以写,而且可以写得很美。正是在他们的基础上,中国新诗经过近百年的发展,才取得非常辉煌的成就。
小说同样如此,林徽因的小说,特别是《九十九度中》,她写得非常杂乱,人物太多,看完以后一个人物都记不住,叙事的线条也很模糊。现在我们看一个小说,故事和人物都特别重要,要么人物丰满,要么故事精彩。但《九十九度中》里面这两个都没做到。人物太多了,才用了大约一万字,这样的架构起码要写二十万字,才可能把人物立起来,把故事讲清楚。但从另一角度看,林徽因这部小说的价值在于它的试验性,先锋性,可以说这是中国文学对西方现代主义的一次重要尝试,她是在做实验,她把各种街、巷、院子,人物,全部打碎之后再重新融合,就像毕加索一样,就是对现代主义的一种大胆尝试。正是在这样的基础上,中国文学经过几十年的发展,从他们开创的这个局面,走到现在,我们一代又一代的作家,不断实验,去探索,从现代主义、现实主义到魔幻现实主义,才最终拿下了诺贝尔文学奖。这是从当初的现实主义一步一步演变过来的,如果当时没有林徽因那种西方现实主义和现代性的实验,那我们的小说能够发展吗?所以到今天中国的诗歌也好、小说也好、各种文学艺术发展到这样的一个水平,让世界不敢忽视,他们是拓荒者,他们是实验者,他们是先锋,所以我们应该在阅读的过程中,用更多角度去分析、欣赏,去感受他们作品里的意境和意义。
徐小婉:我会读林徽因的书是因为徐志摩,我是先读了徐志摩的诗和传记,知道了出现在他一生中的几个女子,其中就包括林徽因。作为老师,我也会跟我的学生一起读人物传记,虽然这是课本上没有的东西,但老师会拿出一些自己认为好的作品,去跟学生做互动交流。我佩服林徽因,她是一个特别有才华的人,智商很高,情商也很高,我认为她选择配偶有自己的原因,我也觉得她选得很对,梁思成跟她非常契合,使她的事业到达另外的高度,她和梁思成是两个人互助的关系,他们不仅有爱情,在事业上、精神上都是共通的,促使彼此都达到一种新的高度。婚姻是一种赌注,因为她选对了,所以活得那么精彩,而且在事业上留下了那么多让后人去敬仰的东西。
另外,我的另一个感触是,我们要有诗意地生活,虽然我们不一定会写诗,但是我很喜欢朗诵诗歌,我相信一个有诗意的人,不会被现代社会的快速发展,而导致偏离了他的轨道和方向。
胡小姐:我有两个问题,第一,现在大家所说的诗意的生活,你怎样理解诗在远方?第二,我们那个年代是诗歌很丰盛的年代,但今天我打开诗来却看不懂,也不会朗诵。我们渴望有一个诗意的年代,但我们身边却缺少诗,我感觉诗人都高高在上。现在的很多作品中都没有大诗,但是我们却向往诗意的生活,需要有歌颂,有赞美的诗,我们怎么让这个年代慢慢长出诗的花朵?
朱佳发:诗歌就是想象,想象永远在远方之外,我们抵达诗歌就不能缺乏想象,没有想象力我们就一无所有。有诗意必须简单,对我们阅读者来说也要简单,才能感悟到艺术带给我们生活中没有的一切,一个读诗的人和不读诗的人是完全不一样的,不是为了高雅而去读诗,而且为了自己简单。我们接近艺术,接近诗歌,是为了把自己简单,你足够简单,你就纯粹了,诗歌也就来了。
丁怀宇:我对现代诗有点偏见,但是参与这次读书会后,我非常感动。我猜林徽因是熟读过《金刚经》的,她写的诗《谁爱这不息的变幻》灵感大概也是来自《金刚经》,所以我认为,林徽因的爱来自佛教、来自《金刚经》。
关于林徽因的情感问题,不管在历史、现在乃至于未来,都是佛教里的一句话“如人饮水,冷暖自知”,外人不要在这方面花太多关注,媒体可能是为了赚钱,众生是为了满足自己的缺陷 ,所以才把眼睛盯住人家的私生活空间这一块,当人们更多的关注于她的情感,她的一些流言蜚语时,恰恰忽略了林徽因除了诗、文和小说、散文之外,最引人尊敬的是她是一位建筑学家,她的伟大,留在人间,永远值得人们纪念的是她的建筑,这是我的看法,建筑关系到我们每个人的生存,所以她的伟大在这,这也是她的夫君对她如此包容的原因,不在于她的诗和文,所以在谈林徽因的时候一定要好好的赞扬梁思成,他那种博爱和深厚的情感才是值得我们学习的。我看完岳南的书,其中《南渡北归》里有个章节就是写在西南联大那段时期的林徽因、梁思成这一批学者,面对抗战中的恶劣环境下的那种斗争和对学术的不屈不饶的追求,我们应该更多的关注这些东西,当然诗是非常美好的,我非常赞同朱老师的那句话“人若简单,必生诗意”,最后送大家禅宗大师的一句话“水能平物,高处高平,低处低平”。
下期预告
德胜读书会第二十期
方言中的顺德——从语言看顺德历史结构和文化精神
时间:2016年11月2日晚19:30
主讲嘉宾:李健明
录音整理:ICE
现场摄影:朱德文
本期小编:一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