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德胜读书会> 每期回顾 >阅读是人类最美的姿势

阅读是人类最美的姿势

加入时间:2016-12-05 15:34    访问量:6090    信息来源: 解读

晚上,德胜读书会迎来了两位特别嘉宾,一位是南京嘤鸣读书会的创建者赵健,一位是中山小榄“囤粮计划”读书会的创办人黎伟湘。于是,一场关于阅读的价值和意义,阅读的方式和模式的讨论就此展开。这次讨论关乎人的心灵与思想的价值,关乎精神的塑造与社会的发展,是一场高水准的关于阅读的对话与碰撞。




今天,经过两天的整理,小编终于可以很自豪地将当天讨论的精彩内容分享给《解读》的小伙伴们了。

德胜读书会  第二十三期
嘤其鸣矣,求其友声
时 间:2016 年 11月 30 日   19:30—21:00
地 点:顺德图书馆首层文筑文创书店
分享嘉宾:赵健 、黎伟湘
主持人:陈宇莹

陈宇莹:德胜读书会今晚谈的不是书,而是读书的经验。有幸邀请到赵健、黎伟湘两位嘉宾来分享如何办读书会?为何办读书会等议题。首先介绍青年才俊,刚刚从南京师范大学毕业、现挂职南京市团市委副书记—赵健。他在2013年11月29日创办了嘤鸣读书会,时至今日颇具影响力。第二位黎伟湘,中山小榄人,在小榄集合了社会的力量来创办了“囤粮计划”的读书会。今晚活动分两部分进行,第一部分是请二位嘉宾分享读书会开展经验,第二部分是互动交流。

 


赵健:来到顺德真的是机缘巧合,一个月前我发现了在广东中山小榄小镇上有一帮热心的市民,把一百多年前的粮仓改造成公益空间,成立了读书会。这个过程让我觉得非常感动。因为现在的年轻人会特别喜欢去大的城市如北京、上海、广州等发展,愿意留在小城镇的并不多。

德国哲学家康德,他一生一直待在自己出生的小镇,从来没有离开过。并且每天的生活范围都在方圆15公里以内。很多年轻人面临着两难抉择,是像康德一样一辈子生活在小地方、在自己出生的家乡在熟悉的环境去创造自己的价值?还是去远方获取更多的资讯来实现自己的价值?这很矛盾,很迷茫,青年人就是一个迷茫的群体。我也是,直到我读到一句诗:“嘤其鸣矣,求其友声”,来自《诗经·小雅.伐木》。有一只小鸟在树上孤独的鸣叫,等待远方的朋友来呼应。当年看到这句诗非常感动,就想做些事情。但那时候并不明确,直到学校图书馆颁给我“年度借阅第一名”。起初很开心,继而困惑、不解。在我看来,一个年轻人在图书馆安静的读书是一件非常正常、普通和本分的事情,为什么变成学校甚至社会要推动的事情?还要表彰你读书读得多?据说,中国当代的青年人阅读量平均只有4本多,而美国是15本,德国是30本,以色列超过40本,我相信一个国家青年人的读书状况直接反映了未来的创造力。

 

我感到了孤独,想发起一个小小组织。我在心理学上发现了一个概念,这是我发起读书会最大的动力,叫同侪压力。它指的是人性自身是软弱的,很难自发的进步,我们必须通过社会结构的变革或者环境氛围的营造来改变自己。我们需要一种氛围,创造一种同侪压力,在压力和氛围当中,每一个人相互感染,尤其影响我们的同龄人青年人,大家需要这样的圈子,于是我们就成立了读书会。
 
这本来只是一个小小的读书会,后来我们做了个比较有意思的活动——思奔,意思是趁年轻一起去思奔。思奔吸引了全国各地的青年人来到了南京,一群人走进南京最美的大学、博物馆、图书馆、咖啡馆等等文化空间,有很多的作家、学者、诗人和这些青年人,每天举办不同主题的读书会、电影沙龙、艺术沙龙等活动。后来这场活动传播很好,思奔到了上海、北京、台湾、深圳、广州…越来越多的城市和国家的年轻人加入到了这座没有围墙的大学中来。这个时候我们就在思考读书会的价值在什么地方?

 


这时我碰巧读到了《德国青年运动》,这本书说的是在1894年的时候,德国大三学生赫尔曼暑假带着学弟学妹从柏林旁边的小城施特格利茨肇始穿过森林后来到达汉堡,他们采集当地的民歌,自己在草地上的篝火、朗诵自己散文。这些年轻人创造了自己的组织——候鸟运动,把每一个人比喻成一只候鸟,相互形成候鸟团队,每年暑假到全欧洲,掀起了一场浩浩荡荡的青年运动。读到这本书的时候我觉得非常震撼,我没想到在一百多年前有一帮人做了我们想做却做不了的事情。我们都是候鸟,我们要去远方去寻找我们失去的真实和坦诚。
 
通过思奔的平台,吸引了越来越多的青年人进来,我们称之为一座没有围城的大学。办了思奔后,我们又鼓励青年人在自己所在的城市、大学、公司举办自己的读书会,后来就变成了嘤鸣读书会的分会,在北京、武汉、上海、厦门等都有我们的分会。
 


这时候涉及到一个问题,为什么这些年轻人要聚集在一起读书呢?读书是一种非常私人化的事情,为什么这么多青年人要聚集在一起进行公共阅读的活动呢?我们希望让阅读和思考成为推动公共空间建设的重要力量。公共空间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也会是未来的一个趋势,我们希望在这个趋势到来之前让更多的青年人通过阅读形成一种思想一种理性的素养,我们希望每个人都有阅读的习惯,同时拥有开放包容理性的心态,在这个过程中让社会变得更好并勇敢行动,承担责任,这是嘤鸣读书会希望青年人拥有的品质,这些品质希望可以通过阅读完成。

 

这又涉及到个人化阅读和公共化阅读之间的关系,阅读的概念在这个时代被无限的放大了,我们需要的不仅仅是获取咨询,更多的是了解生活方式,阅读的概念和边缘被不断的延伸需要不断地补充。公共阅读和个人阅读的边界和关系如何相处,在我看来,读书是一种自觉,但是你发起了读书会,去引领读者,就是一种“学他”,走进乡村的时候,让知识比较匮乏的地区那些青少年有机会接触到书本,这就变成一个人引领一群人的领读。阅读就不仅仅是自己和宇宙之间的一种精神对话,而是横向感染的社会运动。现在政府也推广全民阅读,很多地方自发地成立读书会,包括中山小榄的囤粮读书会,广州樊登读书会等,每家读书会的特质个性都不一样。在第三年的时候,我们提出了新的概念,当时我们得到一个奖项:联合国开发计划署年度特别奖,获得这个奖后,我们希望可以成为有中国气质的青年组织。我们要来定义什么叫中国气质。后来我们把一个小乡村的农舍改造成一个图书馆,叫做嘤栖书院。

 

从嘤鸣到嘤栖,我们的生活方式发生了很大的改变。我们在门口有个对联:一等人通情达理,两件事耕田读书。通情达理是我们所追求的一个境界,在嘤栖书院有个方式叫“半农半读”,参加这个活动是免费的,但是你必须要在乡村生活15天,把手机电脑等数码产品全部没收,在这里面,脱离一切电子产品,脱离一切世俗,每天重复做四件事情,读书、劳动、写作和沙龙。我们倡导一种生活方式,叫“一日不作,一日不食”,用你劳动的时间和成果来换取当天的食物。这个书院已经成立一年多了,我觉得非常幸运,可以改变整个乡村的生活方式,现在这个书院已经成为乡村的最大的景点。因为书院的到来让这个乡村开了很多的农家乐、餐馆和民宿。我从来没想过可以和乡村结下这么深厚的缘分。南京即将开通的地铁4号线也专门为我们书院开通了一站,市民也可以坐地铁到我们书院。

 

在嘤鸣读书会第四年的时候,我们重新升级,定位为心故乡计划,即重新寻找每人心里的故乡,这些故乡不一定要在乡村,在很多地方都可以实现。我们营造不仅仅是读书的小圈子,还是一个社区。

我们提出了一个理念,叫伴城伴乡,有些人来到乡村,我们感受到我们需要的是乡村和城市陪伴协同成长,城市的发展离不开乡村,乡村更离不开城市。以前我们更多的是把乡村作为寄托乡愁的消费的地方,而没有尊重乡村自身的生长逻辑。我们希望的是乡村和城市都能找到自己的原乡,所以我们有书院后,后来也做了村祠的博物馆。
 
我们还提出一个概念,叫赋权赋能,这是读书会非常大的价值,赋权就是赋予公民应该有的权利,但我们更看重的是赋能,一个人拥有了很强的能力后才有能力行使他的权利。读书会就是让大家学会理性的思考,因为我们都有独立的价值观。有的东西是必须独立私有的,比如思想本身,通过读书会让当地的村民或者青年人都能拥有独立的价值观,冷静的思考,理性的思维,参与到社会活动中去,赋予他们权利,更重要的是赋予他们能力。

 

我们在书院每个月都会召开村民大会,教村民怎么开会,怎么参与村庄的事情。半农半读,村民提供了一种很好的成功感,就是村民成为导师和志愿者,让村民有存在感。有一句话我觉得很大感受:一定有一种生活,可以不再被时间和金钱所逼迫,回归到人类的本质;一定有一种人生,在做自己的同时也可以贡献社会。
 
我们还做了二十四节气活动。就是回到乡村,我们希望我们可以力所能及地影响下一代的青少年。在每个星期都有很多的青少年,来体验一个节气的生活。每个节气,都有它们的生活方式、古诗词、文化和农作物,这些是我们在城市生活久了都忘记了的。所以我们邀请学者走进乡村来和当地的孩子城市的孩子家长共同来体验这种存在了几千年的二十四节气。我们希望他们可以去自然中观察、创作,并希望家长和孩子一起探讨新的回归到乡村的教育模式。我感觉到乡村是最好的教师,是最好的学校。
 
读书是最美的姿态。读书有种力量,可以相互感染,形成一种氛围,在这过程中,每个人都能被动和主动去获得成长。
 


黎伟湘:我来自中山市小榄镇,今年8月拜访了嘤鸣读书会后,就更坚定地想要办读书会。去年11月举办读书会开始我们遇到了很多困难,确实在小镇办读书会不是一个容易的事情,尤其是我们不是一个专职的人员,去做一个公益的读书会。什么是囤粮计划?我们在百年囤米的粮仓里,囤聚精神食粮,现在粮仓也是一个小榄镇全民公益的场所,除了办读书外,还办其它的项目。
 
我们的粮友来自社会上各个阶层,既有小学生,也有大学生,更多的是职场上的人。我们提出的概念就是全民阅读,怎么去带动各个阶层的读者爱上阅读?这是我们成立读书会的思考,我们希望涵盖各个读者的阶层。我们读书倡导带着知识去行善。我们建议来读书会的朋友都带上一本书,然后把图书放在粮仓里面,那个粮仓就是囤积精神食粮的地方。它是小镇上爱读书的文艺青年发起的,通过众凑的方式在短短十天内五百多名粮友把它改变成现在的粮仓。我们的阅读是公益阅读,阅读公益。
 


“阅读+我”,我们提出了几个链接,全小榄镇有15个社区。我们第一个受众是社会上各种人群,学生、职场上的人,还有出版发行机构,比如说今年我们的粮友当中也出行了两本书,其中一本是《hello,小榄》,通过几个社区的联动,我们希望可以带领粮友每个月可以读一本书,每个月办一场读书会,一年有12本书的阅读量。
 
我们通过倡导读书成为一个生活方式让每个来读书会的粮友成为推广读书的力量,我们读了一本书,再跟你交换这本书,是通过日常生活中的习惯来形成阅读推广的理念。最近向大家推荐的一本书《阅读的力量》,它提炼了三个层次,读书为什么能扩展自我呢?第一是读书塑造自我是个修养的过程,第二阅读的时候是跟作家亲密接触的,在书上每读到感动的话就画起来。最后能达到你有所积累。
 
“让读书成为生活的一部分”每个人都需要颜值,我觉得更要注重说话的颜值。最后,我们也希望联动更多社会和政府的力量来推动我们这种组织,目前我们碰到的困难也是比较多的。我们鼓励粮友的目的,最重要的目的是要乐在其中,读书也好,读报纸也好,手机微信的讯息也好,总比打游戏好,我们读书会目前来说并不是一个很高大上的读书会,但是它是一个确确实实让你慢慢地走入读书路上的读书会,让更多的人走在阅读的路上。
 


陈宇莹:德胜读书会由顺德区委宣传部发起,与嘤鸣读书会、囤粮读书会不同,屯粮采取民间众筹、商会、企业和社会人士来共同举办。德胜读书会政府主导性很强,虽然在活动中我们很少强调这一点。也正如此,很多市民感觉德胜读书会特别接地气,八个月二十三场读书频率展示了德胜读书会的生命力。当然,我们还有一个特点,吸纳了很多社会的力量来参与其中,比如文筑书店、顺德图书馆和珠江商报。德胜读书会是一个开放的平台,期待志同道合的有志之士参与其中。
 
另外借助德胜读书会联合微信公众号“解读”,做线上线下的互动。在“解读”上会及时发布活动的预告、每场读书会活动现场文图整理、读者的读书心得、评论,线上和线下的交织互动使得活动多元化和立体化。
 
目前德胜读书会也在延伸到各个镇街,未来还会跟珠江商报合作推广到其它地方,并把我们的精彩的活动和文章汇编成册。
 
读书会不仅仅是读书,更是一个品牌。可扩展,到目前已经超过原来的设定,每一期都有很多读者到现场,给了我们信心。虽然现在是政府主导德胜读书会,但欢迎社会组织参与其中。这是一个很立体的读书体验,相信我们会做得越来越好。


陈宇莹:今晚,三个读书会不同的模式,嘤鸣读书会、囤粮计划读书会怎么做到这么好,这过程中有什么样的故事?
 
赵健:困难是非常多的,每个组织跟每个人一样,在每个阶段都会不同的问题,尤其是社会组织,因为你是非盈利组织,这种身份的复杂性决定你必然会面临很多问题。我们在2013年发行嘤鸣读书会的时候,发起一年半后全国开始推广全民阅读,李克强总理把它写入了工作报告中。江苏省是全国第一个省人大出台立法,就是全省推行全民阅读的。我正好在倡导这股风之前发起了读书会,2015年后,全国各地非常重视全民阅读组织,我们借着这股风,政府也来找我们,希望可以培育更多的组织各种版本的读书会,有乡村的、社区的、高校的、亲子的读书会等不同定位的读书会。我们顺便梳理了我们这2年的走过来的路,就创造了读书会操作手册,就是教大家怎么发起读书会,怎么管理维护读书会。之前2年我们是没什么资源,什么都缺,刚发行的时候走过的路非常坎坷,但我们聚焦的人群给我们带来很大的力量,很多青年人、大学生和白领,他们参加活动后会留下来做义工。这是创造的平台,他们可以在这里创造自己的价值和力量,鼓励更多的青年人从参与者变成义工,让更多的他们变成我们。2年之前在民政局正式注册成民非,团队义工越来越多,社会影响力会越来越大。我觉得所有困难只要有人都能解决。


黎伟湘:我们在小镇上,来参加读书会的人,形形色色。我们办读书会就是鼓励大家读好书,走上阅读的路上。全民阅读就是要照顾各个层次的读者。

 

陈宇莹:办读书会的启动资金从哪里来,项目怎么推行?
 
赵健:我们有三年多的经验,我们有很好的架构。我们有一个理事会,有40多个理事,理事有省市区各级的政府领导,还有国企、央企的总裁,还有很多作家和高校的学者,这四股力量组成了理事会,理事会引领读书会一年发展的方向。作为秘书处,我们来运作读书会,对理事会负责,受理事会监督。有了理事会后,会责任分担到各个理事中,每办一场活动邀请理事会单位联合举办。每年理事都要交理事费,可以以个人身份和单位身份,给理事的回馈就是每年给它办活动。
 
黎伟湘:囤粮一开始也是众凑,今年11月注册了民非。在注册民非后,领到了第一笔种子资金两万,相比于过去活动花费的十九万来说,微不足道。在此之前,我们众筹了四万多外,囤委是自己支持活动,除了资金的支持外还包括精神上、时间上。也许是因为这份坚持,得到了认可,有协会启动了资金的捐赠。只要我们用心去做,社会会给及支持的。


 
卢伟:今晚的读书会很有趣,把一种价值观、生活方式以社区的营造来实现,值得我们学习。作为民非,嘤鸣读书会目前的经营状态如何?另外除了向理事收费外,还有什么营收的途径?在传播的方面如何操作?

赵健:经营而言,我们初步做了个统计,到现在为止,60多万的支出,盈余7万多。当然,这样的数据没有太大的参照性,因为全国像我们这样的读书会很少有,这个数据算是往上的还是往下的很难说,因为目前没有这个行业。

目前第一届理事是邀请制,邀请的是和我们有合作的企业和政府单位以及高校。我们用户是免费的,用户是指参加活动的每一个人,需要阅读的读者。但客户是收费的,很多时候我们都在定位用户和客户在哪里?客户是那些需要举办阅读的机构,比如高校、政府和企业。我们来提供资源、智慧和创意,他们来付费,我们来召集用户来体验。


作为阅读的机构而言,活动不是目的,一个读书会最好成果是思想本身,思想用什么方式体现出来呢?就是文字。最好的方式就是每个参与者把自己个性化的文字把读书会所产生的思想用文字记录下来。
 
嘤鸣读书会在我们传播体系里有个定位,就是反对互联网化,我们只有一个公众平台就是嘤鸣读书会,我们成立至今没有办过一场线上的活动,因为我们觉得读书的本身不只是知识获取传播知识的过程,更是人与人的真实交流。我们觉得读书是一件非常安静的事,互联网只是一个互动平台,更多宣传渠道是线下的口口相传。我们觉得真实的交流更加有价值。
 


黎仁刚:今晚德胜读书会是长江三角洲和珠江三角洲的互动交流。中国有股潮流叫思维创新,用比原来更及时、便捷和可持续的方法来解决社会问题。其中有一个是秩序营造,我们为什么感兴趣?有这种方式和媒介改变整个乡村,因为他们的到来,村里的房间改为民宿,让附近的乡村能看到的利益。第二点是美食。第三,社区支持农业,嘤鸣读书会做得非常棒。至于地铁站的建立,是如何影响政府?


赵健:政府规划地铁有一套思路,南京规划每条线都有定位,最直接的促成是因为我刚选为人大代表,我提案希望各个地铁应该有主题,有六朝古都线、有民国线,而四号线是文化线。政府觉得有道理,于是就采纳了。
 


欧阳小姐:我毕业于南京财经大学,现在在顺德农商银行工作。像北京、广州和上海这些大城市,都是高校集聚的地方,由年轻人发起的活动能召唤出的氛围同侪心理会强一点。我在大三的时候知道嘤鸣读书会,参加思奔活动对我人生有很大的意义。在思奔活动里它有很多年轻人喜欢的东西,一群志同道合的人,都是喜欢读书的,来自不同大学不同专业,不同家庭背景,整个氛围很开放。如果在顺德要做好读书会可以参考民非的组织,可以结合企业。非常希望读书会可以在顺德继续推广下去。

 

王老师:我经常去南京,印象非常好,因为书店特别多,有韵味,颜值爆表。上次去嘤栖书院,是走过去非常辛苦,在我极度疲惫的时候看到嘤栖书院感到震惊和惊喜。在这么一个偏僻的地方居然有一个这么幽静的书院,出乎意料。山穷水尽疑无路突然发现很棒的书店,极度惊喜。陌生的小村庄,因为有书,特别有安全感。有书的地方人品不会太差。读书会应该走到学校里,现在的家长不知道给孩子推荐什么书。读书让我们不再孤独。
 


李允冠:读书就是生命,我觉得读书一定要分类,跟不同人要有不同的模式。

 

马志良:德胜读读书会和嘤鸣读书会、囤粮计划读书会定位不同。我们要学习他们,但是不能急于求成,也不能马上就改变我们的初衷。他们是以社会机构的形势来做的,我们是以政府主导的方式来做的。读书会可以有很多形式,很多模式,都有结合自己的特点。他们给了我们很多启发,尤其是那种执着与热爱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特别是读书这样的活动,绝对不能急功近利。所以我们要想怎么把德胜读书会的覆盖面做大,把层次提升,把影响做好。我想,政府主导的读书会也一定能做出一个全新的模式,全新的品牌。对于顺德来说,读书的方式可以丰富多彩,不拘一格。政府主导的读书会要办,民间的读书会也要办,才能百花齐放。德胜读书会下一步怎么去做分支,怎么去做组织方式的变化,都可以进一步的讨论,但政府主导的形式目前没有必要改变,因为已经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其它地方或者镇街如何做,形式可以灵活,但也必需是非营利性的读书会。读书这件事,绝不能被商业和利益绑架。

 

冯毅:读书会这件事说起来容易,做好不易。顺德读书会是书场,大家都来分享,比较适合政府来做。读书是个复杂的过程,读书的个人需求从不同的年龄不同的阶段有不同的需求。这过程里有好多东西融合一起,既有低端的又有高端的,我们读书会要有不同的场合和目的,多元的。下一步要长远来看,我个人认为一定要有企业的介入,要有管理机构。
 


王钦灿:怎么把读书会办得更好?听到赵老师的讲解,我觉得有三点不同,他们有团体建设,我们这边暂时还没有;二是他们名家荟萃。请了很多名家来,我们这边名家比较少,以本地为主;三是他们的形式多样。从读书会延伸到书院,这种方式比我们现在单一的方式丰富很多。如何保持读书会的延续性和规范性?这个是读书会未来的发展的问题,通过今天的分享交流,我们希望大家带着碰撞共同来研究,思考怎么把读书会办得更好


 
樊登读书会:一直在关注嘤鸣读书会,赵健把它分为用户和客户,让我脑洞大开。我来分享一下我们的操作模式,我们也是民间的阅读分享机构,目前有70万的收费用户。每个会员都要收费并需要注册的,他们可以在手机APP上阅读,我们会把每本书做浓缩的精华分享,会员的阅读记忆,后续会改善为团队版、企业版。我们一直比较专注广州和深圳的读书会,来到顺德,发现原来顺德人也那么热衷阅读。我觉得在阅读的路上并不孤单。
 


周桂雄:我喜欢阅读,感觉现在跟阅读的距离越来越远,我想找回以前那种感觉。我梦想过在花海中,开个咖啡店,传递这个理念,营造这种氛围。
 
黎伟湘:囤粮计划在最近两场邀请赵健老师当主持,通过引读者确实能带动阅读的氛围。所以我想囤粮计划以后还是要选优秀的领读者,选好书,继续读下去。
 
赵健:今晚聊出很多亮点和想法让我很兴奋。确实读书是跟每个人都相关的问题,我和嘤鸣读书会是从我们的角度做了我们认为可以做的事情,但大家要从切身的角度出发,你们需要怎样的内容。人与人回归到最初的相互吸引、帮扶、友善,而阅读确实可以使你的心灵变得柔软。

陈宇莹:读书会不仅仅是读书,更是一个城市的品牌,是一个城市的精神高地,是思想碰撞的地方。我们的公众号《解读》上有一句话:思想交汇点,思潮发源地。这是我们的初衷,也是我们的目标。德胜读书会到目前已经超过原来的预期,取得了很好的反响,每一期都有很多读者到现场,给了我们信心。虽然现在是政府主导德胜读书会,但依然欢迎社会组织参与其中。这是一个很立体的读书体验,相信我们会做得越来越好。

最后,再次感谢两位嘉宾,给我们带来的精彩分享和思想的启发。

 

 


德胜读书会  第二十四期
《月亮忘记了》、《地下铁》
时 间:2016 年 12月7日   19:30—21:00
地 点:顺德图书馆首层文筑文创书店
主讲:Lisa

生活中,地铁是一辆辆列车,承载着旅客前往各个站台。然而在幾米笔下,地铁却也承载着命运,承载着美好与希望,承载着黑暗与光明,承载着恐惧无助、怀疑失望,承载着迷惑惆怅、伤感与悲凉。德胜读书会邀你一起读《地下铁》、《月亮忘记了》。
共读 | 幾米温柔的世界
在留言里写下你对几米的认知,或想读这两本书的理由。我们会有惊喜给您。

录音整理:ICE
现场摄影:杨芳
本期小编:Claire


 

上一条:个人、文明、世界

下一条:和几米呆在一起

【返回】【顶部】【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