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年6月4日 来源:珠江商报 赵鹏 彭铁生/文 阿傩/图
地理追溯
最近,容桂的眉蕉头又要挖开了,如果追溯起来,这已经是第四次了。但是无论堵塞还是开挖,都是为了最终控制水患。从第一批定居容桂的先民开始,水灾就是他们遇到的最为严重的自然灾害之一,俗话说的“十年九涝”,一点也不夸张。面对如此恶劣的自然环境,容桂人开始了改善自身生存状况的种种努力。
容桂人并没有仅仅限于筑坝保田,他们不断地将一片片滩涂改造成良田。最初的田土都是以水田为主,耕作方法也非常简单,因此其土地的产量也可以想象。虽然单产非常低下,但因为当时处于开荒的初期,因此人均田地面积大大超过现在,这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单产不足的缺陷。容桂田地第一次较大的开发是在清代末期,在田地被大片开发的同时,常年遭受水灾的隐患也渐渐地凸现出来。容桂人也开始认真地考虑如何治理常年困扰他们的水患问题。
常年的水患不仅影响到容桂普通居民的日常生活:每当汛期,容桂很多地区的小巷就被上岸的河水所浸泡。有的年景一些小巷内小船甚至来往自如。当时的容桂上至那些士绅商人下到贩夫走卒,都深受水患之害,都迫切希望修筑一条大的堤防从根本上改善以往的种种情形。
在当时的社会环境下,像修筑堤坝这种公共设施之类的工程,地方的民间组织往往发挥出意想不到的作用。在修筑容奇堤坝过程中发挥了主要作用的就是当时的农会组织。抗日战争胜利后,容桂的各项事业都有所恢复。修建一条真正管用的堤坝成为当时容桂人上上下下的共同诉求。1947年夏收期间,农会根据全乡各地农民意见,利用本地的地势特点,采取上游围堵,下游疏通的方法围坝治水。
修建堤坝的工程在有条不紊地进行着,首先成立了专门的组织机构,在农会的基础上成立了容奇围董会,并从省内要下专门的款项,由省建设厅水利局派出工程技术人员。整个工程从1946年开工到1948年完成,中间遇到的最大的问题就是资金的不足,特别是由于在当是的恶性通货膨胀更是使得工程举步维艰,容桂人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想出了种种办法,最终这些困难都一一解决。
虽然有如此多的困难,但令人欣慰的是容桂人自始至终对工程都鼎立支持。整个工程动用的民工就达到了3000余人。真正做到了有钱出钱,有力出力。到1948年春,全部土方工程按照计划完成,成为一个完整的容奇围堤段。而容桂联围则是解放以后的事情了。
地理记忆
容桂作为一个水乡,在享受水的无限恩泽的时候,也在经受着水患对人们生活的考验。与此同时,从第一批移民到容桂开始便开始试图制伏连年的水患,虽然时有反复,但经过长年的奋斗与探索,人们终于把水灾控制在了一定程度内,围堤在这个过程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如果从空中俯瞰,中部地带,容桂是一片丘陵,而四周的稻田则是冲积而成。德胜河流淌在容桂的北部。但据历史记载,在唐宋元明时代,容桂不但河道纵横而且河流的宽度也大大超过现在。
德胜河属于珠江水系的一部分,而珠江流水在洪水季节时会将云贵高原的泥沙冲刷下来,随着时间的流逝,泥沙越沉越多。根据江边渔民的观察,每年沉积下来的泥沙有一寸之多,久而久之,就形成了一块块的沙坝。在清代的前后期,已经基本形成了容奇大围的沙田状况。
围堤造田
因为紧挨着许多河流,所以每年的洪水总是冲毁大量的稻田。容桂的先民为保护自己来之不易的一片土地,就不断地拦河筑坝,在保护稻田的同时,也有效地加快了冲积平原的形成。
适应人多地少的状况,采取的耕作方法早造粗耕隔大行,晚造在大行的空间插秧。那些耕作临近村落农田的农人一般要早出晚归。但是边远的地方,比如华口等地的农民,每年春节之后,这些农人就会乘上木船,带上粮食、农具、种子、被服及其他的用具前往自己的目的地开耕。日间劳动就在田地上,而吃饭和睡觉则是在船上,期间艰苦的情况可见一般。
当开耕插完秧之后,只留下个别人管理放水等工作,其余人员都返回家中,稻米成熟的时候,再集中全家的劳动力来割稻子。故有“清明归三日,一去荔枝红”的说法。
容奇的三沙在百年前还是一片沙地,这里也没有定居点,都是一些“吊耕田”。到了清代晚期,随着人口的增加,经济的逐渐发展,特别是蚕茧业发展,容桂人对耕地的要求也越来越多,因此小围的速度也越来越快了。当然其规模还是大小不一,有的多达十几公顷,而小的则只有二十多亩。
当时容奇的小围有数十个之多,围与围之间有河涌相隔,因此虽然离的很近,但是并没有相连。而一些田地则是滞洪区,比如东角的一些地方。
当时容奇乡内的小围有:泗生围、乐善围、翠群围、吉庆围、六十围、利丰围、益盛围等等,还有其他一些无名小围。除此之外还有上下东角水田杂处,其间一些基塘基堑自成一围,有些涌堑则因为潮水的不断涨退而更为复杂,乡内小围的共同点是基围比较单薄,不能抵御洪水的冲击,所以经常被冲垮而导致洪水泛滥。自民国以来,水灾差不多每三年要两遇,每当汛期的时候,容桂容里地区许多街巷都会被水所浸泡,甚至圩头果栏街和汇源街等也受洪水的威胁。因为地势不同,所以受浸的水位也不一样,有的地方深,有的则浅一点。深的一尺有余,浅的则三至五寸。如果遇到特大的洪水,街内甚至可以行驶小艇。
修缮河堤
因由
抗日战争胜利后的1946年,当时的容奇农会成立。当年容奇便遭到了特大洪水,因为没有大围,所以不少禾田被水浸泡,农民损失惨重,一些农民的生活更是陷入困境。
1947年的时候,农会根据全乡各地有经验的老农的建议,决定根据容奇的地势特点,综合治理水患。
在汛期,用密排桩杉筑坝,在上游的河口则堵塞。当时的十几个涌口比如:乐善围、占头、亭步、鸡啼涌、茶基、扁滘、二阜涌等,全部予以堵塞。只留下下游华口一个大涌口,以便让潮水自出自入,并由农会号召各村的农民互相帮助共同加固沿海沿涌的围堤,这才免除了洪水之灾。
过程
经过1946年的抗灾之后,人们更加认识到只有不断加固河堤才是长远之道,因此修筑容奇乡围成为广大农民的迫切要求。于是农会带头邀请各界人士共商建围大业,同时成立了容奇围董会,共同推举关葆真和彭铁生负责筹备。正好当年秋季,联合国善后救济总署拨给广东一笔修堤的专款。由当时的省建设厅水利局派出工程技术人员到顺德受灾地方测量受灾的堤防。
当时的容奇以容桂联围为理由,希望也整修这里的堤围,结果得到了同意。在省水利局批准之后,容奇有关方面立即请了希仑建筑师事务所承担测量的任务,谈妥的价钱是每公里30港元,一共22公里。不久,省里拨来了容奇堤坝工程土方款22亿元(蒋币),在首期工程中资金到位率为30%,其余随工程的进度,随报、随销、随拨款。其施工的机构为县设民工总队,由当时的县长兼任总队长。
省水利局又在容桂交界的蚕丝局设工程监理区,派一名工程师主持工程的验收,同时监管进度和支付现金。容奇围的具体工作由董事长负责联系,副董事长担任施工规划和管理。
当时因为通货膨胀,物价飞涨,为了保持工程的进度,就以实物为结算单位,领到公款立即购米回来,以支付土方工程费用。整个堤围分为十段施工,每段设立一个监工,在富有经验的农民中选拔,以掌握工程的质量,同时管理民工。每十丈或者二十丈立一个合同,招人承包。打夯则由董事会雇佣散工,以确保质量。同时按照堤形坝状施工,每段完工之后,还要经过总监工、监工和其他技术人员的共同验收,只有这几个方面同时通过才算最后完工。
规模
为修缮围堤,当时共用农工达到3000多人,这个数目即使在现在也算多的。堤围由容奇长堤经过新住地、乐善围、北边沙、至眉蕉头,然后再转上下东角到华口细沙、扁滘、海尾至到横滘、亭步、到文明闸和桂洲围合拢。与此同时修筑了一段到蚕丝局。全堤长22公里左右,堤面宽2尺、坡度比2。到1948年春全部土方工程按照计划完成。而临时的施工机构:民工大队也随即解散,施工过程中不足的款项由围董会筹集解决。
建国后容桂联围
建国后,于1951年由十区水利会和当时的容里乡政府到珠江水利局联系筹建后来的华口水闸,经批准成为当年华南水利重点工程之一。
按照原来的计划工程费用需要旧币13亿元(当时的1万元相当于现在1元),由于闸基的地质条件良好,而且在施工中注意节约,结果工程完工后只用了8亿左右。工程于1952年6月份完工,其他的水闸均为在1954年至1956年完成,而容桂水闸于1957年完成后,容桂终于联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