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年6月11日 来源:珠江商报 赵鹏 区伯琁/文 阿傩/图
地理追溯
这几天,全国的高中毕业生都在忙着高考,虽然对高考的质疑声这几年从来没有中断过,但是大事临头,所有的人都放下心中的疑问,都想努力为这些辛苦的考生创造一个优越的环境,毕竟高考总体的权威性、公平性到现在为止还没有出其右者。
某中学成为有史以来容桂的第一个高考考点,其本身就是对容桂这几年教育发展的一个充分肯定,所以人们对容桂教育的前景信心自然更足。探讨其中的原因,除了上级重视,教师尽职,学生用功之外,传统也是一个不可忽视的重要因素。
自近代以来,容桂人便有重视教育的优良传统,据人记载,早在上世纪二十年代的时候,容桂人便有“减胙办学”的义举。所谓的“减胙办学”实质就是减少一些消费,将剩下来的资金投入到教育中来。“胙”是指祭祀用的肉,在生活水平极其低下的时候.人们自愿把祭祀完毕后分给自己的猪肉剩下来集中办学,其精神实在可嘉。
正是在这种精神的鼓励与引导下,在那样艰苦的环境下,容桂人想尽一切办法办学、教书、育人。在短短的十几年时间内创办了几间公办学校,其中比较著名的有第一国民中心小学,原来在旧马路,后迁到了汇源街,即现在的南环小学。第二国民中心学校,即现在的容山中学,当然还有其他的几间学校的教学质量也相当不错,一些在几十年后的今天仍然在为容桂的教育事业发挥着自己的作用。
在公立学校兴起的同时,各种私立学校也犹如雨后春笋般不断地出现,其中善循小学就是其中一所。说到善循小学,就不能不提到它的创办人张卓芝先生,像那个时代的许许多多的热血青年一样,张先生也痛感国家的落后与人们的愚昧。于是毅然选择教育作为自己的职业方向。虽然家境很好而且可以从事利润很高的商业活动,但张卓芝选择了兴办教育这条充满荆棘的道路,他所创办的这间学校就是后来的善循小学。善循小学以爱国主义教学闻名,从这所小学走出的师生无不为校长的爱国主义情怀所感染。
地理记忆
任何事物的出现都是和当时的社会环境紧密相连的,善循小学也不例外。上世纪三十年代,国民党当局在全国进一步推行兴校废蒙政策,要求各地教育部门废除旧式的私塾教育,大力兴办新式学校。这在客现上为教育工作者和有志投身于教育事业者提供了一个较好的社会舆论环境,再加上当时整个社会的各个阶层基本上都已经认识到顽固地因循旧式教育是没有出路的,唯有走出一条新路才会重现生机。
中国教育在经过近百年的蹉跎之后,开始了一次现代化的尝试。在这个过程中,最热心的一群,无疑是那些学成回国或者在国内已经接受过新式教育的人们。他们通过自己的亲身实践基本廓清了中国教育所要走的道路。他们中的很大一批人在回国或者毕业之后,便义不容辞地投身到教育救国的中来。
今天回头看看当年的情景,这批人虽然在自己追求的道路上有过失误,一些人甚至中途放弃了,但是他们所积累的宝贵经验是不可抹杀的,具体到一些教书育人的方法,怎样从“人”的角度去关注儿童,教学过程中怎样真正做到人性化,他们都做出了可贵的尝试与实践。而一些人创办私立学校过程中所积累的经验更是值得现代人好好思考,认真学习。
创办学校
上个世纪30年代,和全国其他地方相似,容桂的教育事业处于极端落后的局面,算起来甚至都没有一所初级中学,只有公立的十区七小、八小、十小等。这些学校的规模一般都比较小,师资力量也不是很雄厚,学生的总数已经达到数百名,此外还有著名的剑雄小学等四间学校,但并不能完全满足儿童入学的实际需要。
1937年从顺德师范学校毕业的张卓芝,从入学时起便有投身教育事业的宏图大志。张对容桂的教育情况非常了解:老百姓对自家孩子的教育非常重视,也愿意让孩子们接收更好的教育,但是苦于容桂的学校不足,一些儿童即使到了上学年龄也不能如愿,或者在一些私塾开蒙。
面对这种情况,年轻的张卓芝便萌发了在容桂开办一所学校以缓解儿童上学难的想法。既然下了决心,张就开始紧锣密鼓地安排,从筹集款项,到选择校址,这一切几乎都由他一个人办理。
经过多方论证,在没有任何经费补贴的情况下,张卓芝凭着一腔热血和对教育事业的热爱,硬是将学校办了起来。张卓芝将这所命名为善循的小学建在了自家的院中:位于当时南环猪仔二巷的宅子,合计有200余平方米,因为面积不够,又租赁邻居杨和一间住宅大约100平方米,总共300平方米的校舍在当是整个容桂来说规模也算相当大了。同时又将自己多年的积蓄拿出一部分作为学校的启动资金。
经过艰苦的努力,多方的奔走,善循小学于1937年2月份正式开学招生,这是一所略具规模的完全小学,从一年级到五年级,采用的是复式班教学,聘请的老师有胡伯淮、何瑞侬、孔绍桐、林柱石等。张卓芝作为首任校长,义务工作且不拿工资,除了相当繁重的教学任务外,还要承担和筹划全校的其他的事务。
办校实践
张卓芝从师范毕业之后,便成为当时容奇三家百货商店的少东家,这三家百货分别是东兴祥、粤兴、隆记,当时容奇工商业发达,三家百货商店的生意也是非常之好,可以说张卓芝毫不费力便可以过上非常好的生活,但是他放弃了这种安逸的生活而是选择了另一种完全不同,十分艰苦但是非常有意义的办教之路。
现在已经无法考证当时那种情况下张卓芝本人和他的家人是怎样想的,但是将自家的房屋做办学之用这个情况来看,张卓芝应该是说服了家人的,他的家人也是非常支持他去做这件事的。
爱国教育
单单从上述的各种事实上,我们也可以看出张卓芝是一个爱国、爱乡的人,与此同时,他将这种做人的理念也贯穿到教学实践中。这样做的结果是,大部分从善循小学毕业的学生都有极其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和民族主义情感。
善循小学刚刚开办的时侯,名气不是很大,周围的人们也大多抱一种怀疑的态度,因此上半年只招收了大约40名学生,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学校越来越得到学生和家长的认同,下半年即招学生80人,第二年更是增加到100余人。学校,学生大部分的家境不是很好,能够上学已经是相当满足了,学校离这些孩子们的家一般要有1公里以上的路程,比起现在的小学生要艰苦很多,但是由于种种原因,他们大部分的入学年龄要大过现在的儿童,故而更加成熟。到善循小学,一天要来回四趟,因为上学的机会来之不易,因此不论天气如何恶劣:经常瓢泼大雨、暑气重重的夏天,还是潮湿阴冷的寒冬,都不能止住这些孩子上学的步伐。严酷的环境也锻炼了这些孩子的意志力,而这正是善循小学所希望的。
作为一所致力于发扬文明、开启民智的现代化学校,最为学生所看重的是课程的安排设置和所聘教师的学术水平与思想状况。善循小学开设的课程有图、工、音、体、古典文学等,它们已经非常接近现代学校的课程安排了。所请的老师大部分也是知识渊博、通达开明。
正值卢沟桥事变,全民族都投入到抗战的行列中来,善循小学的师生也以各种形式来表达自己的爱国情绪。校方组织了学生参与各种活动,其中有参加抗日救亡宣传和军事演习及防空演习等;全体师生还走到街头,参加抗日游行,进行各种募捐,街头歌咏演出,漫画宣传抗日等等。通过这些活动,增强了容桂人的爱国意识和抗战意志。也是对参加这些活动的师生一次非常生动的爱国主义教育,特别是这些刚刚上学的儿童来说,其印象更加深刻,甚至可以说是终生的,一些人甚至到了耄耋之年,还能清楚地回忆起当时的情景,唱出当时的抗日歌曲,可见影响之深。
学校内景
张卓芝和善循小学其他教师时刻不忘国家处于危难之中,他们也尝试着通过各种方法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到今天已经几十年过去了,但是这些当年的儿童现在仍然能够回忆起当年的情景。
他们回忆道,张卓芝将一些富有特殊意义的对联、标语贴在墙上,比如在善循小学的校舍墙壁上镶嵌的字画上,如头门的虎皮宣纸上的题词:循循善诱,济济蒙童,仰瞻化雨,坐沐春风。这副对联正是善循小学宗旨的集中体现,也是其教育实践的生动描写。
而在庭堂挂的大中堂鸟形字写着: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南宋诗人林舁《题临安邸》本是讥讽当时的官僚在亡国征兆日现的情况下还不思进取,只知享乐,张先生将其写在学校的醒目处自是有他的道理。20世纪30年代末期,日本对中国的侵略日甚一日,但是国民党当局奉行“攘外必先安内”的反动政策,导致大片国土沦陷,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张卓芝将这首诗抄下来,正是对国民党面对日本侵华采取“前方逃避,后方享乐”无声抗议。当然其中另一层含义正是提醒广大师生勿忘国家还处在亡国的边缘,因此要求每一个人发愤图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