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8月26日 来源:珠江商报 作者:李健明
揭开历史帏幕一小角
——罗瘿公笔记里面的百年前中国历史
一般人提起罗瘿公,大多知道他极力扶持程砚秋并使他成为京剧大师,再不就知道他曾积极向蔡元培推荐徐悲鸿到法国学习油画,至多还知道他是著名诗人和书法大家。其实,他曾撰写梨园掌故巨著《鞠部丛谈》,论述自己身世和艺术见解。尤其值得一提的是他还写过《庚子国变记》、《拳变余闻》、《太平天国战纪》、《退宾随笔》等,从不同角度真实而客观地记录着当时义和团发展和衰亡的历史,太平天国建都金陵后的战争与失败以及清朝廷不为人知的秘闻逸事,文笔闲雅,娓娓道来,不时蹦出一两句议论,言简意深,鞭策入里,让我们得以掀开历史大舞台帏幕的一个小角,去静静凝视百年前各色人等在台前和幕后的各种精彩有趣的表演。
叙述义和团的真相
罗瘿公告诉我们,义和团本称义和拳,一直以扶清灭洋为口号活跃在齐燕之间,朝廷恐惧洋人,便严禁义和团活动。不过,戊戌变法后,康有为远赴他国,洋人出面庇护,令无可奈何的朝廷十分丢面子,再加上各国公使一直将清朝重臣的话语当作耳边风,昂然入侵,我行我素。载绮便建议西太后放义和团进城,借他们之力遏制洋人,以消消这口难咽恶气。
义和团入京后,果然“焚铁路,毁电线,凡家藏洋书洋图皆号二毛子露,捕得必杀之”。令朝廷官员们狠狠地出了口闷气。当时义和团“遍京师”,更令人意想不到的是“朝贵崇者十之七八,大学士徐桐、尚书崇绮等,信仰犹笃”。
但是,义和团后来渐渐难以控制,他们“于右安门焚教民居,凡男女老幼皆杀之……正阳门外商场,为京师最繁盛处,拳匪纵火焚四千余家,数百年精华尽矣,火延城阙,三日火不灭”。颇令当权者挠头蹙眉,无计可施。作为目睹者,罗瘿公为我们提供了大量诸如此类珍贵真实的历史记录。
另外,他还告诉我们,这些义和团成员“每日必演一神剧,《封神榜》、《西游记》,其最有力者也。故拳匪神坛,所奉梨山圣母,孙悟空,皆剧中常见者”。因而,罗瘿公感叹地讲:愚民迷信,演此劫运,盖酝酿百年以来矣。他确实感到国家积弊日深,已无力回天。
八国联军入京与西太后逃往
罗瘿公在笔记中还记录了当时八国联军杀入北京,兵荒马乱的惨景。“宫中自裁者无数”。另外,“满洲妇女恐夷兵见辱,自裁者相藉也……城市萧条,狐狸昼出,向之摩肩击毂者,如行墟墓间矣”。当时西太后狂奔逃命,一天没有水米沾唇,“民或献麦豆,至以手掬食之,须臾而矣”。平时养尊处优,珍馐满目,蹙眉停箸,如今饿若馁虎,仪容难顾,急匆匆伸手就吃,古人讲,慌不择路,饥不择食,西太后如今兼而备之。
当时天气渐寒,西太后欲睡无具,村妇便将洗净的布被进献,铺在床上犹湿气未除。不过,她也顾不了那么多,一躺上去就呼噜酣眠。只是苦了随从人员。有一次,太后在破庙中就寝,半晌惊呼起来,一直提刀彻夜守护的岑椿萱朗声回应:臣椿萱在此护驾。后来,他一直竭诚护驾到西安,太后深有感触,哭着对岑椿萱说,若日后大清复国,我会重赏你这样的忠臣。果然后来岑椿萱官至两广总督,成为晚清重臣。
另外,有一点颇为令人意外,就是在人们心目中,德国军队进入北京后颇为凶残,究其原因,罗瘿公细细道来:原来他们在出发前就发誓攻破北京后要以牙还牙,因为义和团杀害了他们的公使。不过,联军入城后,德国大将瓦德西入住皇宫,“整队入宫,见穆宗瑜妃,扰至敬礼,殿宇器物,戒勿毁掠”。直到西太后回京,犹无大恙,尤其令人感叹的是,“太后藏金宫中,闻达三干余万,及还宫,金无恙,太后则大喜”。不过,他们对于“城内外居民,则肆意搜刮”,“拳匪乱时,积尸于道,联军则驱华人负尸出城,有达官贵族,被驱遣负尸,不顺则鞭之”。这些当时“何曾识干戈”的王公大臣,沦为亡国奴时或许才认识到平时误国殃民的沉痛后果吧?所有这些,罗瘿公都不作任何评论,因为他已觉得:黑山白水气已尽,一姓废兴不足道,还是“世变等闲宁足述,空尊近市莫愁沽”更实在一点。
不过,在这场混战中,我们从罗瘿公笔下得知,最焦头烂额的是李鸿章。沉疴之躯,既要应付得寸进尺的俄国强盗,又要对付纷乱无序的义和团,更要周旋于各国的喧闹与内部的掣肘,最终心力交瘁,积劳病深的李鸿章,“濒危,犹口授计划,秩然不紊”。他在去世前带着满腹心事吟出“临死方知一死难”,那愤疚交集的内心挤沥最后一滴“秋风宝剑孤臣泪”才撒手尘寰。
八国联军攻入北京后,“搜杀拳匪,尸山积焉”。“妇女虑受辱,多自尽,朝衣冠及凤冠补服之尸,触目皆是,有自经久项断尸追者”,凄风惨雨,声声鬼泣。罗瘿公尤其提到“祭酒王懿荣夫妇子共投井死”,令人深感可惜。因为他是中国最早发现甲骨文的大学问家。如此一位忠肝义胆,学识渊博的大学问家如此死于非命,令人沉痛。但是,一路狂奔的西太后出京三日,仅吃过三个鸡蛋,自个儿取出梳妆盒,让曾纪泽女儿帮她梳头。皇帝则穿布袍,大臣们就身穿布衣,不过,随着一切供应正常,他们又劣性返身,“大修戏院,诸臣娱乐如太平时”,只有“帝见贡物至必垂涕”。罗瘿公对此没作任何评论,但皮里阳秋,不言自喻。
太平天国纪事
有感于清朝廷对太平天国记录的忌讳篡改,罗瘿公根据韦昌辉儿子《天国志》的记录,“奋发自撰述,尽数其事迹,而行以吾之文词,削其事之烦碎,存者就十之八九焉”。这本经过作者深入考证并咨询当事人的《太平天国纪事》,为我们走进真实的历史事件提供了一份珍贵的史料。
我们不妨看看罗瘿公笔下杨秀清的架势:“秀卿威权日盛,国中唯知东王,不知有天王也。百官皆趋秀清府。天王深居,以时朝而已。奏章必先达秀清乃上,军政概不以闻”。这明显不将洪秀全放在眼里。另外,“秀卿教令,称‘金谕’,每谕至,太史将帅,于十里外列案跪迎焚香诵,否则干重谴”。真活脱脱一朝得志,忘乎所以的小人形象,而且他在仪礼上与天王平起平坐,将历代古训都抛往九霄,无疑死路自寻。相反,李秀成、陈玉成等少年将帅敏辨时局,智勇双全的却叫人敬佩。罗瘿公从一个细节就凸现了陈玉成的不凡之处。“玉成眼下双疤,军中号四眼狗。骄勇富谋略,十九当大敌,二十四封王,初为检点,善战多能,湖北有‘三十检点回马枪’之号,军强冠诸镇,与国藩相持数年,国藩深畏之”。可惜,这位少年将军被内部出卖,就义时才二十六岁。洪秀全对将领的猜疑与轻视,其实是太平天国后来势若崩潮,兵败山倾的关键。
此外,一些不为人关注的细节其实也能反映出当时关要人物的内心世界与修养品格。如石达开被骆秉章兵困大渡河,为求兵将生路一条,他自奔骆营,条件是不伤兵将。骆秉章一口应诺。于是,石达开长揖不拜,从容就义。骆秉章事后散发川资给太平军将士,让他们回家务农,“不戮一人”。石达开的忠义与骆秉章的守信都令人感慨难言。
从细节看清廷运作的无章可循
清末,朝廷命官员十分随意。罗瘿公讲:骤增一尚书,旋骤减一尚书,皆不见明旨。他感叹道:以一部长官之制,率意增减,此所以唯亡清之政也。当时顺德人梁敦彦也担任尚书,但他资历最浅,往来都要请示权倾一时,老谋深算的庆亲王、那桐之间,他自嘲说:我只是个一品翻译。中国第一批留美博士在他们当中只是被呼来唤去的传话人,真是“万言不如一杯水”。
另外,书吏索贿也成为晚清一奇观。当时文武官员请求省钱补缺,非要户部批注不可。这些无官可居但掌握程序的刀笔之吏便狮子张大口明索贿金。若不称意便无情驳回,当时升迁多以资历作为条件,这些书吏便以此为贿金标准,弄得那些在地方上说一不二的官员们一肚子怨气又无处发作,只好想办法弄出钱来,有时候,升迁时段过了,那些暗送赂银的官员无法偿愿,又无处伸冤,更不能告发,一碗黄连羹打翻在肚子里面,还要装出笑脸,那才叫冤。这种上梁不正下梁歪的邪风,自然诱发无数营私舞弊污七八糟的勾当,后来张百熙力裁书吏,就是痛恨这些为害日深,无恶不作的蛀虫。
罗瘿公还告诉我们当年选拔翰林的荒唐事。他说,由于政府部门过分重视候选人的楷书,导致后来阅卷官只以楷书是否端正整洁而定夺翰林的弃取。当时那些官员用好几个小时来端详上呈的文章是否有一字破体或一点污损,若有,对不起,你就与翰林无缘。而许多策论不佳者,却因一手漂亮工整楷书而得入翰林,二百多年来,奉行不变,罗瘿公感叹道:考小楷之工拙,而投之以衡天下才之权,其可谬可笑莫此为甚。上有所好,下必甚焉。当时不少应考者估计某人为阅卷官,便先呈上字体让他熟悉,考试完毕,将试题前几句飞马送到朝房,也就是这些官员办公室,托人呈送,自然,中间的银两红包不在话下,这种本末倒置的程序,培育出来的自然是心术不正,不学无术之徒。成败在于细节,长堤毁于蚁穴。这,或许是罗瘿公翩翩笔致背后最深沉的呐喊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