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走进顺德> 走进顺德 >发现顺德·人物篇——冼玉清

发现顺德·人物篇——冼玉清

加入时间:2011-02-18 11:42    访问量:1389    信息来源:

2005年9月16日 来源:珠江商报 作者:李健明
 
一生砥砺在精勤
——历史学家冼玉清对顺德文化的深入研究
 
    冼玉清,南海西樵简村人。1895年出生在澳门,后进入澳门著名的灌根学塾,师从近代著名教育改良家陈子褒先生。冼玉清自幼聪敏勤奋,闻一知十,后考入当时岭南大学文学院,因成绩优异,毕业留校。她从助教一直晋升到教育部鉴定的甲级正教授,并担任岭南大学博物馆馆长25年。院校合并后,她担任中山大学中文系教授,退休后兼任广东省文史馆副馆长。
    冼玉清一生未嫁,精专文史,尤对岭南历史文献与乡邦掌故的考证溯源,独步前人,被文化界誉为“岭南才女”,是岭南近百年来难有人能出其右的文献研究权威。
 
细述顺德鉴赏名家
 
    冼玉清一生著述良多,但不少专著与篇章都涉及顺德历史上的文人与掌故。她曾收集研究过自明代到近代的50位广东著名鉴赏家,其中8位是顺德人,并对他们细加论述。因她心细如发,论证谨严,往往补前人论述不足,发前人所未见,如她介绍龙山人温汝遂时,讲他“专心画竹,以己意造未新法,好事者每以炙鹅换之,传播日下,为成邸所称。”以黄庭换白鹅式的文人雅事折射其推陈出新的艺术创作精神与平易潇洒的生活情趣,另外,冼玉清还介绍温汝遂收藏有元朝大书画家吴镇的竹卷,这又为我们解开他得以点染墨竹,绝胜同朋的奥秘所在。冼玉清还总结说:粤人治金石学者,当时推温汝遂与潘有为为首。潘有为是番禺人,乾隆年间进士,大学者翁方刚的入室弟子,是名震岭南的金石权威,而他能与潘有为双峰并峙,可见身手不凡。至于介绍温汝遂的弟弟温汝适,冼玉清寥寥几笔,已形神俱备,如“工人物,得陆探微笔法,善作草书,旁及篆刻”。她在结尾还透露了温汝适藏有岳飞的墨迹,其收藏之富,不言自喻。在写到李文田的泰华楼时,她对李文田拥有《泰山石刻》、《华岳庙碑》的经历娓娓道来,还以正史记录补充形象,如“光绪二十年倭人内犯,文田疏请启用恭亲王奕訴,又奏请暂停举办皇太后万寿庆典,其敢言为朝列所敬仰”,剪影出一位痴书嗜文的大学者鲠直忠信的侧影。
    佛山名士梁九章,冼玉清在简述他工画梅,好奇石后,还引用了别人送给他的挽联:石多顽趣今无主,梅有花神亦哭君。清晰勾勒出这位融生命激情入清梅瘦石性情中人的秀雅形象,而在论及辛耀文时,冼玉清独拈出他“藏品皆不盖玩赏章,此则异于一般收藏家者也”,凸现出一位独异流俗,风姿卓越的洒脱文士的身影。
   另外,有一位并非顺德人的潘正衡,他“雅慕黎简,购其书画盈室,因以黎名斋”。因此,后人评论说:二樵三绝画书诗,后世扬云定见知。四壁萧斋留手迹,可怜生恨不同时。从中也可见当时黎二樵的名气与市场。
   纵观冼玉清笔下人物,皆舍形取神,睛点壁破,不仅尽述鉴赏大家的藏品源流,更点染其风骨神髓,使前朝人物,呼之欲出,其精炼笔墨,确能小中见大,以一当十,这,或许是她长期浸淫经典,钩沉古籍,自己又是位杰出诗人之故吧。
 
深入研究梁廷楠
 
   虽然冼玉清著有《顺德才女刘兰雪考》、《顺妁顷德之北田五子》、《何惠群及其“叹五更”》、《爱国诗人黄节》、《黎二樵两事》等论文,但对梁廷楠的研究最为深入。因“其种类之多,范围之广,实近世所仅见也”。尤其引得冼玉清共鸣的是梁廷楠的作品都能独具慧眼,鞭策入里,令人耳目一新,如《论语古解》是梁廷楠二十八岁时作品,但冼玉清通读此书后感叹道:观此书知廷楠读书上下千古,眼光甚锐,不同人云亦云之辈。这,正是冼玉清平生治学鹄的,故引为同调内因。
   梁廷楠是岭南为数不多的剧作家兼戏剧理论家,冼玉清多留个心眼,她将梁廷楠著作出版时间排列后发现,这些主要戏剧作品都是他二十九岁前完成,于是,她继续寻根溯源,最后发现:粤人鲜言曲者,梁廷楠少年能手,殊是惊奇,不知实有家学渊源也。原来,梁廷楠有族叔梁森在浙江为官,乾隆第五次下江南前,他重金聘请淡墨探花王文治创作新剧,并精选演员倾情演出,博得龙颜大悦,于是梁森一路青云。梁廷楠讲:幼喜读曲,今我痴矣。因此,冼玉清指出,他显然深受其族叔影响而走进戏曲创作领域。
   此外,冼玉清在精读梁廷楠的《藤花馆骈文》时发现,当时名噪一时的《海防汇览》虽然作者很多,但实际上只是梁廷楠一人编撰,其他人能名列其中,实则有不为人知的原因。因而,她着重指出:无此跋,人遂不知为梁廷楠一人所为,特为考定如此。其严谨认真,可见一斑。至于梁廷楠的诗作,同为诗人的冼玉清认为:不过视为著述余事,并不如他人之致力,而仍能卓然有成,则笔妙也。因而,她引用邓廷桢的评语:别有妙笔,固有天授。这,也算是不着一字,自得风流。
 
复活一批顺德才女
 
    冼玉清曾撰《广东女子艺文考》。对历代才女著作行状进行深透研究。据她统计,广东共有著作106种,作者100余家,而顺德占22家,名列第一,番禺19家,南海、香山都是18人,因而,她认为“大抵吾粤文风,以广州府之顺德番禺南海香山为盛,加以交通便利,易为风气作者之众,理固宜然。
   从冼玉清稽考溯源中,我们惊喜地发现许多本来早已湮没在历史尘烟和焦脆史书中的人物,经她扑尘负暄,钩沉剔伪,都逐渐变得鲜活灵动,在解读她们的文字后更能走进当年的诗酒生涯。
    北滘碧江人李晚芳就是个典型例子。这位清代不可多得的女历史学家,生活著述在碧江,虽名重乡邻,但毕竟远离文化中心,其著作人品难以名扬远近。幸亏这本《广东女子艺文考》,记载了她的生平与著作,更让我们得以认识《读试管窥》这本杰出著作与这位“枇杷巷里闭门居”的不栉进士。
    此书跳出庸常拘规的腐见,直揭问题核心,爽言快语,令人耳目一新。如人们认识廉颇都只知道他战场上的伟业丰功,其深谋远虑的大智慧却无人洞悉,但李晚芳却一针见血地指出廉颇以家国为重,舍一人私欲而成就国家大业的境界与眼光在当时与后世都是凤毛麟角。因此她发论抒见:“人徒以完璧归赵、渑池抗秦二事,艳称相如,不知此一才辩之士所能耳,未足以尽相如;惟观其引避廉颇一段议论,只知有国,不知有己,深得古人公尔国尔之意,非大学问人,见不到,亦道不出,宜廉将军闻而降心请罪也。人只知廉颇善用兵,能战胜攻取耳,亦未足以尽廉颇;观其与赵王诀,请立太子以绝秦望之语,深得古人社稷之旨,非大胆识不敢出此言,非大忠勇不敢任此事。”“廉将军居赵,事业甚多,《史》独纪其与王诀及谢相如二事,非略之也,见引二事,皆非常事,足以概略廉将军矣。读此可悟作史去取之法。”
    正是冼玉清长期苦心淘沥,我们能才得以知晓“不分世途争冷暖,却从天外避春秋”的刘兰雪、“难得相逢容易别,机丝何用丝回文”的陈云仙、“临歧对尔无多嘱,莫厌主人贫不归”的汤金英、“堂前衰弱双亲老,膝下痴顽幼子孤”的陈贤、“谙诗闻女弟,小稿问何郎”的陈广逊、“鸳鸯绣处金针度,下笔输君能有神”的邱掌珠、“壮士疆场争努力,家人生死早忘情”的黎春熙、还有“渡江桃叶成千古,不使桃花独占春”的李佩珍等一大批秀外慧中的才女以及她们散发着灵动清新生命气息的纸上精魂。
    冼玉清作为近现代岭南文史研究权威,才情不凡,但谦谨虚怀。她在1929年来到澳门,向避居濠江的顺德大学者、著名诗人黄节请教诗学,并交流创作手法,深得黄节激赏。后来,她将诗集《碧琅玕馆诗集》呈献黄节,黄节看后,题写:尘想未除,陈言未去,独善其真。这,也算是这位岭南才女与顺德文人文化交往的开端吧?
    1946年,冼玉清出版诗集《流离百咏图》,里面多是描绘抗战期间她与学生们流离辗转穷途愁深时的国恨家仇,她恳请顺德昌教人、爱国名臣黎兆棠的儿子、当时著名的岭南大词人黎六和题词。面对才女的盛情,更感江山疮痍,这位以词作美食名扬远近的大名士欣然提笔,写下沉痛缠绵的“江山助得文章好,鸣春一洒鹃血,海桑换眼关河,飞泪鹧鸪啼彻,笳省乱咽,尚纱幔弦歌未歇,”在褒赏这位当代班昭的同时,也抒发迷林哀鸿凄虫秋风之感,或许,正是与蔼蔼如春的顺德才士的不断深入交往,更引发她对顺德这块地方人文历史与才子佳人越发难遏的探究兴趣吧!

上一条:发现顺德·历史地理篇——陈荆鸿

下一条:发现顺德·我们身边的文物.1

【返回】【顶部】【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