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3月10日 来源:珠江商报 作者:李健明
到龙江寻找桑葚鱼塘(上)
亲述人:
张汝州:自小生活劳作在龙江坦田,1951年任坦田乡长,曾任职于龙江镇党委办,后任坦田大队支部书记、龙江镇供电所书记、所长等职,上世纪90年代退休。
邓润彪:自小生活劳动在龙江坦田,上世纪50年代起任龙江坦田村领导、龙峰山农场场长,新龙、仙塘等大队书记,90年代退休。
桑基鱼塘,作为人类业发展史上的一个奇迹,早令世人钦仰。不少人甚至小时候就在教科书上读到有关桑基鱼塘的介绍以及其完美的生态循环结构,但是,很多人不知道,名闻天下的桑基鱼塘其实就发源在我们脚下,就发源在当年龙江一带,那曾是南中国桑基鱼塘最繁盛和南中国蚕桑业与缫丝业最发达的地区,它更成为顺德创造出“南国丝都”和“广东银行”辉煌历史的滥觞。虽然,几十年的变迁,当年的桑基鱼塘早已影踪如烟,但是如烟往事却仍有点恋恋不舍地萦绕在人们脑中,并化作丝丝缕缕挥却不去的记忆,深深镶进老人们的内心深处,不时还激起千堆雪涛,溅出万千记忆碎片,让今日的阳光折射出当年的璀璨。为亲身追寻龙江一带当年桑基鱼塘的痕迹,昨天,记者来到龙江镇坦西村,与出生在一片桑田和满目鱼塘,并曾参与养桑耕塘,又长期担任过当地村支部书记的古稀老人张汝州先生和邓润彪先生回眸当年桑基鱼塘的兴衰景况和劳作欣辛。
当年到处都是绿油油的桑田和静静的鱼塘
讲到当年桑基鱼塘的情景,邓润标先生脸上马上泛起兴奋红光,但他首先提起的倒是桑葚,也就是桑果。或许,人对往事和故乡的记 忆大多从美味开始。他讲,春天时分,桑葚变黑,他们专摘那些最大的来吃,饱胀的桑葚又甜又多什,简直是少年时代最难忘的无上美味。不过,不懂奥秘的人多喜欢摘红色桑葚,其实那还没成熟,又酸又涩,吃得人直吐不迭。他又轻轻地叹了口气说,可惜现在没有这些桑葚了。
在旁的张汝州先生接上话茬说,为让子孙们知道什么是桑树,他还特意在家门口种了一株,好让他们知道当年顺德就是靠这些看似不起眼的柔弱桑树创造出一个经济奇迹。
他们回忆说,当年龙江龙山没有水稻田,全都是种满桑树的田基和宽阔的鱼塘。夏日晌午,阳光下一片绿油油的桑田和静静的鱼塘,很静谧,凉风吹来,很舒服,也很美。
每天上午,太阳刚出来他们就去摘桑叶,因为阳光可将叶上露水晒干,但桑叶又已吸收了水分,这些桑叶春蚕吃起来就有足够的水分和营养。回到家,他们便将桑叶松开,因为压在一起叶子会发热而烧黑。待到一切停妥,他们就用特制的桑刀切桑叶,那桑刀极薄,如同现在人们切鱼生的刀子,极锋利,切起桑叶成丝。因为刚出生的春蚕只有芝麻大小,桑叶要切得极为细微才能引得小蚕张嘴吞食,大蚕的桑叶则可切粗一些甚至不切。他们告诉记者,幼蚕三天后,经过不吃不喝的头眠、再三天后二眠、又再三天后大眠三个阶段,再喂养五天(五日桑),蚕就成熟结茧。他们每天都是这样劳作,不能停顿,因为桑蚕十分矫贵,容易感染病毒,蚕室既要通风,又要恒温,更要适当湿度,因而,育蚕农家往往全家人都动起来,特别是清明前后蚕大时节,筒直就是没有一个闲得住的人,但到处都充满活力与希望。
姑嫂相约浴蚕去
他们说,当年的种桑养蚕充分调动了家庭每个人的劳力资源和优势,他们的姐妹负责摘取桑叶,弟弟负责钳茧,老人赶鸟.女人喂蚕。在整个劳作循环中,女性的作用又发挥得特别淋漓尽致。她们不仅手快心细,刻苦耐劳,而且极为“醒更”,也就是醒睡。男人大多贪睡,一倒头便呼呼大睡,但春蚕每个晚上都要吃上三顿新鲜桑叶,但男人常常睡过头,春蚕就会饿坏。另外,每次上桑叶的时间都要准确,太早、太晚都会影响春蚕的成长,而不少家中女性却在更深时分能准时醒来三次,且分秒不差,她们唤醒家中梦中神游的男人起来再上桑叶。另外,育蚕人家都有一位经验丰富的蚕师,他们负责整个春蚕的生长状况和质量监护,而不少女性从小耳濡目染,再加上天长日久经验渐丰,往往成为家中甚至是村中一言九鼎的女蚕师。
在“替屎”时,蚕房中负责拉动盛放上万条蚕的竹窝极需劳力,这活儿自然落到家中男人身上,大蚕吃得多且快,因此他们每天都要不断翻动宽大的竹窝来撒放桑叶,十分劳累,再加上蚕房闷热,特别是盛夏,更是汗流浃背,喂完蚕后,他们就出来透透气儿。因而,那时候乡村都有一条不成文规定,女子晚上八点以后就不准到水埗头,因为水埗有不少是干得满身大汗后,赤身在冰凉的河水中痛快地洗澡聊天的汉子,他们有的哼着粤曲小调,有的打着“水鼓”,在笑闹中让河水和清风消除辛劳。而在家中的女人,在昏黄的油灯下静静守候着孩子读书,还有那沙沙不停狂吞桑叶的万于春蚕,构成一幅令人怀恋感动的乡村夜色图画。
(本文在采访和撰写过程中得到龙江镇张永锡先生的大力支持和帮助,特此致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