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3月17日 来源:珠江商报 作者:李健明
到龙江寻找桑基鱼塘(下)
亲述人:
张汝州:自小生活劳作在龙江坦田,1951年任坦田乡长,曾任职于龙江镇党委办,后任坦田大队支部书记、龙江镇供电所书记、所长等职,上世纪90年代退休。
邓润彪:自小生活劳动在龙江坦田,上世纪50年代起任龙江坦田村领导、龙峰山农场场长,新龙、仙塘等大队书记,90年代退休。
卖一小箩筐蚕茧可吃上一围丰盛美餐
由于清末民初国际丝价不断 攀升,蚕丝需求量狂飙,价格也高得惊人。邓润标说,当年的爷爷辈告诉他们,即使是大洪水将家中一切冲毁,只需养三造蚕就能东山再起。他们还讲了一个有趣的故事。当年龙江一位蚕师带着沾满蚕卵的“蚕春纸”到容奇卖,但他每次都不敢带太多,因为卖完后赚的白银太多太重,无法一个人带回来,卖了好价钱他就在容奇呼朋唤友,吃喝玩乐一顿,才回家。这个故事虽然有点炫耀和夸张的成分,但是,那时候卖出个十五公分直径的箩筐的蚕茧,确能让一围台的大汉饱吃一顿还能打着饱嗝打包回家,当时蚕丝业经济的鼎盛由此可见一斑。因此,龙江一带的蚕丝业虽遭抗日战争的破坏,但还一直绵绵不绝,直到上世纪80年代仍见一片桑田。
一百斤鱼可换三百斤大米
说到当年盛况,张汝州说,昔日龙江一带的大街都铺满笔直老长的青石板,而这些青石板都是从香港运回来的。因为每天都有鱼船运货到香港,他们将赚取的银两买下上好的青石板顺便带回来作建筑材料。那时候,一百厅塘鱼可换两百斤大米,最好的时候,可换三百斤大米。因此,养殖塘鱼成为与种桑养蚕简直是密不可分。龙江一带是顺德养鱼最早的地区,据史料记载,明代龙江人就挖塘养鱼,并构成以龙江、龙山、杏坛为主要分布地的基塘式养鱼地区,因而积累的经验自然胜人一筹。
完美的生态循环
两位老人兴致勃勃地回忆道:每天早上,大人们就扒着小艇把一箩箩满满的蚕粪运到鱼塘。他们说,如果将桑叶直接倒到鱼塘里,那塘水马上起泡变质,但桑叶经过蚕啖食后变成蚕粪再倒到塘中,塘水就变得十分干净油绿,而且成为塘鱼最佳养料。
冬春季节,他们就用桑枝搭成“雪棚”为塘鱼保温,因为温度低于5摄氏度塘鱼就会冻死,但这些桑枝雪棚却可挡风抵寒,别凡仅仅用来引火烧饭的桑枝,他们在这里又让桑技发挥出别样的作用。
另外,他们放弃稻田而耕塘养鱼,其实是避弊就利,因为一个鱼塘的外表面积虽被限制,但其深度却大有文章可作,经过多年摸索,他们采取了立体养殖法,让鲮鱼自由生活在深深的塘底,让大头鱼则游弋在水面,另外,让鲩鱼和鳊鱼来回于水塘中层,这样大家各居其所,相安无事,而且大头鱼的粪便是鲮鱼的美食,鲩鱼只吃其他鱼类不感兴趣的青草和蚕粪,大头鱼则只需吸食水面浮游生物,而鳊鱼则吃水中浮游物,大家各司其职,令鱼塘中无法残存多余废物。另外,有经验的“鱼塘公”在每个鱼塘都放养数条黑鲩鱼,因为鱼塘中多有与鱼争吃浮游生物的石螺,而黑鲩鱼却最吃石螺,一见到非大快朵颐不可,它们碰到小石螺则一口咬碎,看到大石螺则专等其伸头再猛然出击,弄得石螺们只好整天龟缩在螺壳里面,最后郁郁而终,因而黑鲩鱼在饱餐美昧中无意成为鱼塘的卫士和清洁工,鱼塘公们也乐得袖手旁观,特到黑鲩鱼长得肉肥身胀时,鱼塘公们才不慌不忙地将它打捞上来,快刀起片,用乌醋入锅,打起“乌醋黑鲩鱼边炉”来,真是坐享其成,羡煞旁人。
另外,每年他们都将沉积在鱼塘底的鱼粪、蚕粪和淤泥戽上桑基面,既补充了桑基的水土流失,又成为桑树有机肥料,桑叶特别厚壮和黝黑,同时,在桑基上还间种白豆芋头、辣椒等,待到豆树长大后扯去部分投到鱼塘中喂养塘鱼,让剩下的白豆有充足的营养生长,他们的精耕细作中将生态循环的每个细节都考虑得点滴不漏,更在每个细节都将生产经验与聪明智慧发挥得淋漓尽致,成为后世生态农业的典范,更让“桑基鱼塘”成为农耕时代一个划时代的符号。
【相关链接】
早在宋代,顺德人就根据地形低洼,潦水容易的特点叠土成基,创造出基塘耕作技术。到明代,专业性商品农业的兴盛,使传统封闭的自然经济受到冲击,人们逐渐从事社会化商品生产。明朝中期,顺德已经形成果基鱼塘的农业经济结构。明朝中后期,顺德成为广东的蚕丝和丝制品生产中心,人们更在养蚕种桑的生产中逐渐摸索出一套为后世所称道的科学耕作模式:桑基鱼塘。那就是:基面种桑,桑叶喂蚕,蚕沙和蚕蛹喂鱼,鱼粪和其他腐殖质积累为高肥效的塘泥,人们将塘泥戽泥基面,促进桑树生长。1992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称这种鱼塘为“世间少有美景,良性循环典范”。
(此文在采访和撰述过程中都得到龙江镇张永锡先生的大力帮助和指正,特此致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