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05月12日 来源:珠江商报 作者:李健明
千年积淀 内涵深厚
——略谈龙江紫云阁的文化现象
阁位于龙江锦屏山金盘岭山腰之上,这里岩石嶙峋、石笋倒垂,岩上水滴石杯,连绵不竭。乡志载,紫云阁上有洞天福地,“见名于汉晋年间”。由此推算,已逾千年历史。
“紫云”二字源于老子西出潼关的历史,后演变出“紫气东来”的历史故事。而“紫气”更成为古人心目中的神仙之气与吉祥之兆。
紫云阁来源
上世纪80年代初,省文物考古专家在锦屏山麓西南端扇形台地上进行考查,挖掘出一些汉代的陶器残片。这些文物的出土,说明汉代龙江已有人在此从事农耕活动,或者建成了村落。正因为有汉代建成了村落的历史背景,才有可能仅距数百年后的唐代龙江出现“四方商贾云集,六合堂澳之区”的圩市。
汉晋之际,珠江三角洲的海路已相当发达,从广州到苍梧、交趾的海船来往频繁,龙江因位于广州与苍梧海路要冲,大船常停泊在凤山之下海滩,不过当年的海滩到宋代已积为陆地,到清代,有人在这里建房挖地基时,挖出了一艘掩埋千年的海船遗骸,这个地方因而名为“仙艚洞”。
晋代,是司马氏统治集团内部发生了“八王之乱”的历史时期。由此引发出中原一次大规模的移民高潮,珠江三角洲也迎来了一批批中原移民。总之,不论海路也好、陆路也好,汉晋期间的龙江,确实已经迎来了中原文明。
1000多年前的锦屏山,古树阴森,野兽出没,由于山路崎岖,人烟鲜到。山峦若隐若现,变幻莫测,仰望着那些茫茫烟霭,使人不禁联想到神仙洞府的“紫气”,不过,以“紫气阁”命名则似乎欠琅口,况且云与气同义,于是人们选用“云”而不用“气”,紫云阁因而始名。
闲话观音阁
唐开元年间,龙江建国明寺,寺址位于凤山之阳(今称佛堂岗的地方)。100年后,大良建宝林寺,成为了当地两大佛教瑰宝。也是这个时期,有人在紫云阁的岩洞中供奉观音大士,称“普陀岩”,紫云阁因而称为“观音阁”。后来经过宋、明两代不断扩展,紫云阁成了既有道家大隐的洞天福地,有普度众生的观音大士,更供奉了专崇文治、祈保文风鼎盛的奎阁文神,构成为道、佛、儒三教一体的格局。
敬神奉佛的文化心理
敬神奉佛现象是岭南的历史遗存,而这种民俗的形成是与珠江三角洲古代农耕文化与自然环境、信仰源流、历史遗风等种种因素分不开的。
珠江三角洲在1000多年前还是一个弱谷浅水海湾。由于与中原关山相隔,被称为化外之民,他们大都是以渔猎、捕捞经济为生活来源。据史料记载,越人的祖先不但“俗信鬼”,而且还是“得人肉而祀”的野蛮习俗。
北人南迁后,不断带来中原文明,经过互相融合,不少落后的原始习俗续渐改变了。不过,这些土著人经历漫长历史而形成的原始观念不容易完全消亡。只是转化成一种潜在的思想意识。
另一方面,当珠江三角洲尚未全面开发之前,沼泽、河流中常有鳄鱼游弋;山上又有老虎、野象出没,常常伤及人畜,由于平原尚未形成,先民们就只能在滩涂的高地上种“潮田”,在山边坡地种“垌田”。潮田要靠上涨的河水灌地,而垌田却只能靠天公下雨才有水灌田。再者,当时岭南还是被中原人视为畏途的“瘴疬”之地,因缺医少药,人口自然死亡率极高。
在文化落后,科学知识匮乏的农耕社会年代,先民认为天、神、佛能主宰万物,所以依靠的其中一种精神力量就是神灵,而大慈大悲和普度众生的宏愿的观音菩萨,遂成为人们的选择。
当一年辛勤耕作获得丰收、人畜平安时,人们就会举办种种酬拜神灵的活动,这种通行于中西方的民间活动,既是回报神灵的保佑,更是希望在新的一年能够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合家平安。可见,这是一种对农事丰收的愿望,更是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可以说,这些秉承历史演变而形成的风俗,是一种传统农耕文化心理的延续,也是一种文化现象。
紫云阁的文化蕴涵与价值
紫云阁1000多年的历史,是不断完善、不断扩建过程的历史,其中经历了多次圯(圮)毁、多次重修。从紫云阁多次扩建与重修的历史背景看来,它与龙江经济发展密不可分。可以说,紫云阁的历次重修成为了龙江各个历史时期经济发展的晴雨表。
明中叶开始,葡萄牙人占领了澳门,随即开通了由澳门至里斯本新的“海上丝绸之路”,蚕丝销售扩大到欧洲市场,丝价飙升,于是,顺德掀起了一场种桑育蚕热潮。期间,“两龙”行动最快。到清初,龙山、龙江两堡已全面实现“桑基鱼塘”,即种桑育鱼,涵养塘鱼的耕作方式,取得了空前的发展成就。随着各姓族产在原始积累的基础上又有了新的突破,祖尝丰禀,于是出现了修桥筑路,广修祠堂。庙宇的高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