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02月02日 来源:珠江商报 作者:李健明
文化世家代出闻人
———闲话龙山温家
本报上周报道了龙山发现近代机械制造名家温子绍的坟墓,龙山温家再度成为人们讨论的话题。
在清代,龙山温家和龙江张家一样显赫一时,如同大良的龙家和罗家,它们彼此争辉,一时两玉。龙江张家有张锦芳、张锦麟、张如芝等诗人画家,而龙山温家更有温汝适、温汝能、温汝遂、温子绍等各类英才,且瓜瓞绵绵,引人注目,成为后人研究近代地方大家族的难得素材。
当年的温家首领式人物就是曾担任兵部侍郎的温汝适。他有一儿子叫温承悌,道光进士。承悌有一儿子,名子绍。这位子绍自幼善钻研,当时两广总督刘坤一就说他:资性聪明,深谙西法,所有制造枪炮以及火药水雷等项,无不合用。
当时洋务正兴,温子绍被委派到广州军装机器局总办。在当时,机器制造大多由外国人总责,而温子绍对自己的能力充满信心,决心自研自作,不假外力,在资金周转困难的情况下犹制造出与当时进口的西洋火轮不相上下的火轮枪炮,后来他更自筹资金,精心研究,制造出国内第一艘与英国战舰相媲美的炮舰“海东雄”,折射了中国人自身的实力,更增强了国人尤其是海军的信心,海东雄在广东水师服役三十多年,后来,因形制格禁,温子绍辞职归乡。在家乡龙江,他又开办善堂,兴筑水利,造福一方,深得乡民称赏。1907年,温子绍去世,直到如今,他的后人才发现他的坟墓,幸运的是没有遭到破坏,这也算是一种后世善德。现在,让我们通过温子绍一道走进这个引人解读的家族。
书生执掌国家防务
龙山温家一直晴耕雨读,诗书传礼。温汝适的祖父温适斋,曾为官京华。温汝适的父亲温贤超少年时随父就读国子监。他虽聪颖过人,但科名运蹇,后他干脆回龙山筑园课子,建造了当时远近闻名的“柳堂别业”。自幼便在诗书声中长大的温汝适,“生而异质,少即端凝,肆力问学,能文词”,后又师从诗人凌鱼先生,深受老师清廉耿直、力摒浮华风格影响。十六岁,温汝适高中举人。其试卷因文笔出众而入选闱墨,相当于现在的高考状元范文。因他少年翩翩,又珠玑迭出,一时传诵四方。可见他天资聪颖,不同凡庸。三十岁,温汝适考取进士。后入翰林,最后更成为嘉庆皇帝老师。在顺德曾为帝师者有三人,一为明代梁储,一为清中温汝适,一为清末温肃。温汝适虽为文人,但务实谨敏,关心民瘼,他曾在回广东省亲期间对当时海盗张宝仔的情况深入调查,制定出一系列应对措施,令这支曾横行海上、烧杀抢掠令官府束手无策的悍匪无计可施,最后臣服朝廷,而出谋划策的温汝适深得皇帝青睐。后来,英军炮舰驶进澳门,威胁香港,当时许多大臣都止喙观望,深怕得罪同僚,唯温汝适挺身奋出,弹劾两广总督失职误事,又指出英军地生人疏,补给不济,应调集重兵,示以国威,再派使臣,晓以利弊。嘉庆皇帝言听计从,令出旨行,后果然不战而胜,温汝适再度获得皇帝和大臣们真诚的掌声,而他不久更以文人身份执掌国家防务,成为历史上所见不多的书生兵部侍郎。
首倡顺德会馆
在担任兵部侍郎的年间,他又做了件令举子欣悦、对顺德教育影响深远的大好事。嘉庆年间,云集京华的顺德举子们总觉得京师虽大,却没个落脚点,深感不便,况且远在僻壤的顺德人千里迢迢来到京城,他们虽都满腹经纶,但在天子脚下,皇城根边,总有乡巴佬的自卑感,况且见惯皇帝大臣的京城大老爷们,大多直眼都不会瞅一下这些即使在广东名闻一时的举人。于是,当时担任相当于现在国防部副部长的温汝适召集在京乡亲商谈寻觅会馆一事。大良人罗在思也参与其中,后来他看到朱彝尊旧宅标价出售,便过去调研一番,但见“前后栋宇几百间,有堂、有室、有厅、有台,累石为山,山坳为池,回廊曲榭,双藤垂阴”。可见规模仍在,古藤瞩目。他马上告诉温汝适,温侍郎便与时任内阁中书的从弟温汝述、同任内阁中书的大良人龙元任、在翰林院供职的伦教人何惠群以及杏坛人梁蔼如、陈村人李殿芳等人联袂而至,仔细巡查一番后都觉得郁郁文风,宽敞阔落,便颔首认可。于是,他们以“三千五百金得之”。后来他们又发动在职官员、乡族首领、乡间义士、后期科名踊跃捐款以作基金,“为乡会试士应试之所”。从此,顺德举人赴京参加会考,都小住会馆,他们中不少人就在这里焦灼地等待喜迎金榜题名,也有不少人落第后暗叹青云无路,怏怏独归。
嘉庆初年到清朝结束的109年间,顺德共有文举人791人,其中有93人考取文进士;武举人129人,其中21人考中武进士。也就是说,这个顺德会馆曾走出过114名文武进士,其中更有状元梁耀枢、探花李文田、尚书罗惇衍、名臣黎兆棠、何藻翔和周廷干等,而近千名顺德举人曾进出这个会馆,至于贡生和太学生更不在话下,当时康有为、梁启超都经常过来聊天蹭饭,可见顺德会馆在当年广东科举历史上有不可小觑的地位与作用。如今这座坐落在北京宣武区海波寺胡同的顺德会馆已残破不堪,只有几棵粗壮的槐树静静地矗立深冬的寒风中,让人怀想起举子们当年推门拱手、沉吟树下的热闹景象,也让人怀想到“槐树黄,举子忙”的繁碌匆匆。
筹资修建桑园围
温汝适另一件功德无量的善事就是筹资筑造桑园围。1818年,温汝适回家奉母,适逢水灾大发,堤崩水涌,到处房塌家毁,人亡畜溺,温汝适有目于睹,心焦如焚,他后来了解到危情在南海,又因物力维艰,无法固修,于是游说两县,力劝组成围董会,后又奏请借用国库无息贷款八万两白银贷给商户,每年生息九千六百两,以五千两还本,四千六百两作堤围修筑费用,待到债务清还,则每年生息用于固修。因当时资金充裕,管理严谨,堤围日渐巩固,得保一方无恙,而这一善举,每每得到当时和后世的称颂,桑园围更成为近代顺德一带重要的水利工程,为顺德桑基鱼塘以及各种生态环境的优化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
文武全才造福一方
一直以“非俭无以养廉,非节无以制用”为座右铭的温汝适,不喜声色,唯手不释卷,因而兄弟子侄都饱读诗书。他的从兄温汝能也是人中龙凤,是清代著名的地方文献专家,他潜心收集乡贤陈邦彦的遗稿,并将其子孙辈文稿编辑成册,出版《陈氏五代集》。在清初周文深纳、动辄得咎的时代,文集的出版确需极大的胆略与见识。另外,他与陈村学者仇巨川合撰《龙山乡志》,取材精到,大含细入,一直被推崇为近代地方志的范本。此外,他还用了七年时间将岭南千多家诗人学者的诗文稿件细加网络钩沉,选精拔萃,编成《粤东诗海》、《粤东文海》,更难能可贵的是他将诗歌源流以及诗人风格作考评欣赏,且俱为见道之论,令人一睹神悟,掩卷颔首。这是广东唐朝到清代嘉庆年间最完备的诗文全集,更是后人研究广东历史地理文化的重要文献。不仅如此,能写出“板桥留淡月,疏柳带寒星”、“寺藏修竹里,客望佛灯来”等名句的温汝能更是热心公益,带头修复龙山义庄,且带领村民用洋枪洋炮抗击张宝仔,保护了大良安全,被誉为能文能武的俊才。
温氏一族,代出文人,大多都有诗集问世,确是名副其实的“忠厚传家久,诗书继世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