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走进顺德> 走进顺德 >走进顺德·大良龙氏家族.上

走进顺德·大良龙氏家族.上

加入时间:2011-02-22 16:39    访问量:4542    信息来源:

 
2007年08月04日  来源:珠江商报  作者:刘桂香
 
大良龙氏家族:滚滚涛声隔岸闻.上
 
引子
 
  “喂,我想问一问,我们龙家的族谱怎么给李良晖烧了?”
  7月21日,本栏目关于“大良李氏家族”的报道刚出街不久,早上9点多钟,记者就接到这样一个电话。
  记者向来电者解释,李良晖先生的祖上收藏了一套民国年间出版的龙氏族谱,在破四旧时期,迫于当时政治环境的压力,不得不忍痛将祖上留下的一批旧物烧了,其中就包括这本龙氏族谱。
  电话里的龙先生听了之后表示理解,进而他说:“我们龙家也是大良的一个望族。”
  记者说:“是的,我接着就会写到龙家,正愁找不到了解自己家族历史的龙氏后人呢!”
  龙先生说:“我80多岁的父亲应该知道一些,他曾经在龙家开的桥珠酒家做过掌柜,对以前大名鼎鼎的龙拜丹以及龙家的另一座花园飞盖园很熟悉。”
  真是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功夫!
  于是,通过这位龙先生,记者见到了两位热心收集家族历史的老人:83岁的龙学广和76岁的龙炽,前者要叫后者叔叔,因为龙学广是顺德龙氏的第27代,而龙炽是第26代。
 
意外发现——
 
发现一套完整的龙氏族谱
 
  在大良清晖路中环大厦后面的一片老城区里,有一条隔岗大街,记者在这条号称“大街”的老巷子里,找到了龙学广老先生的家。
  老先生一见记者到了,就赶紧叫老伴去叫一个人过来。记者正纳闷这人是谁时,一位黑黑胖胖的老人家走了进来,见面就说:“我数过了,一共17本。”什么东西17本啊,记者有些糊涂,龙学广先生笑着说:“这位也是龙家人,比我小几岁,但按辈份我要叫他叔叔。他叫龙炽,家里收藏着一套龙氏族谱。”这17本东西,说的应该是龙氏的族谱。
  龙炽先生向记者说起这套族谱的历史。他说,这套族谱他的父亲收藏得很好,每一本都编了号,用硬皮纸包得整整齐齐。后来,父亲临终前把族谱托付给了他弟弟、龙炽的叔叔。叔叔对这套族谱很重视,不仅在家里把它收藏得好好的,外出打工时也把它带在身边。叔叔过世后,婶婶又亲手把族谱交到龙炽手里,说“交回给你保管了”。于是,龙炽就把它带回了家,放在高高的阁楼上。
  记者问龙炽这些事情都发生在什么时候,他说都不记得了,总之是几十年前的事。问他这套族谱怎么躲过文革这一劫,龙炽先生说,反正就是把它放在阁楼上,自己没对人说,也没人知道,就这样保存下来了。
  第二天,记者专程到龙炽先生家里看族谱,亲眼见到了这套17卷本的龙氏族谱,只见每一卷的封面封底都是黄色,线装,内页是宣纸,木版印刷的文字。除了封皮有些发黑外,每一卷都保存得非常完好,连卷边都没有,内页宣纸也干干净净,不见发黄发霉。第一卷的扉页为粉红色,上面写着:中华民国十一年壬戌重辑龙氏族谱敦厚堂藏版。就是说这套族谱有85年的历史了。第一卷的开头清楚介绍了顺德龙氏的来源,并附有历次修谱的序言。族谱的第十四卷,则是清晖园园主龙廷槐的谱系。
  龙炽说,自己都76岁了,快要走了,而后生们对这套东西的价值认识不多,也几乎不会去翻看,所以将来的保管是个问题。记者告诉他,顺德正在建一座很大规模的博物馆,正向社会征集文物,这本族谱可以捐给博物馆,也可以寄存在博物馆。老先生说他要和叔叔的女儿自己的堂妹商量一下。
 
家族简史——
 
一族五进士
 
  在龙炽保存的族谱里,记着顺德龙氏的渊源:“始祖蜀溪公由江西隆兴府随,二世祖震宦游至广之东莞香山镇迁徙不常,其子孙以香山邻近南海太艮村,故子女结亲多南海之属。邑即今为顺德之辖属。三世祖现自香山始徙南海太艮村,因其从兄喜公见太艮村有宝林寺,遂入为僧,是为喜公和尚。其家从随行者见是乡山明水秀,可耕可渔,遂决为定居即今改为顺德县大良堡。”由此说来,顺德龙氏不是从南雄珠玑巷而是从江西迁来的。
  据龙学广先生说,老一辈告诉他们顺德龙家的始祖是兰轩公,记者在族谱上见到了这个名字,说龙氏第一次修谱是“兰轩公口授以修谱”。那这个兰轩公是不是三世祖现,有待进一步查证。
  记者查阅咸丰和民国合订本《顺德县志》看到,顺德龙家从清朝乾隆时期出了父子进士龙应时、龙廷槐起开始闻名,或者说从他们起才进入主流社会。继这两个名字出现后,《县志》上龙姓名字开始频繁出现。他们有清嘉庆年间进士龙元任,他的祖父龙应时、父亲龙廷槐都是进士,祖孙三人都高中进士,这在当时传为佳话;之后还有道光年间进士龙元僖、龙元俨,两人是亲兄弟,他们的父亲龙廷梓与龙廷槐应该是兄弟,但是亲兄弟还是堂兄弟就有待查证。
  出了这五名进士之后,龙家很快成为当地望族,龙氏子弟登科者众,出了10来位举人,但已难以逾越前辈。在历史地位上,龙氏族中最被人称道的,一个是龙廷槐,一个是龙元僖。在下一周我们会有介绍。
 
 
 
后人描述——
 
龙学广:
祠堂几十间今日了无踪
 
  过去,龙家在大良的祠堂有几十间,像我们隔壁的向阳里,以前就是春岩公龙廷槐这一房的祠堂;又比如清晖园对面原来老华侨中学那里,有龙家大祠堂敦厚堂,它是龙家几十间祠堂中最大的一间,有99道门;还有现在顺德粮食局旁边有兰轩祠,面积也很大,解放后的军管时期曾作过看守所;现在清晖路顺港楼的位置过去曾是五公祠,也叫文明堂,是龙家建成最早的一间祠堂,建筑都和别的祠堂不同。
  可惜这几十间祠堂,现在都找不到踪迹了。大良罗家现在好歹还有一个祠堂门面(即新基路罗氏大宗祠),而我们龙家却连半个门口也见不到了,真是很让人感慨。
 
 
龙炽:
昔日“八闸”好气派
 
  “八闸”这个词,上一定年龄的大良人过去大多知道。它指的是过去富裕的龙家人聚居的一个住宅区,在现在清晖路与华盖路、碧鉴路之间,即今老干中心、清晖园、华盖市场一带。它古时是封闭式的,设了八道木闸,有自己专门的保安,那时叫做“乡勇”之类的。我记得当时在现在的老干中心附近有一个闸,也是第一闸;在现在仁爱医院、华盖市场附近都各有一个闸。
  这个“八闸”就像今天的豪宅,全是大的镬耳屋,很气派。里面住的大多数是龙姓人,不过也有一些杂姓人家。太可惜的是这些屋子大多给拆了。
 
 
龙学广:
龙拜丹、龙季许、龙子谓、龙楚香大名鼎鼎
 
  在我年轻的时候,也就是民国时期,龙家有几个人是大名鼎鼎的,一个是龙拜丹,他是我的叔公,从事赌博业,他有很多铺头,桥珠酒楼就是他的。我因为是他的侄孙,所以从1944年到1947年在桥珠酒楼做掌柜。当时桥珠酒楼是顺德历史最悠久也最好的酒楼,最早是一陈姓人家的产业,后来给龙拜丹收购了。
  一个是龙季许,他是龙拜丹的哥哥,最有钱有势的,在龙氏家族地位很高。他的身份是官绅,家里有很多田收租,也有很多生意,那时靠清晖园这边的华盖路商业街,有半条是他家的。他的家就在现在的老干中心。
  一个是龙子谓,他是当时的清晖园的主人,我们又称他龙恩倌。因为他有钱有势,一般人很难见到他,我也没见过。他的三个儿子被大家称为“大像、二像、三像”,这是我们本地人对有权势的世家子弟的称呼。记得他家大儿子去世时,送殡的仪仗队整条碧鉴路都排不完,排场很吓人。
  一个龙楚香,与原来清晖园里的楚芗楼有关。他具体的情况我了解不多,好像是做蚕桑生丝生意的,也是大户人家。
 
龙学广:
龙家还有一个飞盖园比清晖园更大
 
    龙氏家族除了清晖园外,还有一个更大的园子叫飞盖园,位置就在现在的大良锦湖医院,现在医院里那棵最大的木棉树就是旧时园中的。当时大良有四大名园:清晖园、飞盖园银园、中和园。飞盖园面积最大。
    据《县志》上记载,飞盖园是龙廷槐的第七子龙元份始建的,我们称他“宾七”,他是个大才子,这个园子就是他吟诗作画会友的地方。我就是龙元份的长房孙子。我那个时代飞盖园的园主叫龙保太。
    飞盖园附近有个地方叫小丛溪产荔枝,品种被称为“小丛溪妃子笑”、“小丛溪糯米糍”,非常好吃很闻名的,曾经很矜贵,一般人买不到。
 

上一条:走进顺德·大良李氏家族

下一条:走进顺德·大良龙氏家族.下

【返回】【顶部】【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