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源> 精品书评 >《固执一生 不忘天真》

《固执一生 不忘天真》

加入时间:2021-01-29 09:50    访问量:4812    信息来源:


责任者:原来是西门大嫂著
索书号:I267.1/3611


关注大嫂也好些年了,也经历了关注,特别关注,取消特别关注,我也曾觉得,这个女生的诗意慢慢都被商业广告淹没了。但如今看完这本书,我的第一感觉是,西门大嫂是真的会写。第二感觉是像one说的,每个不搞文艺的女文青,就算后来选择了改变,但是心底的那块欲望,还是会痒。


网不网红什么的,都不重要,只不过是更真实的烟火气。一个人,终究不能只看得到月亮,而彻底忽视地上的六便士。

总而言之,读到这本书我真的很惊喜。可能是太多年没有读这一类的文字了,我仿佛回到了初中读新概念文学的时候,那也算是青春期在教科书以外的情绪出口了。小心翼翼,却又十分珍惜,生怕读得太快就没得读了。

关于老杨

不出意外,整书关于老杨的篇幅是最多的。读下来我印象最深刻的有两个,一是他们成年后重新交集的时候。老杨给大嫂辅导写作时候,写的那封严厉的邮件,“时间不多,不要怪我骂你。时间紧迫,要加油了。”读到这里,我完全能理解还在高中时代的女生会被一个有学识又有魄力的“未来师兄”所吸引。第二个片段是他俩谈恋爱以后,住在一个很小的出租屋,在寒冷的北京,半夜还要裹着军大衣去上公厕,生活拮据,但哪怕这样,他俩还是能从陀思妥耶夫斯基聊到菲兹杰拉德,没日没夜的聊。

关于原生家庭

整本书看下来,最有感触的章节就是《不是每个爸爸都是超级英雄》,这也是我觉得整书写得最好的部分,也是最好哭的部分。这一段我觉得最精彩的高潮在--大学散文课,大嫂写了爸妈离婚后和爸爸抢书的事情。老师点评的时候说了一句“写得最好的一个点是,她爸爸根本不爱她嘛。”这时候大嫂说她觉得如释重负,终于可以直面自己也没那么爱他。甚至还曾经觉得让爸爸缺席她的成长是对他最大的惩罚,结果发现爸爸只在乎自己生活的那些波澜。字里行间,还有伤痕,但大嫂却说若称之为伤痕甚至有些理想主义,它们其实是无法被治愈的,只能让人慢慢学习与之共处。

但不知道为什么,读完了关于爸爸的一切,我仍觉得他是个让人恨不起来的角色,虽然他娇生惯养,胆小自私,不成熟,不懂得爱,还甚至有那么一丝幼稚(比如喝醉酒才敢打电话给大嫂抱怨她婚礼没有让他参加)。但是不得不说,这个人是浪漫的。年轻的时候会骑单车去接老亚,一起买书,一起写读书笔记,看画展,看电影,一起看中国摇滚史上第一个mv,带她去崔健的演唱会。玩绘画,学摄影,热爱电影,四十岁了还去进修摄影。在满地六便士中,他只抬头看到了月亮。虽然不得不离开,但谁又能说,爸爸的艺术天份,爸爸的诗意,没有恰如其分地,遗传给了女儿呢?

关于自己

会思考自我的人,反而有很大部分的时间都在不停地寻找自我。所以即便到了三十三岁,大概也只能勉强说清楚自己不想要什么,而不是像十八岁那样坚定清楚自己要什么。所以慢慢地,也不再纠结在家庭关系中受的伤,把自己从别人手里接管过来。所以渐渐地接受自己有做不到的事情,但也仍不对这个世界妥协。

关于北京

会单独写北京部分,是因为读的过程被他们的生活方式震慑了,甚至对北方有了一丝向往。北方有好听的胡同名字,有老旧的四合院,有在你头上打转的鸽子。人和人之间,会在小酒馆撸串喝酒,喝到每个人都有故事说,都有眼泪流。人和人之间,会写信给对方“你们是最好的战友,但不知道是不是合适的恋人”。人和人之间,会在离开许久后收到留言,“这个时候我非常想你”。前几年在广州读大学的时候,有一段时间非常流行《北京北京》,我就在想,为什么会有《北京北京》,会有《成都》,却从来没有人用同样的调调唱过南方的城市。唱K的时候朋友点这首歌,我让她把歌词改广州广州唱试试,场面好不荒诞。就像书里写的,“南方人在搞革命的时候才厚积薄发,平日比较务实。但北方人在生活中就带着些理想主义。”

作者:海狸好了(来自豆瓣)

上一条:《不赶时髦星球》

下一条:《整体养育》

【返回】【顶部】【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