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时间:2011-02-23 09:27 访问量:1261 信息来源:
顺德戏剧活动概略
顺德东邻番禺,西北面与南海和佛山接壤,西南与新会隔江相望,南与中山交界。古代各县管辖属地虽有地域之分,但民间百姓往来却难分彼此,特别是戏剧活动更不分畛域,某地演戏,四面八方的亲戚朋友便群聚观赏,因此顺德及其周边的戏剧活动,可视为珠江三角洲一统的戏剧活动。
明代成化年间,珠江三角洲各地便多有家居子弟学戏演戏。尽管官吏乡绅严申禁令,而城镇乡村演戏蔚然成风,并且相沿成俗。
在许多富家大族中,为了推动族人进步,对于本族之中得中科举、获派官职、生意成功的族人,立例在大宗祠中举行感谢祖先保佑的戏剧演出。这种戏剧演出,在表扬各种成功者的同时,也起到激励本族子弟的作用,还可以通过这种形式向其他宗族炫耀本族的势力。比如顺德县大良龙氏族谱,对此就有相当详细的记载。龙氏一族是从江西经东莞县,于元代末期来到大良的。当时该族的嗣崇和嗣广两兄弟分家,嗣崇为东门房,嗣广为碧鉴房。清代中期两房再次合并,共同建立大宗祠敦厚堂。嘉庆二十二年(1817年)以后,每逢族中出现进士、举人的时候,便都在大宗祠举行拜谒祖先的礼仪,并且演戏庆祝。关于戏剧的费用分担和运作各种问题,于同治十三年(1874年)订立了如下的规定:“乡会试,谒祖,演戏四本。为太祖庆贺。其戏价匀派于各祖尝内支出。东房思成堂一本,南房文明堂一本,余二本在中试之孙近支祖尝内酌量分派。每本以八十元为限,四本共三百二十元。多用,系中试之孙身上补足。此旧例也。后因戏价不敷,通融办理,将四本之价,并演三本。今戏价日增昂贵,必须加增。以后,无论演四本或三本,共定准以六百元为限。”规定中所说旧例,是指建立大宗祠的乾隆年代所立的规定。当时演出相当奢华的戏剧,昂贵费用多从祖尝公费支出,可见宗族对这种演戏是十分重视的。同治年间所立新例,面对高涨的戏价,仍然要维持演戏的水平,进一步说明这种演戏的重要性。新例对当初戏台的豪华建造,也做出了修正的规定:“祠内篷厂,原有一定规模,无可增减。惟头门外,地势宽展,不可漫无限制。今定准:戏台、子棚、地台、拱篷、更厂、桥路,通共以五百井为限。装饰银以一十两为限。祠内外及子篷上悬挂灯色,价银以四十两为限。”之所以做出如此具体和严格的规定,是为了改正以往演戏的过分奢华,于此也反映了当初演戏规模之大和耗费之巨。根据龙氏族谱统计,从道光二年(1822年)到光绪三十年(1904年)的八十年间,族内共出了20位进士和举人,也就是说平均四年就要演出一回这种戏剧。如果加上每年的始祖、神诞等其他戏剧演出,龙氏大宗祠举办的戏剧活动就是相当频繁的了。
清乾隆年间,每逢年节时令神诞,佛山各地几乎都有戏剧演出,志书载日:“三月:三日,北帝神诞。乡人士赴灵应祠肃拜,各坊结彩演剧,日‘重三会’,鼓吹数十部,喧腾十余里。……廿三日,天妃神诞,天妃,司水乡,人事之甚谨,以居泽国也。其演剧以报,肃筵以迓者,次于事北帝。六月:初六日,普君神诞。凡列肆于普君墟者,以次率钱演剧,凡一月乃毕。……八月:会城喜春宵,吾乡喜秋宵。醉芋酒而清风生,盼嫦娥而逸兴发,于是征声选色,角胜争奇,被妙童以霓裳,肖仙子于桂苑,或载以彩架,或步而徐行,铛鼓轻敲,丝竹按节,此其最韵者矣。至若健汉尚威唐军宋将,儿童博趣纸马火龙,状屠沽之杂陈,挽莲舟以入画,种种戏技,无虑数十队,亦堪娱耳目也。灵应祠前,纪纲里口,行者如海,立者如山,柚灯纱笼,沿途交映,直尽三鼓乃罢。相传黄萧养寇佛山时,守者令各里杂扮故事,彻夜金鼓震天,贼疑不敢急攻,俄竞遁去,盖兵智也。后因踵之为美事,不可复禁云。九月:华光神诞。神为南方赤帝火之司命,乡人事黑帝、天妃以祈水泽,事赤帝以消火灾,是月各坊建火清醮以答神贶,备极华侈,互相夸尚。……醮将毕,赴各庙烧香,日‘行香’。购古器,罗珍果,荤备水陆之精,素擅雕镂之巧。集伶人百余,分作十余队,与拈香捧物者相间而行,璀燥夺目,弦管纷咽。复饰彩童数架以随其后,金鼓震动,艳丽照人。十月:十月晚谷毕收。乡田皆两熟,谷美亦甲他处,但习农者寡,获时多请外乡人。自是月至腊尽,乡人各演剧以酬北帝,万福台中鲜不歌舞之日矣。”
以上各种岁时民俗中“鼓吹演戏”的活动,在历次编修的《顺德县志》中亦有所记载,如:“正月:元夕,结彩张灯,管弦金鼓喧阗,游者达曙……五月:端午……乡村为龙舟,迎神出游,鼓吹杂遝四五日……十月:十月傩,数十人绛衣鸣钲挝鼓迎神……”“正月:上元观灯,或作秋千百戏。……五月:采莲竞渡,大率至五日乃止。惟大洲龙船高大如海舶,其鱼龙百戏积物力至三十年一出,则诸乡舟行以从,悬花球绣囊,香溢珠船,孙仲衍所云:‘天香茉莉瑞馨国’是也。”“每年正月,邑人好出会景。大良有鱼灯会,水仙会;陈村有大会,十年一举行。其余各乡,或出日景,则扮彩色,舞金龙,舞瑞狮;或出夜景,则多扎纱灯,燃篝火,以薄纱为鱼龙曼衍之属,燃烛其中,夜行舞之,鼓乐喧阗,一如日景。每时和年丰,则此风犹盛。”“每年七月盂兰节,邑中大乡多建醮坛……惟大晚乡三十年一届,建万人缘醮,烧真衣,每衣一袭费百数十金,以金线彩缎顾绣为之,皆争妍斗靡,付之一炬,毫不吝惜。兼演戏剧助兴,耗费逾十数万金。”
珠江三角洲各县多为水乡泽国,河涌纵横,水运交通十分方便。清乾隆年间,粤剧的前身——时称“本地班”的戏班,便靠着一对红船,装载戏班人员和服装道具,穿梭往来于珠江三角洲各地演出,并且演出频繁,日以继夜,十分热闹。清乾隆初年任新会县知县的王植,任内屡屡示谕县属民人不准演戏,其文告内容,清清楚楚地透露了个中消息。文告日:“演戏一事,耗财为甚,而锣鼓之声,无日不闻,街僻之巷,无地不有,不知汝民何处得此多财,为此无益之举。”文告又云:“余在新会,每公事稍暇,即闻锣鼓喧阗,问知城外河下,日有戏船,即出令严禁,构拿会首拘处。”“本地班”戏班凭着红船的便利,穿乡过镇,演戏的锣鼓,无处不闻;四邻八乡的民众,受到演戏的吸引,也靠着渡船的方便,争先恐后前往观看演出。“各处近圩之横水渡,每遇圩期以及演戏,俱多赶快,争先下渡,致重沉亡,在在皆然,岁岁俱有”。这则文字具体地描写了珠江三角洲盛行的群众看戏之风。顺德的《龙山乡志》亦有类似的记载,写的是妇女于三月十三坐船参加苏埠宋帝三娘庙神诞的情景:“妇女之往祈祷者,华装炫服,照耀波间。”上述情况说明,珠江三角洲的水运发达,船渡方便,为这里的戏剧繁荣提供了十分重要的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