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源> 精品书评 >《我的几何人生》

《我的几何人生》

加入时间:2021-05-31 09:48    访问量:6210    信息来源:

 


责任者:丘成桐

索书号:K837.126.11/48

 

阅读丘成桐自传《我的几何人生》,打乱了我的阅读计划,而且阅读花时也超出我的预料。本来我想看的是全球读者两个通宵读完的肯·福莱特重磅新作《暗夜与黎明》。丘成桐,出生于1949年,祖籍广东蕉岭。身为新中国的同龄人,没有在祖国大地上过一天学,6个月的时候就被父母携往香港;20岁远渡重洋前往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销学习并获得数学博士学位;27岁破解世界顶级数学难题卡拉比猜想,将自己的名字与这一猜想永远的联系在一起;33岁获得有数学界的诺贝尔奖之称的菲尔兹奖,还是首位华人得主……这样一位传奇人士的传记,很难不吸引人的注意,哪怕并非是数学爱好者。

 

传记,是记录当事者人生轨迹与成就的文本。《我的几何人生》是由丘成桐口述,友人史蒂夫·纳迪斯笔录,经友人夏木青译为中文。从1949年出生,讲述至21世纪的今天,记录了丘成桐大半生的经历。总计十二章,并附录有他在清华大学2020届数学系毕业典礼上的讲话和杭州会议序等文章。我在阅读过程中,将邱先生自传简单划分为个人经历、学术成就、学界往事与人生感怀。

 

个人经历方面,丘先生少小离家(祖国),长在租界,成在异国,年岁渐长后又心系故国,就算没有大成就,其个人经历也值得关注。他自小在知识分子家庭成长,虽然幼时家贫,却意识到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性,并且受惠终身;他懂得感恩,明白父母对他的爱,理解师长对他的关怀,哪怕师长一时的误解。他从没有放弃过学习,通过学习,他改变了自己的命运,他找到了此生最爱的学科数学,他对世界数学发展做出了无可争议的贡献。他的足迹遍布美国各大知名高校,斯坦福大学、普林斯顿高等研究院、哈佛大学……最终他还是将目光投射在了故土,并愿意为之奋斗。

 

学术成就方面,他获得了包括维布伦几何奖、菲尔兹奖、美国国家科学奖与沃尔夫数学奖在内的多项专业奖项的肯定。他证明了卡拉比猜想、正质量猜想。以他命名的卡拉比丘流形不仅在数学方面相当重要,在与物理学中的弦理论息息相关。他还是几何分析学科的奠基人。在国内,他扶持和创建了几大数学中心,2015年,清华大学数学科学中心被教育部确立为国家级研究中心,并正式易名为丘成桐数学科学中心”……对于丘先生的成就,我当然是钦佩的。但是我必须指出,阅读自传过程中,与学术关联最紧密的,往往是点缀其中的数学和物理理论,是我最不易接收信号的部分,文理巨大的差异在这里显现无遗。个人在此部分最容易理解的部分,是几点学习方法,包括:同时考虑几个问题,当遇到困阻时可以转换到另一个。假设两者有共通之处,则可以相互借鉴参考;对于课题的理解必须通透,寻找制高点,并在废寝忘食地学习中找到最佳路径……’

 

学界往事多少有点八卦的氛围,从香港培华中学开始,经历了香港中文大学、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普林斯顿高等研究院等等学校的洗礼,丘先生也从懵懂少年变得会察言观色。无论是同学、同事的排挤,还是同道中人的指责与中伤,又或是师长的误解,他始终坚持个人的道路。这本自传可能最让人感慨的部分就是最后两章,不仅指出困扰他的缘由,也道出他的心中期盼。或许从学业、眼界等方面,我们普通人难以望其项背,可是规则与人事困扰却肯定能感同身受。或许对于丘先生而言,他所说的一切是爱之深责之切,但却足以激起普通人的共鸣,尤其是联想到国内近年的教育改革方案,此处省略一万字……

 

日本著名作家山崎丰子曾经写过一部名为《两个祖国》的长篇小说。在这部小说中,她的问题是:哪一个才是祖国?是生长的地方,还是父亲的故乡?抛开小说中战争带来的创伤,她至少敏锐地关注到国家认同这一主题。对于丘成桐而言,同样会有这个问题的困扰。一方面,他在美国功成名就,获得世界的肯定;一方面,他在中国获得官方认可,有机会为中国的数学事业发展做出自己的贡献。可是,在大时代的影响下,两者显然都不会是丘成桐先生身心安托之所。或许,始终只有数学才会是他唯一的慰藉吧。

 

丘成桐说:我只知自得其乐,找寻心目中宇宙的奥秘。很高兴他做到了。

上一条:《推开红酒的门》

下一条:《希望之线》

【返回】【顶部】【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