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罩总动员 “九江女工”背后的物资供应战

加入时间:2020-02-26 16:24    访问量:1647    信息来源: 南方日报

        在佛山市南海区九江镇,佛山市南海必得福无纺布有限公司(下称“必得福”)外,员工车辆停得满满当当。如今,必得福的复工率已达九成,口罩、防护服等产能已基本恢复正常水平。
        一个月前,必得福是最早参与抗疫物资生产的佛山企业之一。除夕当晚,必得福仅有30多名工人紧急复工。为解决人手不足、原材料紧缺的难题,在政府的协助下,首批80多名“九江女工”挤满大巴,在春节期间奔赴生产一线,打响了佛山物资供应战的“枪声”。
        一个月后,制“罩”生产跑道有了越来越多佛山企业的身影。就在近日,美的、碧桂园两家总部在佛山顺德的世界500强企业作出相同的决定:协调部分产能转产口罩生产,满足企业复工复产所需的口罩需求;除了半路出家,一些医卫用行业相关企业也在政府的支持下增资扩产,加快口罩等防疫物资生产。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从起初直接或间接生产应急物资的企业率先行动起来,到如今越来越多的佛山制造主动“跨界”,不仅企业一线加大投入,在政企合力下,应急物资上下游产业链得到进一步打通。
        紧急复工 九江无纺布企业春节不放假
        邓伟其没有想到,美的、碧桂园会成为他的“同行”。近日,这两家位于顺德的世界500强企业纷纷“跨界”,投入口罩生产。
        一个月前,邓伟其所在的必得福,是佛山为数不多可以生产口罩、防护服等应急物资的企业之一。就在除夕前夕,必得福接到紧急任务,需加快生产口罩和防护服。
        除夕前一天,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武汉宣布“封城”,全国各地的医疗队开始迅速向湖北多地集结。由于疫情爆发突然,且在春节期间,大部分工厂均已放假,一时间,市面上口罩生产、供应处于相对紧张的状态。而对于抗疫一线的医护人员来说,防护服等应急物资同样十分紧缺。
        口罩、防护服的主要原材料是无纺布。邓伟其所在的必得福正是一家无纺布企业,且是全国最大的非织造布研发、生产和销售的民营企业之一。
        几乎在同一时间,同在南海九江的贝里集团南海南新无纺布有限公司(下称“南海南新”)董事长崔彦昭也接到了紧急复工的电话。
        九江本是一个无纺布产业重镇。目前镇内医卫用非织造布行业企业年产值超20亿元。其中,以南海南新、必得福为代表,辖区内的高端医用无纺布产能在2020年预计可达12万吨,约占亚洲高端无纺布产能的10%。
        但春节期间要实现复工并非易事。“几乎每分钟都在打电话。”已在生产一线多年的邓伟其,一边紧急号召工人返厂,另一边加快调整生产设备,想尽办法提高有限的产能。除夕下午,必得福三条口罩生产线开始运作,工厂内30多名工人紧急复工。
        人工短缺的问题同样困扰着南海南新。对着员工的联络本,南海南新逐一拨通了电话,咨询工人能否马上返岗复工。1月24日除夕中午,往年工厂内只保留一条生产线运转的南海南新,一口气开动了三条生产线。实现一天可生产80吨无纺布,基本达到满负荷运作。
        在加紧生产口罩的同时,必得福下属佛山市南海康得福医疗用品有限公司(下称“康得福”)的防护服生产线还存在较大的人力缺口。1月25日大年初一,“紧急招募防护服生产线员工”的消息在佛山朋友圈广泛转发。随后,原本初定只招50人的计划很快有了回音,首批招聘就吸引了120多人前来应征。
        今年54岁已退休的朱爽萍正是报名的其中一员。1月26日上午,她与20位姐妹挤满了前往企业的中巴,随即投入紧张的生产中。
        除了加快人员补充,原材料的供应同样不可或缺。由于制作防护服除无纺布外,还需用到透气膜这一原材料。在了解到康德福缺乏透气膜的原料后,作为供应商之一,位于佛山市三水区的佛山华韩卫生材料有限公司(下称“华韩材料”)也迅速动了起来。
        1月25日当晚,华韩材料立刻召集周边地区,如肇庆等地20多名职工赶回佛山,26日上午8时就启动了一条生产线,分三班次24小时不间断生产透气膜原料,每天可保持5吨的稳定材料生产,为康得福做好相关原材料供应。1月28日18时,由康德福生产的2000件防护服任务顺利完成交付。
        从原材料生产、供应,到员工紧急返岗,一批佛山企业率先出列,走向应急物资生产一线。
        扩大供应 佛企跨界转产口罩
        随着疫情的持续和企业复工复产越来越多的佛山制造,开始向制“罩”转产或扩产。
        “佛山市政府承诺,绝不让一家企业因为没有防控物资而不能够复工复产。”2月17日,在佛山市加强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推动企业复工复产会议上,佛山市市长朱伟强调。
        截至2019年10月的数据显示,佛山市实有各类市场主体突破80万户,佛山市共有市场主体72万户。庞大的市场主体数量背后,是做好防疫工作的同时,加快推动复工复产面临的压力。
        美的、碧桂园两家企业,员工总数均超10万人。面对内部庞大的口罩需求,转产口罩成为他们的共同选择。
        2月13日,碧桂园通过国强公益基金会追加捐赠1亿元抗疫,其中部分即用于建立口罩生产线保障口罩供应。一家为碧桂园提供主要技术和设备支撑的企业表示,其口罩生产线预计将在2月底投产。
        在美的、碧桂园“入局”前,顺德已有多家企业转战口罩生产。比如,从事制冷配件产业的广东恒基实业集团接到紧急任务后,决定“士急马行田”,在顺德建立一家名为“马行田”的口罩生产厂;原先从事卫生材料贸易等行业的朱文斌,在顺德成立了广东省澳康泰医药有限公司,项目首期包括6条成人口罩生产线和1条儿童口罩生产线;面对每天都需要口罩的2万名员工,广东新宝电器股份有限公司决定上马口罩生产线,并考虑将口罩作为长期的业务板块。
        在禅城,刚刚完成了防护服任务后,佛塑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和佛山市安东尼针织有限公司正在购置生产线,谋划跨界转产到口罩的生产。其中,佛塑科技采购的7条生产线将于2月25日交付,预计口罩日产能达51万个;安东尼针织正新增6条口罩生产线,新建一间十万级无尘车间。
        作为防护用品生产商,南海威健三邦防护用品公司(下称“威健三邦”)也成为政府支持的增资扩产对象。早在2月1日,佛山市疫情防控指挥部、南海区疫情防控指挥部和丹灶镇疫情防控指挥部与该公司签订备案录,计划日产2万个医用外科口罩。
        政企联手打通防疫物资供应链
        虽然口罩生产工艺并不复杂,但在春节期间打响的物资供应战,仅靠企业的力量是远远不够的。面对这一时期集中涌现的员工短缺、原材料供应不足等难题,政府相关部门的及时介入,为企业生产一线加紧复工复产,注入了一针强心剂。
        为支持必得福加快复产,大年初一上午,南海区经促局相关工作人员就已来到企业生产一线。针对生产员工短缺的难题,向盐步制衣协会招聘熟手工人、动员九江制衣企业发动员工加入的想法很快得到落实。同时,佛山市工信局亦积极协调顺德、禅城、高明等区开展招人工作。
        通过朋友圈流传开来的招聘信息获得了多方关注。“真的没想到春节期间,能在短时间内召集120多人前来报名。考虑到物资相对紧张的情况下,我们劝退了部分来报名的女工。一时间,劝退比号召报名还要难。”九江镇经促局相关负责人说。
        在为康德福解决人工短缺问题的同时,一条原材料紧缺的信息也被发送至由佛山工信局建立的微信工作群上。随后,在三水区经科局的协助下,华韩材料紧急复工,为康德福生产制作防护服需要用到的透气膜。
        在顺德,此前仅有佛山市顺德区康正卫生材料有限公司一家口罩生产商。由于口罩生产设备十分紧缺,要快速建立生产线非常困难。了解情况后,顺德当即决定由政府出面,为企业协调购买了十余条口罩生产线。
        除了需解决普遍存在的人员短缺、原材料不足等难题,对于转产或扩产的佛山企业而言,则面临了更多的挑战:既要有口罩生产机器、生产车间,又需同步办理生产资质,技术管理水平也要按照相关要求实施等。
        就在2月9日晚,佛山印发《佛山市疫情防控指挥部办公室关于进一步扩大全市口罩生产及市场供应若干措施(试行)的通知》,提出将全力支持本地企业转向口罩等应急物资生产。鼓励现有疫情防控物资生产企业通过增资扩产及技术改造,进一步扩大产能。
        在南海,桂城、大沥、九江等镇街相继出台惠企政策,均提出将对符合条件的防疫物资生产的企业给予一定的补贴,并将为转产企业提供政府服务和工作便利,促其尽快投产、转产。
        通过政府牵线搭桥,佛山市内外的口罩所需原材料也在加快流动。在政府的联系下,必得福成为威健三邦的供应商。威健三邦负责人郑士福说,必得福已向企业提供了几百公斤无纺布,约能生产口罩20万个;为必得福制作口罩协调鼻梁条、橡筋等紧缺材料,通过朋友圈转发出去的信息有了更多的回音……
        政企联手,支援抗疫一线,防疫物资供应战正在佛山持续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