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货出海”稳住出口“生命线”

加入时间:2020-03-12 14:32    访问量:1520    信息来源: 南方日报

        世界工厂,机器正响。
        深圳前海湾保税区,利丰供应链流水线,工人们手脚麻利,分拣、打包、装车、发货,一环接一环。疫情期间,每天有1万多个包裹从这里发往国内外。
        广东晶科电子公司有六成订单来自海外,董事长肖国伟看着车间内高速运转的自动化设备,一脸自信:“产能恢复了大半,我们有信心稳住国际市场。”
        出口是中国第一外贸大省的重要“生命线”。2月10日广东有序复工复产以来,重点外贸企业复工率达93%,重点外贸企业务工人员返岗率超七成,生产一线马力十足。通过保订单、广积粮、拓通道、强内功,“世界工厂”正努力维护全球供应链稳定。
        保订单
        出台六大“实招”稳住市场有信心
        在深圳前海利丰供应链的仓库里,复工以来,工作量比平时增加了3至5倍。“每天要处理1万多个跨境电商订单。”利丰供应链管理(中国)有限公司客服部经理陆美英说。
        2月18日,跨境电商龙头企业唯品会拿下AEO高级认证企业证书。“解了燃眉之急,今年扩张更有底气了。”唯品会(中国)有限公司高级总监黄勇松了口气,有了这项认证,货物可以在多个国家优先通关、更少查验,还有税收担保优惠,有效缓解了疫情影响。
        跨境电商率先“冲锋”,为广东稳外贸注入新动力。
        “关键是保订单,这是出口企业的生命。”商务部原副部长、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副理事长魏建国认为,疫情冲击只是短暂的,我国高水平开放的势头不会变。广东政企合力、抱团取暖、开了好头,为全年外贸稳增长打下基础。
        在广东晶科电子股份有限公司车间内,自动化设备高速运转,产能已恢复大半。“六成订单来自海外,我们有信心稳住市场。”公司董事长兼总裁肖国伟说。
        产品含金量高,中控智慧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国际订单不减反增。公司负责人罗威正忙着帮更多上下游企业复产,“对今年的出口增长,很有信心”。
        企业主动出击,政策强力支撑。商务、海关、金融、财税等部门和机构打出“组合拳”,实施六个方面稳外贸新政策:支持生产型外贸企业稳定发展、积极开拓多元化国际市场、积极扩大重点商品进口、支持服务型贸易企业发展壮大、进一步提升金融财税服务外贸水平、提升跨境贸易便利化水平……
        有实招,更有实效。
        ——出口信用保险覆盖面将扩大20%,覆盖企业从1万家提升至1.2万家,省级保费扶持力度翻倍,市级扶持力度只增不减。
        ——普惠金融产品“百花齐放”,如建设银行广东省分行已发放“贸融易”贷款6.5亿元,覆盖企业400多户。
        ——出口退税助力降成本,1至2月,全省4.1万户企业办理出口退(免)税477亿元。
        省下的钱,企业将继续投入生产,保证订单、留住市场。
        广积粮
        保生产先保原料 全球找“救命物资”
        “保订单先要保生产,保生产先要保原料。”美的集团报关主管赵龙深有感触。
        复工前,美的旗下多家加工贸易企业担心生产原料跟不上,影响后期出货交付。“多亏了海关的新举措,我们从全球找来的原料和物资,顺利送到了车间。”赵龙说,在佛山海关驻顺德办事处详细指引下,美的第一时间解决了生产用料进口、出口成品备案等问题。终于,美的在顺德的450家供应商全部复产,海外订单如期交付。
        前方激烈“战疫”,后方紧急“囤粮储弹”。外经贸大省广东,有着先天优势;进出口企业渠道广,成了最好的“运输兵”。
        近日,南沙海关创新实施了一次“远程移动检验”,仅用15分钟,一批6.15万美元的汽车零部件就通关了。广汽丰田发动机有限公司综合管理部部长王飚说,零部件早一秒通关送往车间,工人就能早一秒开工,出货和交付就多一分保障。
        2月14日早晨,广州白云国际机场跑道上,HT3809临时货运包机起飞。从广州到柬埔寨金边,一来一回,它为海外中资企业送去3吨“救命”的生产原料,也将17吨防护口罩带回广东。
        海关总署广东分署统计,仅2月份,广东省内海关就验放进口防控物资7.6亿件,其中口罩、防护服等防护用品7.4亿件,源源不断运往医疗抗疫一线和企业生产一线。
        拓通道
        一周三条新航线 国际物流更顺畅
        汽笛鸣响,中欧班列满载“广货”,重新出发。
        2月14日,东莞石龙开出疫情后广东首趟中欧班列;2月22日,广州大朗开出疫情后广州始发的首趟中欧班列。目前,中欧班列发车频次已恢复至去年水平,其中“穗满俄”班列今年以来共发运近2000吨货物,货值1.9亿元。
        港口复苏,国际班轮密集新增,扬帆起航。
        3月2日至7日,短短一周内,广州南沙港新增3条双向直航的国际航线,“广货出海”更加便捷。每周三新海丰SVT1航线、每周六万海航运CV6航线、每周日海陆马士基PH5航线……这些国际班轮3天直达越南海防港、5天直达泰国林查班,还能抵达俄罗斯等国。
        “2M联盟的一条美西北航线计划4月加挂南沙,达飞轮船、长荣海运、德翔海运等主要班轮公司也正研究在南沙开辟更多东南亚航线。”广州港南沙集装箱码头分公司业务拓展部经理焦文森透露。
        “硬通道”持续畅通,“软通道”也更加高效。
        在海关总署出台支持中欧班列发展10条措施的基础上,省内海关也细化出台具体举措,帮助企业用好国际物流新渠道,打通政策落地“最后一公里”。
        得益于“水运改陆运”的新路径,近期9批进口珠宝原材料从广州白云机场进境,运抵番禺。“陆路口岸关了,原材料卡在香港进不来。幸好有新措施,我们才恢复了正常生产。”广州市启艺金银珠宝有限公司经理黎志勇说。
        强内功
        用创新“内功”换市场 培育更强“免疫力”
        俄罗斯、越南、厄瓜多尔、阿根廷……2月10日复工以来,广电运通产业园接连交付4批智能金融设备,发往8个国家和地区。3月,该公司还将交付2000多台设备,运往海外。“一定能突破困境。”广电运通智造中心生产总监余冬桂坚信。
        信心背后,靠创新“内功”。广电运通海外市场部总监徐国庆很自豪,多年积累的智能制造技术和生产经验,让广电运通有了更强的“免疫力”。“出货时间已从3个工作日缩短到1至1.5个工作日。”徐国庆说,公司自主研发的全球数字化服务平台也起了大作用。
        商务部研究院国际市场研究所副所长白明表示,无论是短期还是中期,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和技术含量,加快自主品牌建设,都是外贸企业抵御疫情冲击的良方。
        在魏建国看来,如果稳外贸措施得力,疫情结束后中国进出口将强劲反弹,全年增速有望达到5%左右,附加值高的产品、自主品牌商品、机电产品等出口将有明显涨幅。
        广东正争分夺秒,转危为机。
        龙头企业抢抓高端大项目——广东格兰仕集团投资建设世界级开源芯片基地,坚定走科技转型之路。“今年要再造一个格兰仕。”广东格兰仕集团党委书记梁庆德踌躇满志。
        中小企业加快升级新产品——广州亿科贸易发展有限公司的“智能垃圾桶”畅销全球100多个国家和地区,如今正全员赶订单。“关键是要在研发设计、绿色环保、产品质量上持续发力,用工匠精神打磨‘广东智造’。”公司董事长陈亿志表示。
        在这场复工复产战中,越来越多广东企业用创新“内功”换广阔市场,为贸易强省建设添砖加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