均安蒸猪制作技艺,于2018年入选顺德区第七批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2019年入选佛山市第七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均安蒸猪制作技艺是著名美食均安蒸猪的制作技艺,创始于清同治年间(1862-1874),得益于顺德流传深远的祠堂文化。顺德祠堂林立,祭祖之风尤盛。除清明祭祖外,按例在祠堂举行春夏秋冬四祭,为表礼制,隆重者会奉上三牲(猪牛羊),其中猪是重要祭品。据《顺德均安志》记载:“各地春秋二祭多用烧猪作牺牲分胙肉,而江尾则用蒸猪”。由此可见既有分派烧肉,也有分派蒸猪肉的习俗。
据史料记载,清咸丰探花李文田(1834—1895)是均安上村人,入仕后历任翰林学士、国史馆纂修、内阁学士、礼部兼工部右侍郎,入值南书房,熟悉清宫各种典章礼制。李文田曾因奉母而回均安居住多年,归乡后,直到他母亲去世,李文田才出任官职。
在满族人的传统里,有善畜猪喜食其肉的习俗。人死后杀猪从葬,用上好无缺的肥猪做祭祀的牺牲。这种猪肉被称之为福肉,取吉祥纳福之意。这种“福肉”,实际就是用清水煮的白肉,不加任何调料,成品块大色白。相传当时李文田告老返乡后,正式把满族人用猪肉祭祀的做法带回家乡,遂开始流传均安蒸猪的做法。
均安蒸猪具有皮滑肉爽、膄美肥嫩、入口酥化等特点。其制作技艺,是以精选优质中猪,屠宰后加入调味料腌制2小时,把整猪摊放在特制杉木盒子里,以旺火隔水蒸制而成。
经过百年薪火传承,均安蒸猪在用具和制法上不断改良和优化,成为颇具特色的地方美食。2010年均安蒸猪被评为均安四大名菜和2015年全民最爱十大顺德菜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