顺德味道这样“做”成童趣作品
发布时间:2022-02-22 信息来源: 珠江商报
体验顺德美食制作、了解美食中的非遗内容、将美食变成原创童诗、将童诗变成原创绘本,再将体验内容做成校本课程教材……这就是顺德容边小学近三年来开展的区级“十三五”规划课题《寻味顺德,诗育童心——基于顺德美食文化的童诗校本特色课程开发研究》。2月19日至3月27日,该课题的结题成果展在顺德区博物馆书画艺术展示体验馆展出。
文化探寻
做一份美食 写一首童诗
“水牛奶,一个温柔美丽的小姑娘,经过温火的烹煮,白醋和盐水的洗礼,穿上印花木模缝制的小花裙,戴上那乳白闪亮的花冠。摇身一变,变成人人喜爱的牛乳饼公主。”在亲手制作过牛乳后,容边小学12岁的梁佳琪就创作了一首名为《成人礼》的童诗,将牛奶变成牛乳的过程喻为“成人礼”。在该校近三年来开展的区级“十三五”规划课题《寻味顺德,诗育童心——基于顺德美食文化的童诗校本特色课程开发研究》中,学生们创作出一批形象、生动又可爱的童诗,这些童诗都在记录顺德美食。
据该课题主持人梁秀玲介绍,课题带着学生走出校园,寻找美食。“我们一共分为三季,第一季顺德牛奶篇,第二季顺德点心篇,第三季顺德鱼味篇。”她介绍说:“顺德牛奶篇带着孩子们去寻味双皮奶、姜撞奶、炸牛奶、奶皇炖蛋和牛乳;顺德点心篇寻味砵仔糕、咸肉粽、桑果小蛋糕、牛乳巧克力等;顺德鱼味篇寻味鱼皮饺、鲮鱼饼等。”
“为了让孩子们深入了解顺德美食,我们还会结合时节,让孩子们动手制作美食。”梁秀玲说:“在桑果成熟的季节,我们联系了一家烘焙店,让孩子们一起动手做桑果蛋糕。他们现场创作了《桑果掉进了蛋糕》《桑果是桑树的天使》《变色的缠人精》等童诗。在端午节期间,我们先去龙舟博物馆参观学习了龙舟文化,然后一起吃咸肉粽,孩子们现场创作出《粽子风铃》《一个帐篷(品顺德“咸肉粽”有感)》《信》等童诗。甚至有些陪同参与的家长,也来了灵感一起加入创作队列。”
三年级学生韦梓珊的妈妈说:“这样走出校园,走进生活,亲自探寻美食文化的活动,孩子收获颇大,不但对文化感兴趣了,而且还愿意去探索和动手,非常好!”
跨界展现艺术 创编校本课程
据了解,该课题孩子们创作的童诗,摇身变成了童诗拓印作品、蓝晒作品、书法作品、碟子诗配画及明信片相册等,并在顺德区博物馆展出。梁秀玲告诉记者,孩子们实践后进行童诗创作,然后再跨界以多种方式将童诗包装起来,也是这个课题的另一种尝试。
此外,考虑到课题能带出去的学生有限,他们将课题所涉及的内容,包括美食文化、体验、网红店、诗作等做成校本课程教案,内容包括解读美食文化、童诗分享、童诗点评、任务卡等。“我们希望通过校本课程教案让更多的孩子踏出探索的步伐,去挖掘顺德美食文化,并将此创作成自己的诗篇。”
平台打造
为青少年提供多元化服务
2月19日至3月27日,《容边小学“寻味顺德,诗育童心”区级“十三五”规划课题结题成果展》在顺德区博物馆书画艺术展示体验馆展出。顺德区博物馆表示,这是顺德区博物馆积极利用顺德区书画艺术展示体验馆的场馆资源开展的新时代文明实践展览,也是响应乡村“复兴少年宫”活动的号召,为青少年儿童提供学习益智、快乐成长、实现梦想所举行的文化展览。
顺德区博物馆表示,本次展览为大家展示了一批充满童趣和想象力的儿童诗,从诗歌内容可以看到孩子独特的创作角度和语言表达,配合碟子诗配画、拓印、蓝晒、书法等不同的表现手法进行呈现,让展览效果的呈现更为立体丰富。同时,展览的主题围绕“寻味顺德”开展,以大家熟悉的美食元素为媒介,让大家更易有情感上的共鸣。不仅如此,围绕这一展览主题,容边小学的老师还将在本周末(2月26日)在顺德区博物馆带来一场别开生面的互动体验活动。
据介绍,作为区内乡村“复兴少年宫”的阵地,顺德区博物馆积极整合馆内的场馆和社教活动资源,通过开展新时代文明实践展览、“顺博工坊”文博互动体验活动、行走顺德文化探寻活动等公益类文化活动,为青少年群体带来爱国主义、传统文化、非遗传承、地方乡土文化等主题教育,从而提升青少年思想道德、科学文化等方面的综合素质,促进身心全面发展。
顺德区博物馆表示,通过希望一系列的展览,充分发挥顺德区博物馆作为“顺德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示范基地”和乡村“复兴少年宫”的阵地作用,为顺德区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和乡村“复兴少年宫”系列活动的开展添砖加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