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以来,广东的农业发达。珠江三角洲是岭南开发最早的地区之一。唐代元和年间,广州户数达到74099户,在同期全国各州府户数中仅次于京兆府、太原府、襄州、苏州和洪州,居第6位;唐代珠江三角洲不仅在岭南,乃至在全国也属于人口较密、经济发达的地区。向江河海滨拓展耕地是这一地区耕地开发的显著特点。
隋唐时期,珠江三角洲甘竹滩—马宁—桂洲—沙湾—麻涌—道滘一线以北,已经成沙。珠三角的农业、手工业和商业有了较大的发展,广州崛起为重要的国际港口,华南地区的陶瓷、蚕丝、茶叶、红糖和铁器等,出口到东南亚、中东和东非海岸诸国。进出口贸易不仅辐射到岭南地区,而且还与江南商贾有密切的联系,因此张九龄在《开凿大庾岭路序》中写道,“上足以备府库之用,下足以赡江淮之求”,足见广货举足轻重的地位。
世界性巨港带动周边地区人口流动和经济发展。在唐代,顺德人口聚集地有甘竹滩、东村、兴华、西渚、东马宁、龙涌、桂洲、容奇等。伦教郑氏大族在南湖创建南湖书院,桂洲扶宁山下家涌,有暨姓人来此开村。
清代李调元《南越笔记》记载,相传唐代黄巢起义军南下广州,曾屯兵于容奇、桂洲、黄连、北水、古粉、马齐等地,“军中为市,以角声号召”。这个出现在顺德的圩市,正是唐代顺德社会经济发展达到了一定水平的历史见证,这在唐代的珠三角并不多见。
宋代,珠江三角洲的范围大大扩展了,“海”淤浅成一般的河涌,提供了大量可供开垦的土地,以土地开发为中心的农业发展拉开了历史的大幕。随着南下汉人的大量增加,不但带来了大量的劳动力,更传入了先进的生产技术。广州在宋代是全国的米市,其中有一部分是来自顺德;海外贸易的发展刺激了桑蚕、果木为中心的经济作物的种植。在北宋徽宗年间(1101—1125),龙山、龙江一带已有桑蚕生产;陈村已经开始向朝廷进贡珍花异草,此时的逢简,更是成为“市集辐辏,贸易所得”的圩镇。此时,珠江三角洲在九江—桂洲—沙湾以北,村落比比皆是,田园纵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