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时间:2023-01-20 14:49 访问量:2797 信息来源:
责任者:冯唐著
索书号:I106/291
阅读,可以从那些不苦大仇深的经典开始
冯唐说,读书是最便宜、最容易的奢侈行为。的确,市面上大部分的书打完折后,都比一张电影票、一杯手冲咖啡便宜,而阅读一本好书带来的愉悦感和满足感远超前者。
我平时也喜欢读书,只是今年读得少且慢了,但对读书的喜爱和重视从未放下,在看冯唐的新书《了不起》的时候,我最开始像看他的私人书单,50本不同类型、不同风格的经典作品,生活、人情、财富、智慧,选书也带着一定的个人偏好,用他的话说就是“我不太喜欢苦大仇深的作品。”
仔细去看冯唐的选书很有意思,有文学类的《动物凶猛》《老人与海》,有生活美学类的《随园食单》《艺术的故事》,还有历史类的《万历十五年》《资治通鉴》,有些能让人看到人性的善恶,有些是存粹的美与艺术,有些是前人的智慧和经验,各有各的用处,但无一例外都是经典。
其中,有些是我读过的,比如,简·奥斯汀的《傲慢与偏见》,菲茨杰拉德的《了不起的盖茨比》,张爱玲的《倾城之恋》,曹雪芹的《红楼梦》,艾米莉·勃朗特的《呼啸山庄》等等,阅读冯唐的文字时,可以看看他对这些书的理解和感悟,有时还能获得一些对作者、对时代背景的增补知识。
像只活了41岁,一辈子写了六部长篇小说的简·奥斯汀,她小时候多病,性格也有些多愁善感,但很喜欢观察社会,家里给她提供了宽松自由、无拘无束的读书、写作环境,让她能够尽情发挥自己的才华。
如果你读过她的作品,应该知道她是那种擅长出金句的作家。
“虚荣和骄傲是两个概念,但是经常被当成同义词混用。”
“一个人可以骄傲,但并不虚荣。骄傲多指我们对自己的看法,虚荣多指我们想要别人对我们抱有什么看法。”
而冯唐对现代人的骄傲和虚荣也有自己的理解,他说,“有些人把骄傲当虚荣,有些人把虚荣当骄傲,多数人是把虚荣误以为是骄傲。人总在意别人如何看自己,很少知道一个现实:其实别人真的不看你。”
我读简·奥斯汀的时候,读到的是女性的选择,是婚姻与爱情的区别,是工业革命时期英国中产阶级的生活,对于这种细微的地方没有做深入思考,但是看到冯唐去写自己的看法时脑海中会冒出“嗯,有意思”的感受。
而在二十七八岁写了《呼啸山庄》的天才女作家艾米莉·勃朗特身上,我是感受到了观察生活和在当下写作的重要性。
她30岁那年就不幸离世了,在此之前,过着离群索居的生活,不爱跟人来往,姐姐夏洛特(也是作家)在1850年的《呼啸山庄》第二个版本的序言中写道:“就算她感觉到周遭的人是亲切、和蔼的,她不会想要与他们交流,也不会想要经历与他们相处过程。但是她很了解那些人:她知道他们处理事情的方式、他们的语言和他们的家庭故事。她也可以很有兴趣地聆听他们的事迹,甚至她自己也可以很钜细靡遣、很有画面又很准确地叙述他们的故事。但和他们在一起的时候,她就会变得沉默寡言。”
勃朗特在写作方面有天分,但更可贵的是她没有浪费这种天分,在想写的时候写了,离开这个世界的时候留下了自己的作品。冯唐说,文章不等人,“如果你有特别想表达的,年龄又在30岁上下,努力狂写两个星期、两个月,差不多就能写出一二十万字的长篇了。”所以他也这样做了,在想写的时候,写了自己想写的东西。
当然,《了不起》里也有我没读过的书,像是提前做了了解和指引,我发现冯唐应该很喜欢曾国藩,之前看他写管理的那本书里也提到过很多次曾国藩,这次则专门写了一篇,有个比较有趣的点是,曾国藩家庭教育的箴言,“吾屡教家人崇俭习劳,盖艰苦则筋骨渐强,娇养则精力愈弱也。”
简单来说,就是人要知道吃苦耐劳,因为如果一个人经常干苦活、动心忍性,筋骨会变得强壮。如果娇养自己或被人娇养,体力、精神会越来越弱。这个朴素的道理放到现在也成立。
大家都知道冯唐除了写作外,也是资深高管,所以常常从管理层面展开解读,比如,这句就让他联想到——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坚持锻炼,保持健康体重,少生病,时刻保持能干活的状态;不娇养自己。
所以,读书不仅仅是读字面意思,还要从自身出发思考。
这大概也是冯唐爱读经典的一个原因吧,“多读些经典,看到经历时间的价值,求真实,祛除魅惑,甩掉魑魅魍魉,不糊涂,才能多成事。”
我不知道读书是不是真的能让一个人成事,但我觉得一个持续阅读经典的人至少有一份可贵的进取心。
阅读每一本能称之为经典的书,去看人性,看生活,看自己。
转自豆瓣,作者:沈十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