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摘 生活资讯 经  济 健康饮食 科技数码 家庭教育  
 
首页 > 报刊文摘> 生活资讯 >要借势不要仗势

要借势不要仗势

加入时间:2024-01-16 19:29    访问量:2019    信息来源: 思维与智慧·上半月 2024年1期

  仗势与借势,虽只有一字之差,但其境界与格局却迥然相异。仗势,即倚仗别人的权势、财势和声势去谋取自己的利益,自己没本事、不努力,却专门靠别人的势力过日子;借势,虽然也在借助别人的力量来成就自己,但更多还是靠自己的本事去创业干事,倘若自己毫无本事,既借不了势,也成不了事。仗势,仅仅利用别人的资源、权力和影响力去谋取自己的利益,达成自己的目的,从本质上来说是一种“寄生”,离开了别人,每每一事无成;借势,则主要依靠自己的努力去挖掘潜力、增长能量,在借势过程中充实自己、提升自己,通过借别人的势来增强自己的势。仗势,只是利用别人的势力来给自己壮胆,为自己助威,常常居高临下、盛气凌人,甚至骄横跋扈、目空一切,因而永远也不会取得进步发展;借势,则怀着一颗虔诚之心,抱着一种求教之态,真诚拜别人为师,虚心向别人学习,以人之长补己之短,以人之诲律己之行,从而取得进步,获得成功。

  人们常常把“仗势”与“欺人”联系在一起。“仗势欺人”一词,最早出自元代杂剧作家王世甫的《西厢记》。故事说,有只老虎遇到一只狐狸,便想把狐狸吃掉。狐貍告诉老虎,天地已经任命自己为王中之王,谁都不能伤害它。老虎听后不免胆战心惊,很快放弃了吃掉狐狸的想法。其实,“仗势欺人”与“狐假虎威”如出一辙,狐狸仗势的根本目的,恰恰在于假老虎之威猛,长自己之威风。如是,仗势往往不需要什么专门的学识和能力,似乎只需要唬人的嚣张和跋扈。借势则显然不同,它不仅是一门学问,而且是一门艺术,如果没有相应的境界和智慧、足够的知识和技能,就很难取得成功,有所建树。企业界曾流行一本专门谈论如何借势的畅销书,书中不厌其详地罗列了所谓借势的128条“黄金法则”,最后得出一个结论:借大势才能成大事。

  “势”有各种姿态形态,借势则有各种方式方法。其中尤为重要的是两条:

  勇于乘风而上,此其一。借势犹如借风,需要找准风口。雷军曾提出一个“风口理论”,这里有两个关键环节,就是找到风口和站到位。当风来的时候,必须抓住风口、乘风而行,这样才能被“吹上天”;如果风过去以后才想到要往风口上站,或者跟在后面“追风”,显然为时已晚。这就需要有强烈的“机遇意识”,更要有“时刻准备着”的敏捷头脑,当机遇之风来临时,能够迅捷而有力地抓住它、驾驭它、借助它。当今时代,信息瞬息万变,机遇稍纵即逝,仅仅拥有“有准备的头脑”已经很难在激烈竞争中掌握主动,赢得先机;只有具备“时刻准备着的头脑”,随时紧盯机遇,有效抢抓机遇,才能在机遇面前捷足先登,拔得头筹。

  善于顺势而为,此其二。荀子在《劝学篇》中说:“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借势,就是要顺应客观环境和条件,善于借助外部力量来撬动推进自己事业发展的杠杆,让自己的能力产生倍增效应,使之实现最大化甚或扩大化。能力通常可分为硬能力和软能力,资金、设施等是硬能力,智慧、经验等是软能力,二者不可偏废。将别人的智慧、经验为己所用,用于弥补自己学识、才能上的短板,可以从根本上增强自己的能力,帮助自己走向成功。从这个意义上说,软能力比硬能力更重要,很多时候不是一个人资金、设施等硬能力不足,而是智慧、经验等软能力不够。借势,无疑应当把提高自己的软能力作为重中之重。

  当然,无论怎样借势,最关键的还是要有自己的势,只有自己的势才是真正的势、能动的势、靠得住的势。同时,一个人不能一辈子总要借势、都在借势,什么时候自己可以造势、运势、乘势了,什么时候就有了成功的厚实基础和充分把握。

上一条:战国秦汉时期的“天府之国”

下一条:孤独的时候打开耳朵

【返回】【顶部】【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