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时间:2024-05-21 18:20 访问量:1484 信息来源: 食品与生活 2024年4期
作为江南地区的清明小食,油绿如玉、香糯可口的青团被很多人喜爱。但你知道吗?这款“春日限定”已经有着1000多年的历史了。
早在汉朝的《淮南子·天文训》一书中,就有关于清明节气的相关记载,其位次排在春分之后,有“清静明洁,万物向荣”之意。那时的人们更习惯在清明前夕的寒食节上坟扫墓,并且不生灶火,只吃冷食;清明时则从繁忙的春耕中暂时抽身,踏青出游,感受初春的生机盎然。考虑到清明时仍是吃冷食的时候,为了充饥,人们便在家中备好用米粉制作的糕团与饼块,这便是青团最早的雏形。
唐宋以后,随着寒食节与清明节逐渐融合,古人便将祭扫活动并入清明节,就此代代相传。南宋时期,市场上出现了用青草叶包裹糯米蒸制而成的“蒸糍”与用青草汁和米粉拌制而成的“粉团”,可算是青团的前身。
清代文人徐达源《吴门竹枝词》中有“相传百五禁烟厨,红藕青团各祭先”的记载,说的是在冬至过后的第105天,基本也就是清明期间,人们会将青团与熟藕摆在供桌上,用于祭祀祖先。稍晚一些的清代名人顾禄也在其著作《清嘉录》中写到“……青团熟藕,为祀先之品,皆可冷食”,都对这两样供物做了进一步说明。
自明朝起,青团在江浙地区流行开来,并成为家喻户晓的清明食品。青团的流行与彼时江浙一带“食青”文化的崛起密不可分。“食青”文化与道教联系紧密,《太平经》中有“夫道,乃天也,清且明,不欲见污辱也”的表述,认为清明时节“生气方盛”,阳气遍布大自然,尚未被土地与万物吸纳,应当“积聚亦于外”,从天地中汲取阳气供养自身。而青色食品正是滋补阳气、延年益寿的绝佳方式,逐渐成为江南地区独特的清明饮食文化。明朝郎瑛在《七修类稿》中曾留下“古人寒食,采胡桐杨叶,染青色饭以祭,资阳气也。今变而为青白团子,乃此义也”的阐述,从中也可感受道教文化对江南民俗的重要影响。
除了“食青”文化的流行,青团的制作技法也在这一时期发生了改变。青草汁的味道不好,江浙地区的点心铺便开始将青麦或青绿色的蔬菜搅打后过滤,取其汁液与米粉混拌,制成糕点,并以“青团”“青糕”为名上市售卖,青团也就此诞生。后来,随着各地人们口味偏好的差异,青团的内馅也发生了变化,比如苏州地区的糕点店制作出以枣泥、豆沙为馅的甜口“青团”,成为畅销至今的经典款式;浙江地区则制作出以豆干、荠菜、素丁、肉末为馅的咸口“菜肉青团”,也广受青睐;到了台湾地区,则出现了萝卜丝、花生等馅料,甜咸皆宜。
清代咸丰年间,江浙地区的糕点店先后登陆上海,碧绿如玉、口感香糯的青团迅速取代了原有的白团与米糕,成为沪上清明祭祖的佳品。“五芳斋”“沈大成”“乔家栅”“王家沙”“四如春”……一众耳熟能详的老字号都善于制作青团,品质佳,卖相好,广受市民欢迎。到民国末期,上海糕团店已达两百余家,除了常见的苏式与本帮口味,还融入广州与清真的饮食特色,芝麻、核桃等食材也作为馅料出现在青团之中,得到食客的交口称赞。青团从此在上海扎根,成为上海人清明时节的“心头好”,任由时光流逝,这份喜爱也不曾改变。
伴随着时代的进步与人们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青团的味道也随着食客日新月异的饮食喜好而不断翻新,巧克力、水果、咸蛋黄、芝士等口味的创意青团登上货架,成为颇受年轻人追捧的网红新品;有些西餐厅将馅料换为冰淇淋,青团被做成一道中西结合的餐后甜点供人享用。
如果把青团视作一道传统美食,那么,它早已不再是最初的模样;但换个角度思考,与时俱进,顺应时代所需不断自我革新的青团,或许是“传承”与“创新”融合发展的绝佳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