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摘 生活资讯 经  济 健康饮食 科技数码 家庭教育  
 
首页 > 报刊文摘> 健康饮食 >别猜了,你听到的“真相”只有一个!

别猜了,你听到的“真相”只有一个!

加入时间:2024-06-11 16:43    访问量:1121    信息来源: 中学生博览 2024年3期

  听说耳朵会骗人?

  你有没有经历过类似的事情——你跟身旁的人说话,他老是听不清,倒是更远点儿的一个人不仅听清了,还说你声音很大?那么,是你身旁这人听力太差吗?可他又不是老年人,不至于耳背成这样吧?又或者,像火爆全网的“咪咪还是咕噜”事件,视频里,博主呼唤自家小猫“咕噜”,网友们却在评论区争论起来,一半网友听见她喊的确实是“咕噜”,另一半非说是“咪咪”,还有人在自我怀疑:“咦,我怎么一会儿听是咪咪,一会儿听是咕噜?”其实,这些都是声音的频率在捣鬼。

  要搞清楚原因,当然要先了解声音的基础概念。学过中学物理就一定知道,在物理学中,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正在发声的物体叫作声源;而物体在一秒钟之内振动的次数叫作频率,单位是赫兹,字母是Hz。其中,我们大家的耳朵可以听到20Hz20000Hz的声音,对1000Hz3000Hz之间的声音最为敏感。如果你对音频、赫兹还是没有实际概念,没关系,随便下载个音乐相关的软件,上面那些忽高忽低、忽松忽密的尖头曲线,就是音频啦。

  而把博主喊“咕噜”的那段音频导入音频软件,将呈现出的图像以2000Hz为界,拆分成上下两个部分。单独播放下半部分时,会清楚听到完全不带“咪咪”的“咕噜”;相反,只播上半部分,声音就非常的“咪咪”。

  不难看出来,“咪咪”声是基础音频“咕噜”的高频泛音,这不,问题的关键就来了。既然这段声音的音域从高到低都包含了,而大家的听觉系统对声音频率的敏感度又存在着差异,那对高频率声音比较敏感的人,当然更容易听见声音的上半部分,也就是“咪咪”;而对高频率声音不那么敏感的人,听到的就是“咕噜”啦。而距离你远的人反而比近的人更能听清你说话,自然也是同样的原因。

  不过这里要注意,为什么只拿高音频作前后对比,不说成是对低音频敏感呢?因为听力也有它独自的年龄划分,随着人们慢慢长大而后老去,对高音频的敏感度也会慢慢降低。不过,如果你听力正常,又正青春靓丽活力四射,刷到喊“咕噜”的视频时,却怎么听都只能听到“咕噜”,也不用太担心自己的耳朵。大家都是通过不同的视频播放设备听“咕噜”的,不同的设备,对声音中低和中高频的解析力肯定略有不同,那传达的音频当然会有偏差啦。

  不容小觑的麦格克效应

  可是为什么同一段视频,有人听着听着“咕噜”,突然又觉得听见了“咪咪”呢?这声源、传播设备和接收者可都始终保持着一致呢。说完物理原因,就不得不说说心理学现象了。

  人是很奇妙的,就像许多近视的人摘掉眼镜,眼前变得一片模糊时,感觉自己的耳朵也有些听不清了。20世纪70年代中期,心理学家麦格克和助手麦克唐纳就做了一个类似的有趣实验,他们给一群志愿者放映了一部特别的影片:当视频里的人嘴唇发出“ga”的音节时,他们故意给其配上“ba”的声音,结果,几乎全部志愿者都说:“我们听到了‘da’,可是压根儿就不存在‘da’这个音啊!”

  瞧瞧,当配音与口型不匹配,大脑作为各个感官的“中央转换器”,针对来自眼睛和耳朵提供的矛盾信息,努力猜测了一番后,就自我创造了。这个过程被叫作“麦格克效应”,发现它的两位心理学家将它发表在学术杂志《自然》上,同时也论证了眼睛带来的视觉信息对于大脑意识与知觉的影响比其他感觉器官所提供的信息更大。后来,这个理论还被用在了人造耳蜗上呢。

  所以,当你听着“咪咪”,眼睛却瞟到“咕噜”两个字或是心里想着“咕噜”,都会产生“咪咪”和“咕噜”的无规律转换。

  音频背后,那些听不见但存在的声音

  我知道,提起人造耳蜗、助听器这类东西,大家很容易突然对分贝和赫兹有些傻傻分不清了,毕竟家里的老人听不清自己说什么时,扯着嗓子大吼出来他们就能听见了啊,但其实,音频和分贝压根儿不属于同一个计量单位。

  分贝是描述声音响度的,总有个参照物,比如一根针落在地上时,你站在10米外肯定聽不清;但当四周静寂无声,你离得又特别近,还是能听见针落地时极微弱的声响。可换作频率低于20Hz或者高出20000Hz的声音,你怎么凑近、竖起耳朵都不可能听见。

  其中,高于20000Hz的声音被称作超声波,低于20Hz的叫次声波,一高一低,很多特征都相反,却互补着包罗无数功能,人们听不见又怎样,它们的存在着实有用啊!

  超声波的信号具有较强、清晰的分界线,方向性比较好,能在水中传播很远的距离,便主要应用在医学影像学上;而次声波不容易衰减,也不容易被水和空气吸收,但穿透力可强了,便被用在了工业领域,像什么探测大规模气象过程的性质和规律。

  想不到吧?声音与听觉、五官和感受,有着那么错综复杂又紧密的关系,它们是摸不到的具体存在,而关于万物与人的羁绊,值得我们永远探索下去。

上一条:儿童如何补充维生素A

下一条:神经也需要营养

【返回】【顶部】【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