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摘 生活资讯 经  济 健康饮食 科技数码 家庭教育  
 
首页 > 报刊文摘> 家庭教育 >让孩子学会为自己做主

让孩子学会为自己做主

加入时间:2024-07-26 18:10    访问量:1088    信息来源: 婚姻与家庭 2024年6期

  家庭德育绝不只是让孩子听道理、守规矩,也需要让孩子学会相信自己,为自己做主。

  在竞争激烈的现代社会,父母总焦虑于怎样让孩子多懂些道理、少走些弯路。有些父母甚至对孩子的生活进行事无巨细的监管,导致汉语中出现“虎妈”、英语中出现“Helicopterparent(直升机父母)”等新名词。然而,当父母像老虎一样严厉、像直升机一样时刻“盘旋”在孩子头顶时,孩子或许会循规蹈矩、少犯错误,却也失去了学会为自己做主的机会,无法为自己的人生作出负责任的决定,也因此难以成为道德健全的人。

  自主是人的基本心理需要。所谓自主并不是不顾他人感受、不听他人意见的自作主张,而是按照适合自己能力和志趣、对自己有意义的方式去行动。更直白地说,一个人只有相信自己,知道自己想要成为怎样的人,并能够为自己所说的话、所做的事负责,才能成为一个道德健全的人。

  但在现实生活中,有的父母“抓”到孩子在写作业时看课外书、玩手机,在一番责骂之后予以没收,或者直接坐在孩子身边当“监工”;有的父母听到孩子说出自己不认可的观点,便急于驳斥或摆出老资格,宣称子女不谙世事,只有吃了亏才知道父母的正确……诸如此类的现象五花八门,但共同的特点便是只根据父母的意愿和思维约束孩子,而不关注、理解孩子的愿望和思维是怎么产生的,其中又有哪些合理的成分。

  长此以往,孩子不但会缺乏自觉性、主动性,而且会缺乏责任担当。作家刘墉对长子要求十分严格,曾在写给儿子的书信中严厉批评他缺少自觉性。然而多年后,长大的儿子却对他吐露心声:其实自己很多时候知道应该怎么做,却不想自觉去做,因为只要时候一到,父母自然会来催。即使孩子自己能分辨对错,父母的过度包办也会使其习惯于得过且过。

  最糟糕的是,由于生活中充满了父母的规定以及理所当然的“必须”,孩子根本没有机会学习独立判断对错,无法拥有掌握自己人生的精神力量,而是习惯于将自己的生活交给别人管理。由于没有学会为自己做主,孩子长大后很可能会将责任推卸给父母、学校或者社会,心安理得地拒绝承担作为成年人的道德责任,为自己的冷漠自私找借口。

  为了让孩子学会为自己做主,家长可以尝试做到以下两点:

  首先,家长需要正确地认识孩子的思维、愿望的合理性,理智地对待两代人观念和做法的不同。很多事情本无绝对的对错,只要孩子的想法和做法不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伤害,家长便可以允许孩子自己做决定、自己实践,乃至从教训中积累经验;如果孩子的一些想法和做法确实欠妥,家长也不必急于动怒,而要以适合孩子的方式进行引导、启发,让孩子通过独立思考进行自我纠正。

  其次,在孩子表现出缺点、毛病时,家长不应急于指责、监视,而应耐心分析理解孩子的处境,和孩子一起探讨解决方法,以帮助者的身份陪伴孩子,一起应对成长的挑战。

  当然,让孩子学会为自己做主,绝不意味着家长放手、任由孩子自作主张,反而需要家长有更多耐心,对孩子的成长有更深入的理解。如果家长能够朝这个方向努力,不仅能让孩子学会为自己的人生负责,也能让孩子感受到来自父母的爱护,从而更懂得感恩。

  家庭德育的关键不在于让孩子循规蹈矩、不犯错误,而是帮助孩子清醒地认识到什么对自己很重要,并自觉地为之奋斗。只有学会为自己做主,孩子才能成长为令自己自豪、令父母骄傲的人。

上一条:高效学习需要一个“心理场”

下一条:每个孩子都是艺术家

【返回】【顶部】【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