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时间:2024-09-24 14:45 访问量:758 信息来源: 现代家长 2024年8期
没有任何研究表明女孩在学习能力上不如男孩。女孩之所以小学成绩很好、中学成绩下滑,只能说“成也萧何,败也萧何”,而这个“萧何”就是雌激素。
一般来说,女孩的青春期发育从10~12岁开始,这里指第二性征的出现,如乳房开始发育、月经初潮或者体毛有了变化。在此之前,为给第二性征做准备,女孩大概从8岁起就开始分泌雌激素。
雌激素不仅能促进女孩第二性征的发育,还对学习有着显著影响。
第一,雌激素能增强神经元之间突触的生成和连接,对增强记忆有很大帮助。这也是女孩普遍比男孩更擅长记忆和背诵的原因。也许有人说:“不对啊,我闺女记东西不行,可谁谁的儿子记东西贼快。”这种情况也是有的,因为雌激素是影响记忆的重要因素,但不是唯一因素,所以具体问题还得具体分析。
第二,雌激素能够刺激多巴胺和乙酰胆碱的分泌,促进脑源性神经因子的生长。多巴胺对专注力、注意力的影响很大,脑源性神经因子是一种在神经可塑性、学习和记忆中起关键作用的蛋白质。乙酰胆碱是一种神经递质,在中枢神经系统和外周神经系统中都起着关键作用,能提高多种生理和认知功能,包括肌肉控制、心率调节、记忆形成和注意力等。
在雌激素的加持下,女孩学习语言类学科优势明显,在以记忆、背诵为主要学习手段的小学,女孩的成绩普遍比男孩好。
到了中学,男孩进入青春期,睾酮素的分泌在一定程度上也能促进神经元之间突触的生成和连接,还能增强空间想象力,但相较于女孩而言,这种变化只能算是追赶差距。到目前为止,还没有研究表明,睾酮素对智力发育的影响会超过雌激素。
还有研究表明,男孩大脑前额叶区域的皮质厚度和灰质体积会稍微大于女孩,但是没有研究表明这种差异会导致男孩在中学学习中一定强于女孩。
上中学后,女孩的学业表现之所以不尽如人意,其实不是大脑的事,而是这两个原因:一是缺乏运动,二是学习路径依赖。
从小学高年级起,女孩就普遍不爱运动。下了课,男孩打球、疯跑,女孩却坐在座位上聊天,只动嘴不动腿,体育课也是能逃则逃。甭说男女性别有差异,就算同性别,生理基础一样,如果一个有运动习惯,一个从不运动,到了中学高强度的学习环境中,谁的学习效率更高,还用说吗?
至于学习路径依赖,我想到看过的一个视频。
一场小学生篮球赛,其中有个孩子身高1.8米,鹤立鸡群。他根本不用跑动,往篮筐下一站,队友抢到球后直接传给他,他不用什么技巧,手一抬,球就应声入筐。毫无疑问,身高优势让这个孩子所在的球队轻松赢得了比赛,但是这种打法也会极大地限制这个孩子的进步。等大家身高都起来后,他的优势便会荡然无存。
同理,女孩大概从8岁开始分泌雌激素,记忆力因此得到增强。仰仗这个优势,她对所学科目都是读读读、背背背。采用记忆、背诵的学习方法,完全能够在小学拿个好成绩,但是上中学后就不行了。
中学科目增多,内容加深,题目灵活,记忆、背诵的学习方法不再那么有效,更有效的学习方法是逻辑推理。如果短时期内女孩没有及时改进、调整学习方法,不仅学习吃力,心态也会受到影响,必然导致成绩下滑。
综上,没有科学研究证明,女孩的脑子不如男孩,反倒有科学研究证明,在小学中高年级,女孩依靠提前发育的优势会比男孩更容易取得优异成绩。不过,想把优势延续下去,要注意两点:一是加强运动,让女孩身体更强壮、精力更充沛;二是引导女孩多用逻辑推理的方式学习,少用刷题记忆的方式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