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海欣: 连轴转了两周在防疫一线“数战数决”
加入时间:2025-07-28 11:12 访问量:44 信息来源: 珠江商报
从7月9日收到基孔肯雅热报告病例以来,刘海欣已经连轴转了两周。
她是乐从镇腾冲社区的一名工作人员。那天起,一场与蚊子的速度战打响了。对于社区而言,快速斩断传播链条,迫在眉睫。这个“战场”上,数据就是决策的“生命线”,每一组数据的准确性都事关防疫措施能否精准落地。正因如此,信息收集与台账整理工作十分关键。
尽管成为一名社区工作者的时间不长,但意识到疫情防控紧迫性的刘海欣,主动申请担任信息员,迅速投入到防控工作中。
7月9日当天,面对辖区内数千户居民的信息梳理工作,刘海欣盯着电脑屏幕,耐心地逐户核对,确保“不漏一户、不落一人”。“只有明确数据之后,才能进行下一步的分工,更好地调配人力、物力”。
那天晚上,基于刘海欣与同事整理的数据,辖区科学划分为60个防控网格,再按照网格下沉相应的防控人员,对重点场所进行消杀,清理蚊媒孳生地,以及入户指导居民清理积水,向其发放蚊香等灭蚊产品,每一步都精准、有效防蚊灭蚊。
疫情防控的关键在于“快”,而刘海欣的工作就是为防控争取更多时间,这也意味着她需要付出更多时间。“最记得还是接到任务的第一天,下午收到通知后马上开始整理相关数据,‘直踩’到第二天凌晨4时多。”在整理好居民数据后,刘海欣并没有松懈下来,为了做到“日清日结”,她连续两周加班至深夜。
因为长时间盯着电脑屏幕,她的眼睛也布满了红血丝,手指也因频繁敲击键盘而变得僵硬。但她不愿停下片刻,“数据早一分钟整理好,防控就能早一步到位”。
除了信息的整理、归纳,这位基层新人还要面对一个更有挑战性的工作,那就是与居民群众沟通清理事宜。
“我们社区有一些闲置地,有些居民会在这些地上种东西,浇水用的桶经常积水,放久了就容易滋生蚊虫。”刘海欣说,不少居民是舍不得把水倒掉然后把水桶放好的,但是积水一天不清理,蚊虫滋生的风险就一直在。
因此,刘海欣尽力跟居民进行沟通科普宣传,把清理的原因、目前的防控要点一一说清楚,“虽然有些居民会有抗拒情绪,但基本能理解,我们的清理工作也能有序开展”。
如今,在群防群控的号召下,越来越多的党员、群众、妇女志愿者加入疫情防控的队伍中,“大家都希望社区能够越来越好。”刘海欣开心地说道。
在及时、精准的防控下,在各方努力下,目前腾冲社区BI指(评价一个地区伊蚊密度的指标)已连续多日达到安全范围,降为低风险区域。
这场“战役”尚未结束,刘海欣也不敢真正放松下来。“我虽然还不是党员,但每次看到身边的党员同志冲锋在前,我都深受鼓舞,我要以他们为榜样,为防控工作尽自己最大的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