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德胜读书会> 每期回顾 >《呼兰河传》读懂萧红的凄凉

《呼兰河传》读懂萧红的凄凉

加入时间:2016-07-28 11:14    访问量:6670    信息来源:



《呼兰河传》一共七章,这七章都可以独立成文,我们说这个是一本小说,是因为萧红用呼兰河串联起了里面的人物故事,风土人情,语句很平实,但却很好的描绘了人们的生活。今晚,先倾听德胜读书会书虫们见解,明日倾听导读嘉宾叶海英的“解读”。




孙胜华:我看过这个本书,作者对城市的细节描述得很细腻,特别是第一章,写得非常的精彩,后面有几章写她祖父和花园,写得很美,我觉得她有一个儿童的心理,也许可以成为一个很好的儿童文学家,但可能是后面人生的轨迹影响了她,也可能跟她的性格也有关,包括后来她祖父母的去世,其实她是有感觉的,但在这本书里面,她描写得非常的平静,她没能成为一个儿童文学家有点可惜。




叶琳琳:有一点点不是很同意,虽然萧红的语言是很诗意的,但是她这本书的调子更多的是以一种幽默或者冷静的方式,在写人生的悲凉。另外,我觉得她第一章在讲静,第二章在讲动,不管是静还是动,都是在讲她生活的这个小城镇,不论人怎么样,来来往往,春华秋实,有些本质东西它就在那里,虽然是儿童的语言,但她让我们看到的更多的是成人的世界,甚至是人生真谛的内容。




叶海英:为什么说萧红不能成为儿童文学作家呢,因为虽然她是以儿童的视觉来描述,但是书里描写的都是成人的故事,像有二伯、冯歪嘴子等,那是非常成人的故事,可能就不属于儿童文学的范畴了。这我就想到了一个台湾作家林海音的《城南旧事》,虽然是不一样的感觉,但还是想稍微比较一下,林海音的也是通过小女孩的视角去描写了那个年代的北京,寄托了林海音自己对北京的一种思念, 从这一个角度来看呢,《城南旧事》和《呼兰河传》有一点的相似,都是从一个儿童的角度去看当时的社会。小姑娘的角度没有融入大人的观念在里面,完全就是小姑娘看到这个世界是怎么样就怎么样,包括小团圆媳妇之死,小姑娘没有发一句议论,死了就死了,萧红在描写有二伯去参加完小团圆媳妇的葬礼回来的时候,说有二伯是很开心的, 因为参加这种丧事是有酒喝的,但小姑娘很关心葬礼的细节,去问有二伯,有二伯说:“这有什么,死了不就死了。”文中还有一句话大概是这样说的“就像是埋了一条狗似的”,所以萧红是在用一个儿童的视角在说,没有夹杂大人的东西在里面 ,实际上小团圆媳妇之死是非常悲惨的,看到读者会流眼泪的,所以我会拿《城南旧事》的英子和这个里面的“我”来对比。





卢小妍:诚如导读嘉宾所言,作者是完全以一个小女孩的视角去看待小团圆媳妇之死的,对这个观点我有点异议,以前看的时候没有什么感觉,但是现在看的时候很压抑,很难受,看得我都快哭了,其实萧红在字里行间把她人生的经历,对一些事情的看法,不着痕迹的渗透在文字里面了,我是有点不清楚,是她童年的经历让她的后来的一生那么悲惨,还是她后来的悲惨的一生才让她写出了这本《呼兰河传》,才在这本书里打上了这么悲惨的底色,在看这本书的时候,我印象最深的是一句“我的家是荒凉的”,不仅是她的家,还有她周围的事儿,全部都是冷漠的,没有半点的温暖,除了她的祖父,所以我觉得她好可怜啊。




叶海英:萧红的情感是穿透了纸,没有在文字里体现,这本书是她后期在香港的时候写的,而那个时候,整个中国的时局都非常的不稳定,另外,跟她的身世,以及整个国家、社会的大环境有关系,所以这本才会是这样的一个基调。

叶琳琳:其实这本书可以说是自传体意义的小说,萧红不仅是通过小女孩的视角在看,在这本书里不管是团二媳妇还是冯歪嘴子或者有二伯,都可能包含了萧红自己对人生的理解,所以我们在看这本书的时候,会在各个人物身上有感触,这也是萧红在写这本书的时候希望读者可以从中有所获得。





叶紫瑶:其实我最早接触《呼兰河传》这本书是在我上语文课的时候。我第一次读了《火烧云》一文,而第二次,我读到的是《祖父的园子》这一篇课文,而这正是我在这个学期所学到的。这篇课文非常有意思,让我读起来津津有味,里面的园子也非常有活力,就像萧红说的一样,感觉一切都是活的,都是自由的。我读了以后觉得意犹未尽,想继续读下去。这时候我们老师为我们全班推荐了这本书《呼兰河传》,读了之后,我觉得最喜欢的一个章节就是第三章。第三章主要描写的是作者的祖父、祖母还有园子。我觉得无论这本书在其他的章节里面把呼兰河这个小填描写得多么荒凉、冷清,可是每当来到这个园子的时候,每当与十分爱自己的祖父在一起的时候,就是作者最快乐的童年时光。在园子里的时候,作者是无拘无束的,自由自在的,无论怎么样胡闹,祖父也不会管作者,犹如一匹洒脱不羁的野马在无边无涯的大草原上疾驰,想去哪儿就去哪儿,想怎么样就怎么样。




而且作者的童年生活以及这个园子与祖父也让我联想到另外一部作品《秘密花园 》,里面的主人公小女孩玛丽无论在外面是一个多么霸道的女孩,在她的秘密花园里面和迪肯在一起的时候,就像变了一个人似的,十分的活泼,这是我十分喜欢第三章的原因之一。有一个细节让我对十分感动,那就是祖父将掉进井里的猪和鸭子买下给作者吃的片段,吃鸭子时作者与祖父的对话不仅体现出作者的天真无邪,还体现出祖父对作者的关爱。有一个如此爱自己的祖父该多么另人羡慕,不过这让我想起了我的爷爷奶奶,他们也同样爱我。作者不爱同样不爱她的父母,可也不爱爱她的祖母。作者不喜欢祖母的原因是她曾用大针扎过她的手,而祖母绿对作者的爱体现在自己吃猪腰川贝母时会将猪腰全部给作者吃。可即使如此,作者仍然不喜欢她。作者在她弄药时吓唬她,甚至在祖母死了的时候,作者都不屑一顾地在那里高兴地玩,这一点让我感受到了作者惧怕寂寞,喜爱热闹的内心。呼兰河并非四季常青,当冬天来临之际,冰将封锁园子,雪将埋没园子。那时的作者便无所事事,寂寞万分。不过作者又找到了一个新的乐园——储物室。发现了这一新天地后,作者便踏上了冬日寻“宝”的旅途。除了祖父之外的大人们都反对作者进行储物室寻“宝”,可是作者仍冒着风险继续。旅途中,不仅找出了许多“宝”,还找回了大人们的回忆。




叶琳琳:其实我觉得孩子读这本书,在读前面三章的时候是很轻快,很有趣的,可后面开始沉重了,萧红在写到第七章冯歪嘴子的时候,基调跟前面是明显不同的,我就想问是不是萧红跟鲁迅一样,要在文章最后让读者看到一点光明和希望呢?




叶海英:不管是内容,还是手法上萧红向她的老师鲁迅学到了非常多,很多写景白描都是受鲁迅的影响,看这本书,可以想到鲁迅的一个作品《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里面写到了鲁迅小时候玩的一个园子,所以我们在看萧红的描写时可以看到鲁迅的影子。萧红也写过很多鲁迅的回忆录,鲁迅也是非常非常喜欢萧红的,喜欢到鲁迅的妻子有时候都有点小小的妒忌。




施童:萧红的作品我都大概的看过的,我觉得萧红的精神比较叛逆的,但是性格却有点软弱,比较依赖男人。萧红小的时候有过一桩婚事,但她不喜欢,就跑去了哈尔滨读书,但后来没有经济来源,生活不下去之后,她又回去找她的未婚夫汪恩甲,所以从这个角度,我觉得萧红本人有点软弱。




叶海英:我觉得在这个方面,萧红的确是有些软弱,作为一个女性她脱离不了那个时代,在经济上不太能独立,后来我看电影《黄金时代》感受很深的一点就是她一定要依靠一个男士。我们知道萧红其实和丁玲是一起工作过一段时间的,但是她们两个人是完全不一样的,虽然萧红接受了很多思想,但在对女性的思想和认识上是有一些与众不同,所以说在自强自立这一方面她甚至连张爱玲都比不上。她作品里也表现了挣扎,不仅是她的挣扎,也讲到了整个社会底层人的挣扎,这个跟当时的整个社会背景有关系。在当时读到中学是很有文化的女性了,但是很可惜最终还是没有挣扎出来。




程文:之前有个读者说希望萧红能成为一个儿童文学作家,我觉得她是注定是成为不了的,因为一个儿童作家内心是要充满温暖和爱的,但是萧红是缺乏的,所以注定她在这条道路上是走不通的。萧红其实是一个女性在封建社会向权威抗争的的一个典型,在那个年代,女人是没有地位的,从萧红的人生经历来看,她不管是从家庭还是第一个男人那里都没得到爱。说到原生家庭,这就关系到我们每个家庭的亲子关系的问题。


萧红成长在这么不幸的家庭里面,因为没有爱,所以她在成长的过程中会没有安全感,所以会对社会也会警惕心,当她受到伤害的时候,她也可能会去伤害被人,所以我的第一个分享就是我们的小孩一定要生活在一个充满爱的家庭, 如果我们的父母在小的时候没有得到这种爱,就要学会阻断,不要传承到下一代,因为情绪成长是很容易传承下去的。第二,当时的社会山河破碎,女人是没有经济能力的,她必须要依赖一个男人,当她没有安全的时候,会影响她的行为,是不负责任的,那个年代的文艺青年是有一些浪漫主义的,对婚姻比较随性,所以她跟男人的关系很多时候不是先后的关系,而是同时进行的。最后我想说,不管我们经历了什么,要让自己的内心有爱,有情怀,才会对社会有责任,有担当。




叶海英:因为她缺乏,所以在她的一生都在追求和憧憬着爱和温暖。


叶琳琳:今天我们很多家长是带着孩子来的,所以如果我们能更多的在自己的人生上懂得去看到、发现、疗愈自己的某一些心理上的悲痛,更多的把爱和关怀散发出去,才能使每个人的内心是丰足的,对下一代的成长是有用的,所以这也是这个读者从另外一个角度去看这本书给我们带来的感受。




吴桐:有很多人从社会的角度来剖析了这本书,但我想从文字的角度来解读一下。我记得文中有一小段说小镇上开了一家牙医店,最后却没能开下去,从侧面描述了这个小镇环境的封闭和落后,后面描写小媳妇的时候,也描述了观念的一种落后。但最后,萧红又经常描写了一些她对小镇的思念,所以我任务萧红对故乡的感情是很纠结的,有温暖也有荒凉。




叶琳琳:这个地方是荒凉的,是落后的,是封闭的,甚至有时候是憎恨和可笑的,但她还是爱它的,第一二章讲风和土,到后面讲的各种各样让我们觉得可笑有趣,但又觉得怎么是这样的,一些很鲜活的风土人情。


叶海英:这就是故乡的魅力,不管怎么骂这个故乡怎么不好,数落它的几大罪证,但是依然回去看,这就是故土。此外,萧红的成名作《生死场》相较会更沉重,不推荐小朋友读,推荐孩子们有时间还可以读一读《城南旧事》。




叶琳琳:萧红,非常绚烂但又及其短暂如同流星般的一生,然后我们还读到了这个作品里温暖的东西,也了解到了这个温暖的背后的冷静、旁查的眼光,而这些冷静,这些悲凉可能更多的在最后一章的时候,她希望找到那里的温暖和爱的方向,这些都是我们作为一个读者,一个成人可以在作品中寻找和感受到的东西,也希望大家可以一起分享读书的点滴。


 

文字整理:Cynthia

现场摄影:Claire

海报设计:Foxinwood

本期小编:韫暄


上一条:《吾国教育病理》 活动回顾

下一条:拥抱第四次工业革命

【返回】【顶部】【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