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走进顺德> 走进顺德 >容桂缫丝业的首批践行者

容桂缫丝业的首批践行者

加入时间:2011-02-16 14:48    访问量:1780    信息来源:

2004年6月25日 来源:珠江商报 赵鹏 岑文/文  资料图片
 
容奇“鬼絚女”
  “头回声响嗡嗡,享福的人们还在梦中,二回声赶路匆匆,街头灯影暗,夜色正朦胧,三回声工厂生活,东方鱼肚白,太阳还未红。”
  这是解放前在容桂的缫丝女工中流传着的一首歌曲。从歌曲的内容中我们可以体察到当时缫丝女工是在怎样恶劣的环境下工作的。这首歌也使得我们一窥当时容桂缫丝经济的繁荣。
 
  

  自从陈启沅在南海开办第一家近代化缫丝厂之后,善于学习的容桂人很快加入到发展缫丝业的大潮中来,在这个过程中诞生了容桂第一批民族资本家,同时也使得一部分传统的农民挣脱了土地的束缚,成为中国较早的工人。因为缫丝业属于轻工业,女工在其中占了相当大的比例,她们被称作“鬼絚女”。
  近代工厂一个很大的特点便是劳动时间很长,一般来说这些在缫丝厂工作的女工每天都要工作12个小时以上。这些女工的工作时间很长,早出晚归,肚子饿了也不准离开缫丝机到街上买东西吃,只好拣抽完丝的蚕虫吃,但这还只能偷着吃,老板是不允许工人吃蚕虫的。正是这些女工的艰苦劳动带来了容桂缫丝业的繁荣,与此同时,这些缫丝女工所受的剥削非常之重。即便如此,在丝厂工作,对于那些贫困的农民家庭出来的女孩子来说不失为一个不错的选择。在当时要想成为一名缫丝女工,除了要有相关的技术之外,还要花费一定的金钱,据一些老人回忆,进丝厂,要准备拜师的礼品:至少一个金戒指,一套香云纱衣裤。后来中国的丝厂受到日本丝的排挤,纷纷倒闭,这些女工也只好回家了。20世纪30年代。受世界性经济萧条的影响,蚕丝价格暴跌,顺德大批缫丝女工失业,纷纷转到东南亚国家做家庭佣工。其中相当数量是“过埠姑婆”(即自梳女),其命运十分悲惨。
  缫丝业是近代容桂经济发展的启蒙者,而这些缫丝女工则是这场经济启蒙运动的重要参与者,可以说如果没有她们,就没有后来容桂经济的发展。这些女工大部分是容桂本地人,她们中的一些人在进人工厂前,就懂得如何养蚕抽丝,她们是农业经济向工业经济过渡的第一批实践者。
 

历史脉络
 
  过去广东人将金发碧眼的欧洲人称为“番鬼”,顾名思义即为来自外邦的“鬼”了,自然有一种蔑视的意味在里面。因为既然是天朝上国的国民,自然将来自远方的外国人视为未开化之人了。将外国人称之为“番鬼”,外国人的枪械称为“鬼枪”,总而言之,来自外国的都要带上一个“鬼”字。当然发展到后来,“鬼”字已经渐渐抹去了排外及歧视的意思,比如经常说的:“鬼咁靓”、“鬼咁精”、“鬼咁好”等等。
  同样的道理,做为舶来品的机器缫丝厂在旧社会被人们称之为“鬼絚”;缫丝厂女工人破称为“鬼絚女”。这些女工的生活、工作也是当时容桂缫丝行业面貌的重要的组成部分。
  根据历史记载,早在1000多年前,中国人便开始种桑养蚕,因为中国当时主要的出口产品是丝绸,所以将中国的出口孔道称为“丝绸之路”,古代中国则被称为“丝国”。广东地区的养蚕业是在汉代时候南迁的北方人带来。因为广东很多地区非常适台发展养蚕业,更因为临海,对外贸易条件优越,所以历史上广东一些沿海地区的缫丝业便非常发达。
  具体到顺德地区,这里的人们养蚕的历史也较长,据说早在明朝年间这里的人们便开始养蚕了。过去人们养蚕抽丝都是手工操作。用炭炉烧水煮茧,然后抽出蚕丝,绕在上面,手摇四角大絚。后来随着经验的逐步积累,缫丝的方法也在逐渐地发生改变,发展到一种更加先进的方法便是足踏丝车,也是用炭炉瓦钵蒸煮蚕茧,用足踏动大絚,这种足踏缫丝的产品就是俗称的“土丝”,其产量和质量都强于手动丝车。但从总体上来看还是稍显得简陋、落后,最为明显的表现便是每个工作日,每人至多生产四到六两丝。
从手工到机器
 
  说到“鬼絚”,不能不提到中国第一位民族工业家陈启沅先生,同治十一年(1872),华侨商人陈启沅在广东南海县简村开设继昌隆缫丝厂(俗称“继昌隆丝偈”)。采用自己设计的机器缫丝,是中国第一家民族资本经营的近代缫丝厂。该厂雇用工人六、七百人,制丝精美,行销欧美,获利甚厚。但在封建社会,这样的生产方式不为社会所容。光绪七年(1881)被南海知县下令关闭。陈启沅将工厂迁至澳门,改称复和隆丝厂。光绪十年(1884)得清政府许可,又将工厂迁回简村,改名“世昌纶”,继续开工经营。
  自陈启沅开风气之先后,其他地方的人也纷纷学习,各地丝厂犹如雨后春笋般地发展起来。当然容桂地区也不例外,而且发展非常迅猛,据后人统计从1883年至1930年差不多半个世纪的时间内,仪仅容奇地区300人以上的大中型缫丝厂就有:设在容里的永昌成、东亚和(后来改称东成),坝头市的协三才、忠栈、颂维亨,上佳市的广昌,乐莘的安泰(后改名为粤经),北潮的联发祥(后改名为成栈)等等。
  随着“鬼絚”即机器生产的逐渐普及,容桂地区生产出来的生丝质最也得到了较大的提高,除了其他原因之外,也与容桂厂家吸收岑国华、岑细孔二人的经验也有很大的关系。岑国华(1886~1942年)名汝鎏,以字行,葛岸西村人。民国时期广东蚕丝工业巨子。1919年在全省率先采用日本新式缫机,变四角车丝为六角丝,产量、质量均显著提高,及时集股扩大生产,属下丝厂发展至18家,投份总额200多万银元,年产生丝4万担。同时,在广州创办永泰隆丝庄和永泰隆洋行,直接与各国丝商交易,常年营业额在1000万银元以上,居全市同行之冠。20年代末当选广州商会会长,直到抗日战争爆发后破产。正是对他们成功经验学习使得容桂地区的制丝业也上了一个新的台阶。
  随着缫丝业的发展,在容桂的厂家中也产生了一批名牌产品,比如“永颂锚”,即永昌成、颂维亨、粤经等厂所产的丝品。因为质量上乘,所以在市场上的销路很好,故而市价也非常高。不但在国内市场,即使在国际上“永颂锚”也是叫得响的品牌,其市场地位很高,每担的售价甚至超过普通生丝白银100元。
 
生产情况
 
  解放前,即使像容桂这样较为富裕的地区,总体的生产力也非常落后,点灯非常的少见。因为电力没有得到普遍的应用,所以在容桂的工厂内,大部分只是在白天开工,实行的是一班制,规定工人每天上午六时开工到下午六时收工,可以说相当辛苦,即便如此长的工作时间,这些女工的工资还是非常微薄,为了维持家人的生活,有的女工更是要兼打几分工,其生活的艰辛可见一斑。
  住在容里地区的女工每天上班要步行到圩头,路上花费的时间也有1个多小时,因此每天这些女工不到5时就要起床了。旧社会,劳动人民温饱都成问题,家中根本没有钟表这些必需品,但每天起床总要有一个大概的时间,那样才不至于迟到,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女工就利用厂子中的汽笛声。说到汽笛,在当是还算新鲜事物,只有在一些近代化的工厂中,或者是机械船上才有汽笛。大概在凌晨4时30分的时候,汽笛就会第一次鸣响(顺德的方言为“头轮鸡”);半个小时后,汽笛开始第二次鸣响;5时30分的时候,汽笛第三次响起。这次汽笛声也是开工的铃声。这些缫丝厂就会在汽笛声中将厂子的木闸门关上,那些迟到的工人也就不用进厂了。这样的规定对那些居住的比较远的工人不能不说显得有些严酷。她们为了能赶上上班,不得不在凌晨4时左右就要起床,而这些人则是工作了12个小时后才休息的。
  黎明之前,天色还很黑的时候,这些“鬼絚女”便踏上了工作的路程:成群成群地穿着术屐奔走在容桂的乡间麻石街上,匆匆地,留在后面的是一串串清脆地“呱达呱达”声。当时流传着一首顺口溜是这样的:“三十不中,四十不用,五十望烟囱”正是这些“鬼絚女”生存状态的真实写照。

上一条:私立学校的样板——善循小学

下一条:白泥湾:见证容桂的海陆变迁

【返回】【顶部】【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