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走进顺德> 走进顺德 >更鼓与巡城马——旧时容奇的保护神和信差

更鼓与巡城马——旧时容奇的保护神和信差

加入时间:2011-02-16 14:51    访问量:2010    信息来源:

2004年7月16日 来源:珠江商报 赵鹏 &露斯 李鸣皋/文  阿傩/图
 
    现代社会,人们已经不满足于原来的那种消费形式,而是提倡一种个性化的消费。随着这种消费潮流的兴起,各种新的职业形式也出现了。总之任何一种职业,不论是新出现的,还是原来本已存在的,它的存在与发展都是与实际需要相联系在一起的。
    解放前的容桂,像旧中国的许多其他地方一样,存在着更夫这个职业。每当夜幕降临的时侯,“卜卜”的敲锣声便响彻在容桂的大街小巷。这些行走在街巷中的敲更人是容桂平安的保护神,正是由于他们的辛勤劳动:打更、巡逻,由黑夜直到天明使得容桂人能够安稳地渡过每一个不同的夜晚。
    这些所谓的更夫,又称“卜更夫”,胸前挂个园竹筒,一手提个小铜锣,另一手提个小铜锣,另一手握竹木制成的敲击棒。这就是一个旧时更夫的经典形象了。每当“卜卜经过,谨慎炉灶……”这些如顺口溜般熟悉的声音响起的时侯,这是更夫告诉你夜幕降临了,也该休息了。
    和人们传统的认识不同,这些更夫除了敲锣报时间之外。还肩负着防盗、防火的艰巨任务。解放后,更夫渐渐远离了人们的生活。生活水平提高了,家中有了钟表,可以准确地知道时间;房屋的构造也发生了变化,抗火灾能力大大加强了;社会治安越来越好,路不拾遗、夜不闭户,不用更夫再去提醒人们注意防盗了,于是更夫也就自然地退出了历史的舞台。
    近几年来,各个城市的街上除了巡逻的警察之外,还有很多骑着摩托车、自行车的辅警。他们虽然没有用口时时提醒居民要防盗、防火,但是他们肯定也起到了这方面的作用,他们也算是现代意义上的更夫吧。
    旧时的容桂,因为交通条件不能满足人们快速互通信息的愿望,于是便出现了一种类似现在邮递员的职业:巡城马。“巡城马”当然不是一匹马,而是那些可能骑在马上,也可能坐船,在乡间替人们传递信息,收取相应报酬的人们。“巡城马”不单单在人们之间传递信件,有时还担当着采购员的角色。旧中国,乡间盗贼蜂起,出门在外非常危险,但是巡城马又是一个必须不断外出的角色,因此大凡出名的“巡城马”一般都头脑灵活,能言善辩。因为只有这样才能在严酷的环境下生存下去。日伪时期,由于战争的破坏,百业凋零,巡城马也渐渐地没有了生意。
 
 
 
    上个世纪五十年代,社会上流传着“三大件”的说法,是否拥有三大件也是衡量一个家庭富裕状况的重要标准。当时的“三大件”指得便是“手表、自行车、缝纫机”。后来随着社会的发展,虽然还有“三大件”的提法,但是其中所指的具体内容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从中可以看出原来所谓的“三大件”已经高度普及了。
    解放前,由于生产力不发达,普通的老百姓根本不可能拥有上面所述的“三大件”,没有自行车,只能以步代车了;没有缝纫机,只能手工的针线活来代替;没有手表,打更便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计时方法。
    其实说起打更,自古便有,当然容桂地区也不会例外。打更的主要作用除了提醒人们时间的流逝,还有治安与消防的双重功用。因为简单易行且效果很好,所以一直为大江南北的中国人所沿用,直到解放后,打更才渐渐退出历史的舞台。
 
更夫
 
    所谓的更夫,便是那些打更鼓报时间的人,又称“卜更夫”。更夫的穿衣打扮都有一些特殊的标志。他们胸前必挂一个圆竹筒,手上提着个小铜锣,另一只手上则是敲锣用的竹制小棒。这些人一年四季都游走在本坊的小巷中,他们走街串巷,打锣敲简,执行着打更报时卦和巡逻报平安的任务。尤其在隆冬季节节胜利气侯干燥,防火成为一项很重要的任务,这时更夫的嘴中便会念念有词,拖着长长的后音:“卜卜经过,谨慎炉灶,最怕冷灰吸热灰,大木挂小点,灯前烛后,提防门口……”。一句话里包含着多么丰富的内容,不但提醒居民注意防火,还指出了应该具体注意那方面,而且还提醒居民提高防盗意识,真可谓是苦口婆心。
    每当夜幕降临时这些更夫便开始了自己的工作,人声、击竹声便响彻在容桂的大街小巷,直到第二天第一缕阳光照耀在容桂的大地上。
    因为当时经济科技实在落后,人们生活非常贫困,防火设备非常简陋,钟表更是在人们的生活中所不常见,故而人们非常看重更夫的工作。与漫漫冬夜,正是这些不知疲倦寒冷的更夫,给人们报来了平安和时间。
 
范围
 
    据人们回忆在容奇的北潮和圩头一带都有更夫,其中原因自然与这些地方居住的人有很大的关系。容奇的更鼓习惯于在夜幕降临后再“起更”。一般说来,更夫在晚上九时才上路,这时敲着二更“卜卜”的更点,反复几次游走在坊内巷间,主要的工作无非是报时、防盗、防火、巡道的一些工作。这里面也有一个规矩,当“四更三点”打过后,更夫就不再上路了,待到五更时间过后,天边露出一丝光线时,更楼会再次“咚咚”地响起来,这时的含义不言自明:黑夜已经过去,第二天又重新开始了。这个“咚咚”的鼓点就是所谓的“散更”——更尽天明,一个“更夜”过去了。
 
传说
 
    人们往往感到奇怪:为什么容奇的更鼓声中没有五更呢?曾经有这样一个传说:广东肇庆南面临海,海中有条“大藤侠”,形如龙又好像一条蛇,每当听到五更的更鼓就兴风作浪,浮出水面。那些贼寇趁机以“大藤侠”为桥,流窜到附近的村中,打家劫舍,危害乡民。为了制止这种事情再次发生,周围的村中便废除了打“五更”的习惯。容奇也紧挨着海边,而且比较富裕,所以经常遭到那些盗贼的骚扰。为了防止这类事情的发生,因此就避讳了“五更”,五更时就不打更了,当然这种解释只是一种传说罢了。
    另一部分人分析到,认为之所以不打五更有一些具体的理由,第一,五更时走动了一夜的更夫已经非常疲劳,索性就不打五更了,早点休息一下。第二,按照一些日常的经验,五更的时候几乎没有火灾或者盗贼的出现,所以就免除了打更。第三,还和容奇自身的特点有关系,因为容奇是一个商贸比较发达的集镇,商贩云集,所以五更天的时候,已经有很多商店开门,小摊摆了出来,故而实际上已经不用更夫去打更了。这样的解释似乎更加能够说通。
 
何为“更”
 
    现在人们计算时间用“小时”、“分钟”、“秒”这些单位,而在以前“更”则是一个重要的标准。
    所谓“更”就是每天黑以后,晚上七时到第二在上午五时这十个小时分成五个“更鼓”。这样算起来恰好两个小时一个“更”,为了更加符合人们的习惯,再把每个“更”分成相同的四部分,每部分即为半个小时。更夫们每隔四分之一更便敲击挂在手上的小铜锣。故而没四分之一更(半个小时)用击打小铜锣的点数来表示,合称为“更鼓”。比如晚上七时为一更,七时半为一更一点,八时为一更两点,九时就要改打二更了,即所谓的“转更”。更鼓点的规律依次类推。
 
巡城马
 
    除了打更,在旧时的容奇还有一项职业,解放后也渐渐消失了。这个职业便是“巡城马”。顾名思义,“巡城马”就是在在旧社会的时候,因为交通不发达,通讯条件又落后,但是社会的发展又需要人们之间互通各种信息,于是社会上便出现这样的一个职业。这部分人走街串巷,一方面可以传递信息,另一方面可以联系雇主与雇工之间的联系,进而满足雇佣双方之间的需求。
    随着社会的发展,“巡城马”服务的范围渐渐扩大,一些乡间比较富裕的人家,在需要购买一些稀罕的商品时,比如洋货或者一些乡中没有的药品时,便可托巡城马去香港、广州代买。
 
条件
 
    并非每个人都可以成为一个合格的“巡城马”,因为在旧社会时,不但交通条件极其落后,一出门十天半月非常平常;而且由于旧社会吏治腐败,盗贼、响马众多;可以说每次出门都是一次危险的经历。因此“巡城马”经常会遇到这种情况,随机应变、审时度势就显得非常重要了。只用这样才能在危机时刻,逢凶化吉,即便是因为盗贼或者其他的灾祸而给雇主造成损失,也能够最大限度地得到谅解。  
 
衰落
 
    向任何事物一样,虽有辉煌,最后都不免走向衰落,“巡城马”当然也不例外。其中的原因,除了生产力的发展,通讯设施的进步,导致人们不在需要“巡城马”这种形式。而日寇的入侵则是“巡城马”走向衰落的最大外因,由于日寇的入侵,一方面经济凋敝,巡城马的活越来越少;另一方面,外出也越来越凶险,因此干这个行业的人也越来越少。
    最为调零的时侯,仅仅有一个男的走香港线,一个月只来回1—2次;3、4个人走广州线,这时“巡城马”已经被称为“水客”。原因就是他们代客带工收入太少,因而必须兼营小量物品的贩运,以赚取一点地区差价。

上一条:白泥湾:见证容桂的海陆变迁

下一条:从杏坛麦村至佛山梁园梁氏家族一门风雅

【返回】【顶部】【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