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走进顺德> 走进顺德 >发现顺德·历史人物篇——顺德梁储与苏州唐伯虎

发现顺德·历史人物篇——顺德梁储与苏州唐伯虎

加入时间:2011-02-17 15:00    访问量:1416    信息来源:

2005年5月20日 来源:珠江商报 作者:李健明
 
顺德梁储与苏州唐伯虎
 
    顺德建县第二年,即景泰四年(1453),梁储出生在当时顺德石(1953年划归南海)一个富庶人家。梁储的先祖是宋代状元梁克家,因而诗书礼仪,绵绵不绝。梁储二十五岁得中会元。
    明清两代,科考分四级。第一级为科试,及第者为“秀才”。第二级为乡试,全省会考,及第者为“举人”,第一名为“解元”。第三级会试,全国举人在京师礼部比拼,及第者称“贡士”,第一名称“会元”。梁储中的就是这个会元。第四级为殿试,及第者称“进士”。第一名称“状元”,第二名“榜眼”,第三名“探花”,第四名为“传胪”。梁储在京城就高中“传胪”。可见他科场闱试,一路顺风。
 
梁储点唐伯虎为苏州府解元
 
    梁储一生官高位尊,为善良多。不过,他最值得人称道的倒是在担任顺天乡试时慧眼选拔了苏州才子,大名鼎鼎的唐寅(伯虎)为“解元”。
    话说“名不显时心不朽,再挑灯光看文章”的唐伯虎在弘治十一年(1498)赴南京参加乡试,主考官梁储阅罢试卷,叹为奇才。于是,将唐伯虎录为第一名,即解元。大喜注心的唐伯虎拜见恩师时说:学生浅薄无知,请恩师多多指点。梁储说:凭你的文章与才智,明年会试,金榜题名非难事。听了老师的鼓励,唐伯虎自然感奋万分,于是写下《领解后谢主司》一诗:“壮心未肯逐樵渔,泰运咸思备扫除,剑贵百金方折阅,玉遭三黜忽沽诸。红绫敢望明年饼,黄绢深惭此日书。三策举场非古赋,上天何以得吹嘘。”他将自己比作黄金与碧玉,对来年的考试充满信心。
    梁储录取了唐伯虎后,总感到这是平生一件快意事。于是令人将唐伯虎的试卷誊录一份带回京城,并将试卷给同僚们传阅。于是,唐伯虎的名声很快就传播宫廷内外。在众多朋友中,梁储与礼部右侍郎程敏政最为相得,他就将试卷也拿给程大人看,作为次年会试主考官的程敏政也赞不绝口。
    再说唐伯虎。次年冬天,他与同乡徐经一道北赴应考。因梁储的介绍,唐伯虎拜见了程敏政,并得到程敏政的指点。然而,同行的徐经深怕自己名落孙山,便买通程敏政的随从,偷出试题,让唐伯虎代为草稿。本来事前做练习的方法与今天我们高考前埋头做大量模拟试题一样,大家都司空见惯。唐伯虎也不以为然,大笔一挥,满纸锦绣。过了几天,徐经将实情告诉唐伯虎,一向潇洒的唐解元也没往心里想,更在与好友都穆饮酒欢宴中无意说出。会试结束后,都穆与一位官员交谈时,得知唐伯虎又中头名,心生嫉恨,便将徐经买题,唐伯虎代拟的事情全抖了出来。
    朝中有个叫华昶的官员一直与程敏政过不去,当他得知这事时,如获至宝,他连夜急就奏章,在次日早朝时禀告皇帝。于是,本来一切都风平浪静的事情却引得轩然大波。徐经、唐伯虎被收押,程敏政入狱。程敏政后在狱中忧愤身亡,最无辜的是唐伯虎,无端失去状元桂冠,还一下子跌入人生最低谷。梁储大人见状,也无能为力,只好仰天长叹。这也算是顺德人与这位名满天下的大才子一段曲折沉郁,欲说还休的故事吧。
 
桃花庵里桃花仙:唐伯虎
 
    唐伯虎回到苏州后,不明真相者三人成虎,且“海内遂以寅未不齿之士,握拳张胆,若付仇敌,知与不知,必指而唾辱亦甚矣”。消沉困顿的他,在家里,妻子冷眼相对,仆人恶语嘲讽,无法忍受的他只好休妻去仆,只剩下零丁一人。后来他轻装远游,让宁静的大自然去消却心中抑郁。
 
  
 
    时间总能淡抹一切,让人回归原本。回到苏州后,唐伯虎开始卖画鬻字。唐伯虎本是书画名家。他的山水、花鸟、人物无不精妙入神,且仕女图更风神摇曳,自然清雅,且时出新意,布局绝妙,而他的书法华滋秀润,俊迈轶群,再加上诗歌出众,因此他将书画诗三绝融为一体,名声大噪,求者盈门。晚年,他在苏州城北桃花坞置地筑舍,遍植桃花。经历了人生磨难后的唐伯虎,有感于《金刚经》中“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的偈语,自号“六如居士”。每天,他都在桃花坞里读书作画,闭门不出,“花开时,邀文征明、祝枝山赋诗浮白其下,弥朝浃夕,有时大叫恸哭。至花落,遣小仆一一细拾,盛以锦囊,葬于药栏东畔,作《落花诗》送之。”
    据俞平伯先生考证,“多少好花空落尽,不曾遇着赏花人”,“无限伤心多少泪,朝来枕上眼应枯”等这些倾诉内心情愫的诗歌是《红楼梦》中黛玉《葬花诗》的灵感来源,而笔者昔日细读唐寅诗文发现,唐伯虎锦囊葬花的行为与林黛玉“手把花锄出绣阁”、“未若锦囊收艳骨”如出一辙,而且,曹雪芹的《葬花诗》更应脱胎于唐伯虎另一首《花下酌酒歌》。如“枝上花开能几日,世上人生能几何?昨朝花胜今朝好,今朝花落成秋草。……今日花开又一枝,明日来看知是谁?明年今日花开否?今日明年谁得知?”等,与《红楼梦》中“桃李明年能再发。明年闺中知是谁……一朝春尽红颜老,花落人亡两不知”简直是同出一人之手,有兴趣的读者不妨再深入比较。另外,他的《渔樵问答歌》中“无忧无虑更无辱,不如芦花水清浅”等诗句,与《西游记》“一觉安眠风浪消,无荣无辱无烦恼”等诗句十分相似,看得出吴承恩对唐寅诗歌的借鉴与学习,所有这些,都折射出这位大才子对内心苦闷的精细真实描述与对自由无拘人生的向往精神在当时及后世文人中产生着深远的影响。
    至于妇孺皆知的“唐伯虎点秋香”其实是没影的事儿。虽然,秋香确有其人,但为当时名妓,且比唐伯虎大十多岁。唐寅落难后,曾娶沈九娘为继室,她温婉体贴,唐寅引为红颜知己。他们夫妻和睦,琴瑟相谐,可惜没几年沈九娘就撒手尘寰,这对唐寅精神与生命都产生毁灭性打击,他曾挥泪写道:抚景思畴昔,肝裂魂飘扬。可谓肝肠寸断,欲哭无泪。至于相传唐伯虎有九个妻妾,可能是后世文人从“沈九娘”这个名字上演绎出来,这如同人们津津乐道他刻有“江南第一才子”印章那样,与他的真实人生南辕北辙。
 
满身传说的珠三角历史名人:太师梁储
 
    在顺德,相传有两个人曾抱着太子登基走上皇位。一位是明朝梁储,一位是清末温肃。据笔者考证并询问温肃后人,温肃抱溥仪登基太师只是传说。而梁储抱着年幼的皇帝登基就不奇怪,因为他曾担任两代太子老师。所以,在珠三角,关于他的传说很多。不过,梁储的成才与其母亲的姑姑黄惟德有密切关系却知者不多。黄惟德是杏坛右滩甘竹滩人,是状元黄士俊的同宗先祖。她自幼精通文词,明太祖洪武二十年(1387年),黄惟德因才被荐入宫,担任司宝一职,就是掌管皇家玉玺符节的最高领导。她谨敏尽职,朝廷历次机构变迁都一直让她仍旧担任此职。黄惟德对宫廷典章礼仪了如指掌,因此无论是皇帝万岁爷还是后宫妃嫔都对她倚重十分,他们遇疑必问,惟德无答不精。宣德三年(1428年),她年老乞回,帝后隆重赐归。
 
   
 
  
    黄惟德有个侄女嫁到石,她就是粱储的母亲。梁储虽年纪幼小,但警敏聪颖,黄惟德“奇之,亲为启迪”。良好的早期教育,为他日后成才奠定坚实的文化与品德基础。后来梁储进入宫廷,对朝廷掌故娴熟精通,人多惊诧,其实这都是少年时代这位姑太平时点滴传授。
    梁储六岁时,不小心跌倒在地,他父亲扶起他顺口说:跌倒小书生。梁储不假思索地对答:扶起大学士。把他父亲吓了一跳。有一次,梁储跟一帮小伙伴在池塘玩水,他父亲出了个上联:晚浴池塘,涌动一天星斗。梁储朗声应道:早登台阁,挽回三代乾坤。又把父亲弄得又惊又喜。不过,这句下联却也暗合他历三朝的人生经历。
    正德十年(1515年),梁储担任首辅,即丞相,后升为太子太师,华盖殿大学士。可惜正德皇帝喜欢大兴土木,渔猎女色,又爱穷兵黩武,劳民伤财,梁储每次见皇帝荒唐无稽,都冒死力谏。有一次,这位正德皇帝在太监怂恿下自封“威武大将军”,要亲率大军,耀武塞上,并命梁储草拟《册封威武大将军敕》,梁储深感“以臣名君”有失体统,且无端消耗,荒谬无聊,于是入宫力谏,但皇帝执意孤行,梁储则长跪不起,那皇帝老爷气冲冲拔剑相逼,但梁储不为所慑,一掷乌纱,宁死不从,看着老师斑白的头发和那倔强的头颅,那皇帝万岁爷只好一丢宝剑,拂袖而去。
    后来,梁储对宫中诸事深感烦扰,力辞归乡,但正德皇帝深知老师忠信亲敏,一直不放人。其实,这位皇帝平时对这位从小培养自己的老师十分尊敬,只不过有时劣性上涌,就难顾情面。相传当年梁储女儿出嫁,这位万岁爷得知后,就赐她龙凤褂裙。从那时起,这种珠三角独有的新妇嫁衣龙凤褂就流传至今。另外,故老相传,现在珠三角独有的镬耳大屋也似与梁储有关。因为当年皇帝曾特批梁储允许他仿造这种皇宫风格森严、气势磅礴的民宅,随后,民间也跟风模仿,沿袭至今。不过,那只是未经严格考证的一种传说。
    正德皇帝去世后,嘉靖皇帝坐上宝座。梁储一再坚持退休,于是,嘉靖皇帝派出隆重依仗护送他回到石。现在,南海工作石仍有众多梁储后人。
    后人评论梁储官高位重,却无多建树。其实,在一个跋前踬后,动辄得咎的格局中,能坚持底线,为民谋利已属凤毛麟角。据梁廷楠的《粤海关志》记载,当年梁储建议并设立回回翻译馆,对外来商客使节的文书进行翻译,成为中国历史上较早的翻译机构。因此,悬鹄过高,苛评前人,如箭射碧空,于事无益。

上一条:发现顺德·历史人物篇——梁廷楠(下)

下一条:发现顺德·历史文化篇——顺德书法历史

【返回】【顶部】【关闭】